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這些手機充電小知識你都知道嗎

這些手機充電小知識你都知道嗎

科技 更新时间:2024-12-23 16:26:27

如果說功能機時代有什麼值得懷念的,那毫無疑問是耐用的電池。

在電池技術被三體智子鎖死的情況下,人類能做的,也隻有不斷提升充電的速度,進而降低電池用的快帶來的煩惱。

快充的誕生

在 iPhone 出現之前,手機大都是鍵盤配一塊小小的屏幕,手機承載的功能僅僅是打電話和發短信,功耗自然十分的低,即便是 500 毫安的電池,也能支撐令人羨慕的一周一沖。那時候的充電器輸出多為 5V 0.5A ,充電效率也隻有 50% 不到。

這些手機充電小知識你都知道嗎(關于手機充電都在這裡了)1

直到 10 年前後,彩屏手機不斷普及,電池容量也逐漸增大到 2000 毫安左右,繼續使用 5V 0.5A 充電器,想要充滿電可能要 6-7 個小時。

這時候,USB-IF站出來了,USB-IF 是 USB 标準化組織,緻力于推廣 USB 接口的标準化及規範化,像Mini USB,Micro USB,Type C等接口都是這個組織定義出來的。

這裡就要引入一個高中的物理公式:P=UI,想要提升充電速度,無非是提升電流或者提升電壓。

這些手機充電小知識你都知道嗎(關于手機充電都在這裡了)2

在 2010 年,USB-IF 就頒布了 USB BC1.2 标準, 最高支持 5V 1.5A 充電輸出。但計劃趕不上變化,過了兩年,三星 Note 系列開創的大屏手機獲得消費者的認可,于是廠商們就開始紛紛開始做起了大屏手機,屏幕大功耗自然就上去了,配備更大的電池幾乎成了必然。

三星自家也開始用起了 5V 2A 的充電器,作為上遊供應商的高通,自然是不會放過構築技術壁壘的機會,在 2013 年就推出了 QC 1.0 ,采用了 5V 2A 的充電标準。

這些手機充電小知識你都知道嗎(關于手機充電都在這裡了)3

實際上手機充電的快慢是由手機控制的,而不是由充電器控制的,手機會檢測充電器的功率,根據實際情況,進而決定用多大的電流電壓進行充電。

正是因為這樣,高通這樣的芯片廠商才能制定充電标準,電源管理芯片一般來說都是随着處理器一起打包出售,想要制定屬于自己的标準,就要另外設計電源管理芯片。對于手機廠商來說是得不償失的。

快充的兩條路

5V 2A 仍然是不夠用的,随着 3G 和 WIFI 的普及,各種 App 層出不窮,人民日益增長的娛樂需求同落後的充電速度産生了巨大的矛盾。

還記得上面的那個公式嗎?P=UI,想要加速充電,隻能從電壓和電流入手,但傳統的 Micro USB 接口受物理限制,最大能承受 2A 的電流,加大電壓似乎成了唯一的方式。

于是在 2014 年,高通推出了 QC 2.0 ,支持最高 18W 的快充。 QC 2.0 看似是一個普适的方案,隻需要在充電頭上下功夫就可以了。

高壓快充的充電過程是這樣的,首先充電器把 220V 市電轉化成 12/9/5V 這樣的低壓,通過數據線到達手機内部,手機端的 IC 會把高壓轉化成 4.4V 以下的低壓大電流,變成手機電池能接受的大小,沖給電池。

這些手機充電小知識你都知道嗎(關于手機充電都在這裡了)4

但現實很殘酷,本着「線材千萬條,安全第一條」的原則,防止有些線材質量不過關而引起事故,部分廠商隻好把把充電電流限制在 2A 以下,甚至是 1.5A。使快充并沒有發揮出該有的實力。

除此之外,手機 IC 對大電壓的轉化率隻能達到 90% 左右,剩下的 10% 都以熱能散發了,這也就意味着越高的電壓,損耗就越大,同時造成手機更嚴重的發熱。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高壓快充的方案,無法做到亮屏也保持快充。亮屏的發熱加上充電的發熱将會十分可怕,為了手機安全考慮,亮屏一般都會變成慢充。

為了避免充電 IC 二次降壓帶來的損耗,有的廠商就想:能不能直接把電沖給電池,而不經過降壓處理呢?

這個廠商就是 OPPO ,但問題是充電線沒辦法承受 2A 以上的電流,于是 OPPO 從充電頭到充電線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專門定制電路、電芯、接口、數據線,采用了 5V 4.5A 的充電規格,在一衆 10W 左右充電速度中脫穎而出。正是 22.5W 的充電速度,締造了當年的經典廣告詞——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

這些手機充電小知識你都知道嗎(關于手機充電都在這裡了)5

這樣的充電方式是直接沖給電池,被叫做低壓直沖,省去手機内的降壓 IC,充電器通過數據線直連手機電池,隻經過充電器一次降壓。不僅在充電功率上超越對手,不經過 IC 的損耗,不僅更高效,還能降低發熱。也就能實現亮屏快充。

除了功率,溫度同樣是影響充電速度的,手機溫度如果太高,就會調整充電策略,峰值充電的時間就會減少,充電時間自然就會變長。

手機充電總共分三步,剛開始以 5V 充電,手機會給充電器發信息,如果手機和充電器的協議是配套的,就開始快充,沖到 80% 左右,為了保護電池、線材、減少發熱,開始涓流充電。就像接水一樣,接到水杯快滿時,就會調低速度,以免水溢出。

低壓直沖也不全都是好處,最重要的兼容性上的問題,特殊的充電線和充電器,甚至充電口,都導緻其兼容性幾乎為 0 ,外出忘記帶線,很難找到替代品。

低壓直沖裡比較極端例子,像榮耀 Magic,采用了 5V 8A 的充電規格,數據線的承受能力更是達到了 10A ,但是由于對線路的保護,其峰值充電時間極短,不僅效率低,普及難度和成本陡增,所以到了第二代,榮耀也選擇放棄了這種充電方案。

這些手機充電小知識你都知道嗎(關于手機充電都在這裡了)6

一年後,QC3.0發布,其最大的改進,則是将固定電壓管理機制替 換為INOV(最佳電壓智能協商),允許輸入電壓從 3.6V 起步,以 0.2V (200mV) 為單位,結合實時的電池溫度、轉換效率、電量等因素進行微調,并在允許的輸入電 壓範圍(9V 或 12V)内逐步提升或降低,而不像 QC2.0 隻能在 5V/9V/12V 中進行非一即二 的暴力選擇。

在INOV管理機制的幫 之下,QC3.0 可大大降低降壓芯片轉換電路的損耗,有效緩解了快充時的發熱問題。

2016 年高通公布了 QC 4,其中最大的改變當屬兼容PD協議。

這些手機充電小知識你都知道嗎(關于手機充電都在這裡了)7

自此,快充的兩大陣營依然分好,像是聯發科的 PEP、三星的 AFC、華為的 FCP、高通的 QC 都是屬于高壓快充,而 OPPO 的 VOOC、一加的 DASH、華為的 SCP、榮耀的 MagicPower 都屬于低壓直沖的陣營。

不斷演進之下,快充的路似乎走到了盡頭。

未來的快充技術

低壓直沖固然很好,但各種定制讓其沒辦法成為主流,直到 Type C 接口的出現。

2016 年USB-IF 推出了 Type C 接口,新的type C接口最大可以承載 5A 的電流(>3A 的數據線需要用到 E-mark),同時支持正反插。也就是說,大電流的數據線不再需要特殊定制。像 VOOC 這樣的技術也能很快普及。

很早之前 USB-IF 就推出過 PD 協議,希望能夠一統充電江湖,但是各大廠商為了自身利益,不願放棄自己的獨特體驗,遲遲沒有跟進。

但谷歌看不下去了,為了能讓安卓手機有統一完整的體驗。2016年11月,谷歌就在Android 7.0的 OEM 規範中明确指出:想用最新的 Android 7 系統?可以,但你必須選擇 PD 充電協議。

國内廠商當然是積極響應谷歌的号召——然後選擇接入 PD 協議中充電最慢的組合:5V 2A……

這些手機充電小知識你都知道嗎(關于手機充電都在這裡了)8

随後,USB-IF 公布了最新的USB PD3.0 技術,17 年PD 協議做了更新,加入 PPS (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解決 了困擾我們已久的與其他快充技術的通用性問題:USB PD3.0可全面兼容 QC4.0/3.0/2.0、MTK PE2.0/3.0、 FCP、VOOC 等快充協議 。最令人欣喜的是,USB PD3.0 與我國工信部的泰 爾實驗室達成了共識,預計将與國标實現統一。

這些手機充電小知識你都知道嗎(關于手機充電都在這裡了)9

然而,看看當下的手機市場就知道,這一統的大夢顯然是沒有實現的。首先是 PPS 協議之針對 c-c 口的設備,而國内大部分充電頭用的都市 a-c 口,根本不具有約束力。其次,25W 似乎是一個門檻,因為手機電池最高隻能接受到 5V 5A 以下的電流和電壓,想要超越 25W 大部分都要上私有協議。

最早做出革新的就是魅族,在 2017 年的 MWC 上,魅族展示了 Super mCharge 快充方案,最大輸出功率達到了 55W(11V 5A),充滿電隻需要 20 分鐘。還有一根可承受 160W 功率的專用數據線,以及 3000 毫安時的定制電池。

這些手機充電小知識你都知道嗎(關于手機充電都在這裡了)10

從電池、IC、數據線到充電器進行全方位的改造,其中最大的創新當屬電荷泵技術。電荷泵并不是一個新技術,但此前從沒有人想到把它用在手機快充上。

高壓快充的部分也說過,傳統 IC 的效率隻能達到 90% 左右,但是電荷泵可以達到 98%的效率,不僅能降低損耗,發熱也能很好的控制。這項技術同時提高了電壓和電流,并且損耗極小,稱之為高壓直沖。

受到魅族的啟發,行業内紛紛開始使用電荷泵技術,比如華為 Mate 20 Pro 的 40W 快充,以及最近發布的 iQOO 44W 快充,都是使用電荷泵技術的産物。

可惜的是,魅族小廠的經費有限,至今也沒有量産出 55W 的快充方案,反倒被友商先行開發出來,拿去使用了。

目前量産快充中最快的當屬 OPPO Find X 的 50W,雖然也使用的電荷泵技術,但确是截然不同的思路。

這些手機充電小知識你都知道嗎(關于手機充電都在這裡了)11

OPPO Find X 采用了雙電芯串聯結構,也就是用了兩塊電池,運用了初中物理就學過的「串聯分壓」的原理,充電時兩個一起沖,電壓就降了一半。在放電時,利用電荷泵技術,再降低一半,就可以達到手機元器件的使用電壓。

雖然實現了十分快速的充電,但一方面但對電池容量犧牲太大,雙電封裝和電池保護闆浪費了空間。另一方面手機上大多數部件都是按照單電芯電壓來設計的,雙電芯在放電時需要多增加一級降壓電路,浪費了一定的轉換效率。

至此,在充電道路上一些劃時代的技術都講完了,快充的路上,似乎堅守「五福一安」的蘋果從未出現過,其實 iPhone 也加入了 PD 協議的,PD 的充電頭并不貴,比如錘子手機的充電頭,但一根 C-L 的線卻是比充電頭還要貴的存在。蘋果堅持「五福一安」,利益的考量上應該是大于安全的吧。

最後

不論是穩紮穩打的高通,想實現大一統的 PD,還是别出心裁的 OPPO,最終想呈現給用戶的總是最快的充電速度。

我堅信,随着技術的發展,充電将不會成為一個難題。接口和協議大一統隻是快充最終形态的副産物,我們不再擔心續航問題,才是快充真正的目的。

這些手機充電小知識你都知道嗎(關于手機充電都在這裡了)12

撰文 / 月島

編輯 / 月島

責任編輯 / 纖塵

公衆号視覺 / 又耳

© 愛否科技原創内容 轉載請聯系後台

這些手機充電小知識你都知道嗎(關于手機充電都在這裡了)13

這些手機充電小知識你都知道嗎(關于手機充電都在這裡了)14

這些手機充電小知識你都知道嗎(關于手機充電都在這裡了)1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