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用小糖子(麥芽糖)做成的長條形的糖,有方形的、圓形的。每到冬天天冷時,一直到翌年春天,郊鄉各村中都有賣此糖者。他們挑着一副糖擔子,打着小銅籮兒,走到哪,都有許多大人、小孩子圍上來。
舊時,這賣糖的就指望有人到他挑子上來“播糖”——實際上,這是一種“賭糖”法。每個人各拿一棍挑好的糖,放在賣糖的方木盤邊兒上,外面露出半截兒來,用手指往下一塊按(撥),糖就會被撥出很遠,以其到最遠處的糖段兒為準;第二個、第三個……這樣,直到賭糖的人全撥光,頭糖赢事先約好了的錢數或糖數;落在最後的“末糖”付糖錢并賠“頭糖”的錢。小孩子們隻是等着揀撥完的糖吃;或是向大人要幾個錢來買些沾牙的關東糖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