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2.17 季康子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①,孰敢不正?”
【注釋】
①帥:通“率",率領。
【翻譯】
季康子向孔子詢問為政方面的事,孔子回答說.“‘政’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先做到端正,誰還敢不端正?”
【解讀】
從本章的這段話可以看出,孔子十分注重為政者的模範帶頭作用。在上位的為政者能夠做到正己,就可以不令而行,上行下效,使天下人都歸于正道。這種為政以德、講究修身的思想成為封建社會中人治的基礎,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名家品論語】
“君子”在最初既非“道德之稱”,更不是“天子至民”的“通稱”,而是貴族在位者的專稱。下層庶民縱有道德也不配稱為“君子”,因為他們另有“小人”的專名。“君子”之逐漸從身份地位的概念取得道德品質的内涵自然是一個長期演變的過程。這個過程大概在孔子以前早已開始,但卻完成在孔子的手裡。《論語》一書關于“君子”的種種讨論顯然偏重在道德品質一方面。
——餘英時《儒家“君子”的理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