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雲:“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知天命的趙孟頫,仍然堅持高強度的書法創作,自稱“日書萬字”。趙孟頫看着手中陪伴自己多年的毛筆,想起滿是王羲之的青春。他決定認認真真寫下偶像的故事,敬偶像,也敬青春。
王羲之雕像
是書聖的魅力讓趙孟頫跻身楷書四大家之列,我相信趙孟頫是認可的。毫無疑問,王羲之對趙孟頫有着深刻的指引力。然而,相對于其他的四大家,王羲之對趙孟頫的影響是刻骨銘心的,深入肌膚的,趙孟頫甚至窮其一生去追随,也正是這股勁頭讓趙孟頫能成為楷書四大家中唯一一個“後生”,唯一一個元代的書法家。
要知道趙孟頫小時候每天臨習兩個帖,一本是王羲之的《蘭亭序》,另一本便是王羲之第七世孫智永和尚的《千字文》,都說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而趙孟頫将第一印象發揮到了極緻,那就是每天臨帖500張紙,不斷地重複重複。
從中年到老年,趙孟頫對《蘭亭序》的熱愛絲毫沒有退減,反而愈練愈愛,不能自拔。其57歲時的神作《蘭亭序十三跋》就是其在意外得到了《宋拓定武蘭亭》後,在船上研習一個月所作。
趙孟頫《臨蘭亭序及十三跋》
論追星,趙孟頫不比當下任何一個追星族要差。
王羲之的這幾個故事,趙孟頫都集全了現在網絡最火的是娛樂八卦,但趙孟頫時代,書聖的故事就像娛樂新聞一樣讓他着迷。
故事一、
王羲之是東晉時期的書法家。自小喜歡書法,但是早年并不出名,都比不過當時的庾翼,等到王羲之晚年,書法技法才登峰造極。但是,王羲之曾經用章草給庾亮寫過信,庾亮把信給庾翼看,庾翼啧啧稱奇,于是給王羲之寫了一封信:“以前我曾經收藏了張芝草書作品十張,但是因為過江的時候弄丢了,日後常以妙迹永絕而捶胸頓足。今日有幸看到您給家兄的書信太精秒了,簡直神作,讓我茅塞頓開”。
故事二、
王羲之辭官之後,住在蕺山腳下,有一次看到一個老婦拿着十把竹扇在賣。
于是問她:“你的扇子多錢一把?”
婦人回答道:“二十錢。”
于是王羲之拿起筆,在扇子上寫了五個字。
婦人非常懊惱地說:“我們一家人的夥食,都指望這個扇子了,你為什麼要破壞它?”
王羲之說:“不礙事的,你就說是王右軍的字,賣100一把。”
後來,老人拿着扇子去賣,人人争相購買。
過了幾天,老婦拿着好幾把扇子來求字,王羲之笑而不答。
故事三、
王羲之曾有一次親自書一表獻給晉穆帝,筆墨酣暢,書随人意,專一求精。晉穆帝看到這份表後,命人找到同樣顔色式樣的紙,長短寬窄裁成跟王羲之的書表一樣,讓張翼效仿王羲之的書體再寫一份表,題好名款後,用它來答謝王羲之。王羲之剛看到時沒發現什麼。待反複地仔細玩後,感歎地說:“這是哪個無名小人仿效我的書法,簡直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了。”
晉穆帝
故事四、
王羲之非常喜歡鵝。山陰昙忀村有一位道士飼養了十多隻白鵝。王羲之清早起來,專門駕着小船沿流駛去觀看這群鵝。看了後非常高興,跟這位道士商量要買下這群鵝。道士不肯賣給他。王羲之百般解釋說明他是如何如何喜愛這群鵝,道士還是不賣。這位道士非常喜歡談道,早就想找人抄寫一部老子的《道德經》,抄寫經卷的白色細絹都早已置辦好了,但是沒有人能書寫。道士說:“你若能親自為貧道書寫老子的《道德經》各兩章,這群鵝我全都白送給你。王羲之在道士那裡停留了半天,為道士寫了他要所的《道德經》,用籠子裝着這群白鵝回到家來,感到莫大的快樂。
趙孟頫《王羲之轶事帖》,又名《右軍四事帖》、《王羲之書事卷》等,書于元代大德年間,紙本行書,帖芯24.4×117cm,全卷含題跋26.5×851.2cm,原為美國顧洛阜舊藏,現藏于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此作品是不可多得的趙體精品,點畫華滋遒勁,布局謹嚴,用筆沉穩卻又精緻秀美,明人何良俊《四友齋叢說》中曾說:“上下五百年,縱橫一萬裡,舉無此書”。
釋文如下:
羲之書始未有奇殊,不勝庾翼、郗愔,迨其末年,乃造其極。嘗以章草答庾亮,亮以示翼,翼歎服,因與羲之書雲:“吾昔有伯英章草書十紙,過江亡失,常痛妙迹永絕,忽見足下答家兄書,煥若神明,頓還舊觀。”
羲之罷會稽,住蕺山下。旦見一老姥,把十許六角竹扇出市。王聊問:“比欲貨耶,一枚幾錢?”答雲:“二十許。”右軍取筆書扇,扇五字。姥大怅惋雲:“老婦(婦字原缺,據明抄本補)舉家朝餐,俱仰于此,雲何書壞。”王答曰:“無所損,但道是王右軍書字,請一百。”既入市,人競市之。後數日,複以數扇來詣,請更書,王笑而不答。
羲之曾自書表與穆帝,專精任意。帝乃令索紙色類,長短闊狹,與王表相似。使張翼寫效,一毫不異,乃題後答之。羲之初不覺,後更相看,乃歎曰:“小人亂真乃爾。”
羲之性好鵝,山陽昙忀村有一道士養好者十餘。王清旦乘小船,故往看之。意大願樂,乃告求市易,道士不與。百方譬說,不能得之。道士言性好道,久欲寫河上公老子,缣素早辦,而無人能書。府若能自書老子(老子原作屈,據明抄本改)《道德》各兩章,便合群以奉。羲之停半日,為寫畢。籠鵝而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