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觀書有感

觀書有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2 07:56:53

觀書有感(春日宋朱熹)1

說起朱熹,很多人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出一個嚴肅、莊重的哲學家形象。但這樣一位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卻寫了這樣一首優美、輕松、通俗的小詩,多多少少讓我們有點意外。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勝曰”指好天氣,“尋芳”指踏青、賞春,連起來的意思就是,在一個天清氣朗的好日子一起去踏青。去哪兒踏青呢?“泗水濱”,泗水旁邊。舉目一看,無邊無際,處處都是好風光。好風光最大的特點就是“新”: 新面貌,新氣象,春回大地,萬象更新。詩人尋來的“芳”,它的屬性就是“新”,具體怎麼“新”呢?

三、四句給出了答案:“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等閑”指容、尋常。這兩句的意思是,在東風的吹拂下,一派萬紫千紅,春意盎然,色彩缤紛。可見“無邊光景一時新”的“新”,指的就是“萬紫千紅”。隻要春天到了,百花争豔,自然界就充滿了無限的生機。應該說,這首詩寫得很不錯。有抒懷,有寫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淺顯易懂,便于記誦,也便于青少年輕松地學習。

按理說,詩講到這裡就可以結束了,但還遠遠不能結束。剛才講到“泗水濱”,但沒有介紹泗水的位置。泗水位于孔子的故鄉山東曲阜東北方向。據《博物志》記載,“泗出陪尾”。山東省泗水縣東部有一座陪尾山,據說泗水就從這裡發源,一路彙聚響水泉、趵突泉洗體泉、紅石泉四大泉水,并與運河相通,“泗水”也就因此得名。但也正因為如此,“勝日尋芳泗水濱”這一句詩就不成立了。因為朱熹是南宋人,他寫這首詩的時候,山東曲阜并非南宋轄區,而是在金國的統治之下。至于朱熹本人,則更是沒有去過山東曲阜,也沒有去過金國。換言之,朱熹可以在他的祖籍地江西尋芳,可以在他生活的福建尋芳,但唯獨無法在山東曲阜的泗水邊尋芳。

那朱熹為什麼偏偏要寫在泗水尋芳呢?因為泗水是孔門和儒學的象征。在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中,有所謂“洙泗”之說,指的是流經曲阜的洙水和泗水。據說,孔子曾經在洙水和泗水間聚徒講學,所以後來就以“洙泗”作為孔門、儒學甚至中原文化、禮樂文明的象征。

比如,魏晉阮侃的“洙泗久已往,微言誰為聽”(《答嵇康詩》),指的就是孔門乃至孔子講學;南宋張孝祥的“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六州歌頭》),指的就是中原禮樂文明;南宋陸遊的“洙泗日已遠,儒術日已喪”(《雜感十首以野曠沙岸淨天高秋月明為韻》),指的就是孔子和儒學。

現在,我們明白了,這首詩中的“勝日尋芳”,其實就是在尋求、追求孔孟儒學的聖人之道,這個“道”的源頭在曲阜,所以當然要在泗水之濱尋芳。學到了聖人之道,理解了聖人之道,你的人生将從此萬紫千紅,你的世界将洋溢起無限的生機。

顯然,在孔子、孟子面前,朱熹就好像一個苦苦追求儒學真谛的學生,不斷地通過刻苦的學習,去領悟儒學的真谛,感受儒家學說的博大精深。這首詩就是一篇不大不小的學習感受。通過學習,朱熹感受到“無邊光景一時新”、這個“新”不僅指自然風光新,更指自己的思想和人生境界也為之一新。“等”,裡的東鳳不隻是自然之風,更是儒學風範教化、澤被世人的浩蕩東鳳。儒學教化所到之地,“萬紫千紅總是春”。

所以,這首詩整個就是一個大比喻,表現了詩人對儒學思想境界的不懈追求。我們常說“春風化雨”,儒家思想、禮樂精神對中國人的人生、人格的培育而言,不就像春風化雨一樣嗎?這首《春曰》沒有一個字講大道理,始終講春光、春色、春意,其實每個字、每句詩都隐含着大道理,隻不過這個道理早已如鹽入水,與詩歌融為一體了。

朱熹還有一首《觀書有感》也非常好:“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表面看是寫池塘,但明眼人一看便知,朱熹老人家又在講道理了。半畝方塘清澈至極,宛如明鏡,天光、雲影盡在其中。池塘的水為何如此清澈?因為它并不是一潭死水,源源不斷的流水讓它清澈如許。一句話:隻有不斷地汲取新知識新思想,思想才能更清晰,境界才能更高遠。朱熹用詩歌這種輕捷、流行的形式來教化人心,不僅令人感受到詩歌之美,更感受到社會之善、自然之真。他真不愧是一位大詩人、大哲學家、大教育家。

朱熹是中國古代儒學、哲學、教育曆史上的裡程碑式人物,他對于中國儒學思想的革新、哲學觀念的變遷、教育實踐的創新貢獻甚巨。這樣的大人物,寫了這樣一首小小詩,而且傳誦人口,長久不衰,真是令人感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