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取字方式有以下9種:
1、 扣合式:名與字扣合嚴密,共同表示一個深刻内容。如屈原,其名平,字原,扣合為平原。
2、 并列式:名與字是等同事物或同一屬性的兩個方面。如孟子,名轲,字子輿, 轲與輿都同車有關系。
3、 注釋式:名與字有互相注釋的作用,使道理講得透切。如東晉葛洪,字雅川, 有大川洪濤之意。
4、 同用式:名與字用相同的字表示。如明末清初戲曲家李玉,字玄玉,同用一個玉字。
5、 相對式:名與字對立相匹,對照強烈。如朱熹,字無晦,熹同晦明暗相對。
6、 因果式:名與字互為因果,揭示出事物的規律。如辛棄疾,字幼安,從小根除病疾,自然得獲安康。
7、 推導式:以其名而推其字,反之亦然。如張九齡,字子壽,九齡正屬童子之壽也。
8、 呼應式:名與字互相呼應,揭示出意義。如東晉郭璞,字景純,正是璞玉同純良呼應。
9、 仿照式:名字仿效前人,互為使用。如陸遊,字務觀,其名字仿效了北宋詞人秦觀,字少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