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幾個月開始補鈣?産科醫生通常建議準媽媽從孕中期開始補鈣,孕中期胎兒生長發育迅速,鈣的需求量增加,每日需1000mg~1200mg,孕婦以普通食物為主的膳食習慣,每日對鈣的攝取量僅為300-700 mg,難以達到供給标準。因而,到了孕中期,孕婦通常需要額外補充鈣産品。而對于長期鈣攝入偏低的女性,如不愛喝牛奶或素食減肥的白領女性應考慮從備孕階段就要開始補鈣了哦。
孕晚期能不能補鈣,補了會導緻胎盤鈣化嗎?孕晚期媽媽補鈣會導緻胎盤鈣化?此傳言在孕婦群中流傳甚廣、人心惶惶。其實胎盤鈣化是判斷胎盤成熟度的指标之一,與補鈣并無直接關系,孕晚期補鈣對孕婦自身和胎兒的生長發育都大有裨益。據研究報告顯示,妊娠33周後,一半以上都開始有不同程度的胎盤鈣化現象。這是由于胎盤的血管發生白色梗塞及絨毛間隙變窄造成的,可能會造成胎盤血流減少,功能減退。這是所有妊娠後期不可避免的現象,與補鈣并無關系。正常情況下孕足月後,B超檢查均會發現胎盤I-II度鈣化,這是胎兒已足月的間接标志。隻有當III度鈣化伴有羊水過少時才提示有胎盤嚴重不良,胎兒有危險,這時須及時終止妊娠。
補鈣過多會導緻寶寶骨頭硬不好生?孕晚期補鈣胎兒頭骨會硬化、不好生?實際上,媽媽沒必要擔心,形成胎兒骨肉的是蛋白質,不是鈣!并且,胎頭是胎體最大的部位,胎頭具有可塑性,在分娩過程中,顱縫可以輕度重疊,會使頭顱徑線縮小,便于娩出。導緻分娩發生困難的一般是骨盆狹窄或胎位異常或者巨大兒等情況。如果産力、胎兒、産道三方面均正常且能相互适應,則分娩可順利進行。并且胎兒對鈣的吸收主要通過母體攝入,當滿足需要時,多餘部分可通過尿液排出,不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更不會對孕婦的分娩造成威脅。因此,補鈣不會讓寶寶不好生,無需擔心補鈣過量會導緻寶寶骨頭過硬,隻要正常補鈣就行。
哺乳期需要繼續補鈣嗎?每100毫升母乳可提供30-34毫克的鈣,産後第一年中,媽媽每天通過乳汁向嬰兒提供約300毫克的鈣。所以哺乳期媽媽需要在膳食中補充大量的鈣質以維持其額外支出。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鈣不足的媽媽,其乳汁中含鈣量低,我們稱之為“低鈣乳汁”。以低鈣乳汁喂養寶寶,可能造成寶寶鈣營養不足,從而出現缺鈣症狀。
食補可以替代鈣制劑嗎?除非有非常科學合理的飲食,一般人食物中的鈣,并不能完全滿足孕産期媽媽的高鈣需求。不少食物中的鈣并不如我們想象中豐富:比如骨頭湯,據測定一千克骨頭湯僅有20毫克的鈣。飲食中含草酸的菠菜、竹筍等,易與鈣結合形成難以吸收的草酸鈣。而蝦皮等雖然含鈣量高,但吸收率低且含鹽量高,不宜多食用。所以,專家建議,孕産媽媽需堅持科學補鈣。
補鈣會加速孕期便秘麼?孕婦自身就是容易便秘的群體。懷孕期間子宮體膨大壓迫結腸,孕婦分泌水平也會發生變化,體内産生的孕激素降低了胃腸平滑肌的張力。而且懷孕後一般會減少運動量,很可能就會遭受便秘的痛苦。但合理的補鈣一般不會加速孕期便秘,所以準媽媽在選購補鈣産品時要仔細看一下産品的主要成分,是否含有“山梨醇”及維生素D。山梨醇可以加快腸道擴張蠕動、調節腸内菌群,有效預防孕婦便秘。維生素D可幫助腸道鈣的吸收、促進鈣離子在骨骼中的沉積和減少腎髒鈣離子的排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