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樓下的鄰居突然敲響我家的門,告訴我自己家在裝空調,但是我家的外挂機占用了他家的位置。聽到這話,我腦瓜子嗡一下——想到去年找的那個移機工人不靠譜,但沒想到這麼不靠譜。
後來給鄰居家裝空調的工人幫忙做了外機移位,順便到我家看了那台舊空調。這位工人罵起同行來簡直不遺餘力,從他的口中我才得知,我去年給空調移了一次機,竟然有6個地方被坑了。
1.外機位放錯其實我之前就隐隐覺得不對勁——隐約中似乎有印象,物業曾經發過通知,說空調室外機應該放在自己家上方的空調機位上。但當時那個工人斬釘截鐵,說所有外機都是放在下面的,我也就沒有多想。
工人肯定喜歡向下安裝空調外機,這樣操作省時又省力。反正麻煩都是業主的,工人收錢走人,你永遠也找不到他。
現在很多新房的外機位都是設計在上面,自己沒把握的,一定要到物業去确認好。不要像我一樣放錯,麻煩不說,還多花了一份外機移位的錢(我今天花了200元)。
我去年一次性移機三台空調,每台空調都更換了管道。但今天這個工人告訴我,其實根本沒必要!
空調管道沒那麼容易損壞,尤其是我這種才用了兩三年的空調。但工人換管道的收益比移機高得多,自然是能換就換——今天這個工人告訴我,可以直接和移機人員談總費用(多少錢包裝好),十有八九不需要換管。
換管的時候,工人讓我選換銅管還是鋁管。依稀記得大概的價格:銅管120元/米,鋁管80元/米。當時為了多用幾年,就選擇了銅管。
但一方面,空調不移動,無論銅管還是鋁管,都很少出現損壞。如果空調涉及到移機,遇到不講究的工人,銅管也能給你掰壞了讓你換管。
另一方面,有些所謂“銅管”,隻是在兩頭露出來的地方用了銅,其餘部分都是鋁。或者外面鍍了一層銅,裡面還是鋁。
4.加氟今天這個工人告訴我,“十次修空調,九次都缺氟”。加氟,也是這個行業的一項高利潤收入——有的時候甚至不是真加氟,把罐子放在空調外機上待一會兒,就能收幾百元。
對于空調移機來說,移機的時候需要“收氟”。收氟做好了,制冷劑根本不會流失,又怎麼會缺氟呢?
所以在拆機的時候,最好問一下工人:現在缺不缺氟?拆機的時候不缺,裝機的時候就一定不會缺。
5.内機水平
這個問題不是今天發現的,而是去年夏天我使用空調的過程中發現的。那時候空調室内機往下滴水,沒辦法叫來了品牌售後,檢查後說我的室内機沒有挂平。
空調室内機在拆的過程中,肯定會把後面的支架拆彎。彎曲的支架不好懸挂,容易導緻室内機不水平——室内機歪了,就會導緻漏水。
無論新空調安裝,還是舊空調移機,安裝後都必須在室内機濾網處倒水,測試是否漏水。沒有這項測試,就稱不上“驗收完成”。
6.冷凝管位置新房的室外機位上,都會有一根排水管。空調的冷凝水管,需要固定在這根排水管裡。
今天我才知道,我家的冷凝水管根本沒有固定好。去年風大,早就把冷凝管吹出來了。每次用空調,冷凝水都會在風中淩亂。
幸虧去年樓下鄰居還沒有入住,否則估計早就找上門來了——空調一開,樓下窗戶上就像下了雨一樣。
最後提醒一句:空調移機,最好找專業一點的公司(品牌售後,或者大一點的家電維修店都行)。别像我一樣找了路邊的散工,單價看似不高,但莫名其妙的費用實在是太多了,最後還沒有安裝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