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大紅袍茶葉是怎樣的

大紅袍茶葉是怎樣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2 11:24:05

大紅袍茶葉是怎樣的?大紅袍,産于福建武夷山,屬烏龍茶,品質優異中國特種名茶其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後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品質最突出之處是香氣馥郁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韻”明顯除與一般茶葉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勞、生津利尿、解熱防暑、殺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膩、減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還具有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大紅袍很耐沖泡,沖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飲“大紅袍”茶,必須按“工夫茶”小壺小杯細品慢飲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嘗到岩茶之颠的禅茶韻味注重活 、甘、清、香,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大紅袍茶葉是怎樣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大紅袍茶葉是怎樣的(茶葉介紹大紅袍)1

大紅袍茶葉是怎樣的

大紅袍,産于福建武夷山,屬烏龍茶,品質優異。中國特種名茶。其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後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品質最突出之處是香氣馥郁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韻”明顯。除與一般茶葉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勞、生津利尿、解熱防暑、殺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膩、減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還具有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大紅袍很耐沖泡,沖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飲“大紅袍”茶,必須按“工夫茶”小壺小杯細品慢飲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嘗到岩茶之颠的禅茶韻味。注重活 、甘、清、香。

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舉子丁顯上京赴考,路過武夷山時突然得病,腹痛難忍,巧遇天心永樂禅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葉泡與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狀元之後,前來緻謝和尚,問及茶葉出處,得知後脫下大紅袍繞茶叢三圈,将其披在茶樹上,故得“大紅袍”之名。狀元用錫罐裝取大紅袍帶回京城。

狀元回朝後,恰遇皇後得病,百醫無效,便取出那罐茶葉獻上,皇後飲後身體漸康,皇上大喜,賜紅袍一件,命狀元親自前往九龍窠(讀 kē)披在茶樹上以示龍恩,同時派人看管,采制茶葉悉數進貢,不得私匿。從此,武夷岩茶大紅袍就成為專供皇家享受的貢茶,大紅袍的盛名也被世人傳開。傳說每年朝廷派來的官吏身穿大紅袍,解袍挂在貢茶的樹上,因此被稱為大紅袍。

武夷岩茶曆史悠久,而大紅袍乃是武夷岩茶中之佼佼者,傳說明末清初即有其名,1921年蔣叔南遊記中有提到武夷山數處有見,如天心岩九龍窠(即有摩崖石大紅袍三個字的一處,傳系1927年天心寺僧刻)、天遊岩一處、珠濂洞一處(也有人叫水謙洞),但非常遺憾的是,這些遊記和調查都沒有交代清楚這幾處大紅袍更具體的地點、屬哪個寺廟茶莊、是否是同一種或同名不同種、茶樹特征是否一樣以及品質如何。

1941年林馥泉的《武夷岩茶的産制銷》一文中提到馬頭岩的磊石盤陀有大紅袍的,而記錄大紅袍采制全過程的卻是九龍窠大紅袍那3株。1958年陳德華在福建長樂一中時,看到該校美術老師陳禮調到武夷山寫生時畫的九龍窠大紅袍也是3株。

1962年春中茶所從武夷山剪取大紅袍枝條帶回杭州扡插種植的也是九龍窠那3株大紅袍。

1964年春,福建茶葉研究所謝慶梓等二人來武夷山時,也是由陳德華陪同前往九龍窠剪取那3株大紅袍枝條帶回福安社口。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陳德華主持武夷名叢的挖掘、整理、繁育推廣工作,對當時的岩茶産區天心大隊(在大隊長全程陪同下)逐村、逐戶進行調查,對有關國營場及有關前輩、茶人也是多方了解,其中對大紅袍茶樹沒有人提出天遊岩、珠濂洞(或水濂洞)或馬頭岩的磊石、盤陀等處有此樹存在。從武夷山著名的四大名叢茶樹看,大紅袍、水金龜、白雞冠、鐵羅漢各有其特點,水金龜茶樹是生長在大路旁,白雞冠茶樹本身特獨一無二,嫩葉淡黃色時間長達50天左右。

植株灌木型,樹冠半披張,樹高可達2米以上,主幹尚明顯,分枝較密,葉梢向上斜生長,葉,一般在6~7cm,長者可達11~11cm;寬一般3cm左右,寬者可達4~4.3cm,中葉型,近闊橢圓形,先端鈍略下垂、葉緣略向面、葉綠光亮,葉肉稍厚微隆質脆、葉尚淺尚明27~28對,葉脈79對,花型尚大,直徑3cm左右,花瓣6片,萼片5片、花絲稀疏稍長,高低不齊,二倍體,茶果中等。嫩芽梢尚壯,深綠微紫,夏梢葉更顯帶紅毫尚顯,萌芽、開采期比肉桂品種遲,一般在5月10日左右(緩冬年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