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新劇《風起洛陽》大家看了嗎?
雖然評分目前不算高,但是我認為單從審美的角度看它還是很值得聊一聊的。
不同于以往國産古裝劇的敷衍,這劇裡每一個鏡頭都寫着燒錢,每一個空鏡都值得你暫停下來仔細觀賞,沒有一處留白是無用的,也沒有一處堆疊是冗餘的。
故事背景設定在武則天稱帝後的洛陽,彼時繁華發達的洛陽城該是一個怎樣的絢爛景象?該有什麼樣的細節填充?它用一個畫面就能為我們诠釋出來。
寬闊的街市,熙熙攘攘地人群,大家不是漫無目的遊走,各有各的營生,各有各的形象,有胡人也有漢人,有着裝考究的公子哥,也有着粗布麻衣的店小二。
畫面的光影和構圖都極其講究,群演不是複制粘貼出來的,每個人出現在這個情景裡分外得當。
為求真實,主演們的服裝都經過反複的考證、設計,為符合人設上身前還要做舊,總得來說就是要還原一個最鮮活、真實的洛陽城。
司馬光有詩“欲問古今興廢事,請君隻看洛陽城。”
每當聊大唐美學時,大家都一定會提到長安,但其實占據河洛中心,被稱為華夏根脈的洛陽同樣也是極具美學厚度的十三朝古都,是大唐繞不開的一筆。
01
充滿想象力的洛陽美學
這劇中的洛陽很玄妙的是,它即有“當時的氛圍”,有市井氣,像是創作者真的穿越回千年前,将那時的洛陽城重現在我們眼前。
又在某些時候,有着一些超脫于現實的神秘感和想象力。
首先是景。
洛陽有它該有的繁華,這是由夜幕下紅與黑的光影美學構造出的獨特景象。商業繁榮的南市、到處都是酒樓飯館,有達官顯貴有普通百姓,夜晚紅燈籠照亮長街,紅色侵占大家的視野。
可在這繁華與熱鬧下,卻存在着“地下城”不良井,這裡聚集着洛陽城的底層人群,在這時洛陽城的光影變成了壓抑的黑色,和水面反射出的點點光影。
還有物。
受當時洛陽的文化背景影響,劇中的内景建設幾乎處處都有佛像,塑造出佛像慈悲肅穆,神聖威嚴的美感,也是全方位塑造神都的神性的重要一環。
聖人(武則天)跪拜的卧佛無喜無嗔,象征整座城的庇護者,也是主宰者。
出現在聯昉萬象殿善巧堂裡的巨大佛頭,是劇組用兩千四百根鋼絲吊起了用水晶打造成的“石頭”塑造而成,這一處的美感就非常科幻,但卻又恰好塑造出了佛的無形。
有景、有物,也有人。
劇中的景是為人服務,所以人物的着裝、打扮、審美也自然不拉垮。
彼時洛陽人口衆多,經濟發達,洛陽城裡,就算是尋常百姓也敢于大膽的撞色,我記得武周時期的“潘通色”是紅和綠。(認真的)
宋茜飾演的武思月是個巾帼不讓須眉的設定,愛騎馬,常着窄袖圓領袍男裝,這與武周時期女性開始愛穿男裝、胡服上街的曆史大背景相符。
張俪演的積善博坊的老闆娘因為職業需要,會更能展現洛陽的女子時尚,劇中花钿、披帛、璎珞一樣不少。
名門望族的正房嫡女柳七娘要更端莊,服裝中常出現西域紗衣式樣,是時髦有品位的名媛。
02
真實的十三朝古都——洛陽美學
《風起洛陽》中的洛陽,是由馬伯庸的筆和導演謝澤的眼共同創造出的神秘洛陽。
那麼真實的洛陽美學和盛唐的洛陽思想是什麼樣子呢?
1.奢華與恢弘之美并存,人人暴富的巨大都市
大唐洛陽城的繁華,遠遠不是靠文字與畫面就能描繪出來的。
因為扼天下咽喉,居天下之中,地理位置極其優越,洛陽自古以來就被帝王們視為“龍興之地”。
在唐以前,隋炀帝看到了洛陽這塊寶地,起了遷都的心思,于是用了百萬人去大肆修建洛陽城,為盛唐的洛陽景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到了唐代,曆代帝王也相當看好這塊地方,不斷往洛陽壘樓,修宮,到了武則天登基徹底登基後,洛陽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繁華都市,其中有一處地标性建築叫“明堂”,最為壯觀。
據說明堂高達98米,占地12000平方米,百裡之外你能看見它就能走到洛陽城。
明堂的模拟圖
遷都後,洛陽人口急劇增加,又因為交通水利運輸方便,廣開貿易,洛陽城蘊含着無數商機。
洛陽開有南市,北市和西市,流通的商品不隻有金銀珠寶珍稀皮毛,西域、東瀛的商戶大多往返于此,或直接定居,那時候洛陽的商戶瘋狂暴富。
2.不僅很富,也很懂美
一個發達且富足的城市,不僅僅有壯闊奢華的景象,也會衍生出很多美的産物。
洛陽女子日常生活中履行着唐中期盛行妝容步驟:塗粉、胭脂、畫眉、花钿、面靥、點绛唇。
據說花钿的誕生就是因為武帝的女官上官婉兒為了遮掩黥迹,發明了紅梅妝,再之後由洛陽傳出風靡一時。
相比唐前期,做為首都居民時的洛陽女子有着不同的自信美,這種美建立在大國繁榮的底氣上,建立在女性地位的提升上。
武則天稱帝後,洛陽女子中時興的女裝風格從帶有隋風的高髻、大袖、交領或圓領的襦衫、寬闊的裙擺拖地,變成了豐滿勻稱,無拘無束的模樣。
唐隋風
她們更自我,身形也更豐腴,愛用帔子(披肩),上衣領式多樣,直領對襟、交領、胡衣領式都有,領口露膚的範圍更大,顔色多用亮眼的大紅大綠和黃色,妥的洛陽辣妹。
如有常需在外行走的,或者需要相應的活動的,那麼女子就都換上男裝,也會搭配婦女髻,沒什麼不妥。
大家還記不記得河南衛視之前那個驚呆衆人的《唐宮夜宴》,紅與綠用的真的非常恰當且巧妙。
盛唐洛陽對色彩的審美,是神化和大膽。
除風格美、妝容美,洛陽人民也很懂得享受生活,感悟食物美、生活美。
洛陽水席誕生于唐代,至今仍保留,水席有點子講究:全部熱菜皆有湯,吃完一道上一道,有錢又有品的洛陽人真的很會搞。
3.大婚之美,新婦不跪
在《風起洛陽》劇中,有一個很稀奇的場景,兩人大婚行拜禮時隻有新郎跪下,新娘卻是站着的。
這不是bug,而且在當時也确實存在這樣的禮儀規定,在敦煌莫高窟第十二窟 晚唐的《婚禮圖》就有這樣的景象。
“并蒂蓮花兩相偎,紅氈展地迎親回。新婦不拜新郎拜,感謝天公為良媒。”
新婦不跪這個規定是武則天下的命令,後世一直傳說,因為武帝統治期間女子地位被大大提高,但這個理由叔未能在史料中找到佐證。
不過不管咋樣,這時候的婚禮無論從形式還是禮儀寓意上都确實要比現在更有意思,更有美學享受。
有美有意,有禮有情,能脫去束縛雙腿的衣裙,也能自由穿梭于鬧市,這大概才是真正的,盛唐時期的洛陽美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