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祭文廟,必先崇聖祠。”明世宗嘉靖之後的釋奠禮,祭祀啟聖祠遂為定制。崇聖祠乃清代之設,其本名啟聖祠,始于明嘉靖九年。其原本是以奉祀孔子之父叔梁纥為主,以四配之父配享,及周敦頤、二程、張載、朱熹之父等人為從祀的祭祀場所,屬于孔庭的追祀系統。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東封泰山至阙裡,曾“幸叔梁纥堂,命官分奠。……追封叔梁纥為齊國公,顔氏齊國夫人,伯魚母亓官氏郓國夫人。”(《文廟祀典考·卷三》)“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封孟子父為邾國公,文宗至順元年(1330),封孔子之父為啟聖王。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欽定祀典,诏兩京國子監并天下儒學并建啟聖祠祀叔梁纥,改稱啟聖公,以顔氏無繇、曾氏點、孔氏鯉、孟孫氏激配,稱先賢;程氏珦、朱氏松、蔡氏元定從祀,稱先儒。”(《文廟禮樂考·禮部》)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清帝又重封叔梁纥為啟聖王,并追封孔子上五代為王爵,啟聖祠遂改名崇聖祠。崇聖祠正位所供奉的五個神主,正中為孔子五世祖、孔父嘉之子、肇聖王木金父,左右依次是孔子的高祖裕聖王祈父、曾祖饴聖王防叔、祖父昌聖王伯夏、父啟聖王叔梁纥。因此,民間亦有稱之為“五王祠”或“五王廟”者。
曲阜孔廟崇聖祠
唐開元二十七年(739),玄宗命以孔子弟子從祀,顔路顔回父子與曾點曾參父子均以孔門弟子身份從祀孔庭。但顔回以配享身份坐像于堂上,曾參以孝名亦塑像于十哲之次,而其父顔路、曾點也都是孔子弟子,卻因為事迹不突出而僅畫像于兩庑壁上。如此一來,就造成了一種“子在父上、父在子下”的失序狀态,這種現象其實從宋代起就飽受指責和批評。盡管作為兒子的顔回和曾參其成就高已稱聖,但在宗法和祭祀之禮上,如同在家用餐一樣,是不能超越其父而先獲得尊奉的。南宋洪邁《容齋随筆》即引《左傳·文公二年》“子雖齊聖,不先父食”之說而質疑之:
自唐以來,相傳以孔門高弟顔淵至子夏為十哲,故坐祀于廟堂上。其後升顔子配享,則進曾子于堂,居子夏之次以補其阙。然顔子之父路、曾子之父點,乃在庑下從祀之列,子處父上,神靈有知,何以自安?所謂子雖齊聖,不先父食,正謂是也。又,孟子配食與顔子并,而其師子思、子思之師曾子亦在下。此兩者于禮、于義,實為未然,特相承既久,莫之敢議耳。(《容齋随筆·容齋四筆卷第一》)洪邁所說的核心,其實一是父子的倒置,另一個則是師徒的錯序,此皆為人倫之大者,這是不符合倫理的。原因就在于,一方面顔路、曾點都是孔子的學生,子思的父親孔鯉又是孔子的兒子,現在卻是這些父親們在兩庑,而兒子們卻高居殿上;另一方面,孟子是子思的學生,子思又是曾子的學生,同樣,現在是學生位次高于老師。這兩者于禮于義皆為不合,隻不過沿訛襲謬,沒人敢提出異議而已。在洪邁指出這個問題的關鍵之後,南宋度宗鹹淳三年的四配底定,師徒錯序的問題得以解決,但第一個現象卻依然存在。這個問題在元明兩代經過了諸儒廣泛而激烈的争辯,其核心就是孔廟祀典到底是重在倫理還是重在學術?倫理與學術又究竟是孰先孰後?
北京孔廟崇聖祠
元代大儒熊禾對此提出了猛烈的抨擊并首創改進建議:“學莫大于明人倫,人倫莫先于父子,子坐堂上,父立庑下,非人道一日所可安也。”況“子雖齊聖,不先父食”之禮,由來已久,故議“必仍今之制,則宜别祀一室”。元代另一位著名的大儒許衡的弟子姚燧也說:“夫為是學官将以明人倫于天下,而倒施錯置于數筵之地,奚以為訓?”(《大學衍義補·卷六六》)熊、姚二氏之說,大緻可歸為“明倫”一派。但許衡的另一位高足許約則提出了相反的觀點:“蓋廟學乃國家通祀,猶朝廷之禮也。父為庶僚,子為宰職,各以其德與勳也。如遇朝會、殿廷班列,則父雖尊安能超于子之上哉?蓋抑私親而昭公道、尊道統以崇正學,乃所以明人倫也。”(《五禮通考·卷第一百十九》)許約之說,則又可謂之以“明道”一派。自此,元明兩代諸儒如王祎、曹端、宋濂、胡居仁、祝枝山、丘濬等人均步其後而發皇,并相繼提出了諸多解決方案。“洪武初,學士宋濂上議,顔回、曾參坐堂上,其父列食兩庑間,非不先父食之義。弘治初年,學士程敏政上議,顔無繇等庑食嫌于父,宜别立啟聖祠,主祀叔梁纥,以無繇與孟子父配,程珦、朱松、蔡元定皆宜從祀。格于禮官議,不報。”(《文廟禮樂考·禮部》)明英宗正統三年,當時的曲阜孔顔孟三氏學教授裴侃又建言:“天下文廟惟論傳道,以列位次。阙裡家廟宜正父子,以叙彜倫。顔子、曾子、子思,子也,配享殿廷;無繇、子皙、伯魚,父也,從祀廊庑。非惟名分不正,抑恐神不自安。況叔梁纥元已追封啟聖王,創殿于大成殿西崇祀,而顔孟之父俱封公,惟伯魚、子皙仍侯。乞追封公爵,偕顔孟父俱配啟聖王殿。”帝命禮部行之,仍議加伯魚、子皙封号。秦蕙田《五禮通考》案曰:“此止行之家廟,未及國學及府州縣也”(《五禮通考·卷一百二十》)再至明孝宗弘治十四年,當時的禮部右侍郎兼國子監祭酒謝铎再次上疏直陳曰:“竊惟人倫,風教所先,人倫不可以不明也。……學校之設,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莫先于父子,子雖齊聖,不先父食。奈何承訛襲故,以顔、曾、思三子配享于上,而其父則别列祀庑下?冠履倒置,有是理哉?莫若于阙裡立廟,祀叔梁纥而配以顔路、曾皙、孔鯉諸賢,如先儒熊去非之論,庶幾各全其尊而神靈安矣。”(《欽定國子監志·卷七十》)孔子之父叔梁纥在元代既已追贈“啟聖王”,阙裡孔廟别創啟聖王殿以祀之,而以四配之父配享,這一點,可謂兼顧了儒臣們所糾結的“人倫”和“傳道”之矛盾,更為明世宗的厘定祀典提供了一個絕佳範式,并藉此而推廣天下。易言之,在當時的諸多方案中,還是當以熊禾、程敏政、謝铎所議為是,更為後來全國學廟啟聖祠之設而肇其端:
熊禾謂,宜别設一室,以齊國公叔梁纥居中南面,顔路、曾點、孔鯉、孟孫氏侑食西嚮。春秋二祀當先聖酌獻之時,以齒德之尊者為分獻官,行禮于齊國公之前,其配位亦如之。如此,則亦可以示有尊而教民孝矣。(《大學衍義補·卷六六》)綜考人類東西方文明之要義,莫不是以倫理為首要之務,熊禾、程敏政、謝铎等人的這個以明人倫為基準的重大建議,到明世宗厘定孔廟祀典時得到落實。孔子廟從此遂有了“啟聖祠”之設,以祀孔子及著名孔門賢儒們的父輩。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更定祀典,大學士張璁步熊、程、謝等人之後而上言曰:
“先師祀典有當更正者:叔梁纥乃孔子之父,顔路、曾皙、孔鯉乃顔、曾、子思之父,三子配享廟庭,纥及諸父從祀兩庑,原聖賢之心豈安?請于大成殿後,别立室祀叔梁纥,而以顔路、曾皙、孔鯉配之。”帝以為然。(《五禮通考·卷第一百二十》)經過廷議,最終決定“凡學,别立一祠,中叔梁纥,題啟聖公孔氏神位,以顔無繇、曾點、孔鯉、孟孫氏配,俱稱先賢某氏”(《五禮通考·卷第一百二十》)。自此,诏頒天下,啟聖祠之設遂為制度,天下文廟,亦無複有地域之别。後來至明神宗萬曆二十三年(1595),又以周敦頤之父周輔成從祀啟聖祠;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再以張載之父張迪從祀。
台北孔廟崇聖祠
清雍正元年(1723),新即位的清世宗胤禛以自古師道無過于孔子,誠為首出之聖,為表達尊崇先師之厚意,特追贈孔子上五代王爵,谕内閣及禮部曰:“至聖先師孔子道貫古今,德參天地,樹百代之模範,立萬世之宗師,其為功于天下者至矣。而水源木本,積厚流光,有開必先,克昌厥後,則聖人之祖考宜膺崇厚之褒封,所以追溯前徽不忘所自也。粵稽舊制,孔子之父叔梁公,宋真宗時追封啟聖公。自宋以後,曆代遵循,而叔梁公以上則向來未加封号,亦未奉祀祠庭。朕仰體皇考崇儒重道之盛心,敬修崇德報功之典禮,意欲追封五代并享烝嘗,用伸景仰之誠,庶慰羮牆之慕。”(《欽定國子監志·卷首一》)清世宗追封孔子上五代祖先王爵,命将啟聖祠改稱崇聖祠以奉祀之。阙裡孔廟因有家廟性質,啟聖祠故有寝殿之設,于是将孔廟東路家廟改作崇聖祠,奉祀孔子五代先祖,并将原啟聖祠配祀先賢先儒移入崇聖祠内。如此一來,阙裡孔庭則崇聖祠、啟聖祠并存,故孔子第六十九代孫孔繼汾《阙裡文獻考》論曰:“崇聖祠既建,而啟聖祠舊像具瞻,有其舉之雖不可廢,亦當别诹吉日以遠煩渎,或如書院改用次丁,皆可。今至聖、述聖既祀于大成殿,啟聖、伯魚既祀于崇聖祠,而啟聖祠及家廟複同日并舉,有重祭之嫌。”(《阙裡文獻考·卷十九》)大體來說,後世崇聖祠的祀位正中供奉孔子五代先祖,均南向。東面面西者供奉顔無繇、孔鯉,西面面東者供奉曾點、孟孫激;東面再外者供奉周輔成、程珦、蔡元定,西面再外者供奉張迪、朱松。清文宗鹹豐七年(1857),又增聖兄孟皮配享,位在四配之上。
而關于崇聖祠的祭期,是“歲仲春秋上丁日子夜緻祭,取不先父食義也。其獻官,國子監遣滿祭酒行禮,府、附省以府正官行禮,外府以佐貳官或教授行禮,州縣以學正教谕行禮。國子監助教等官分獻,府州縣并訓導分獻。其祭儀與正祀同,無飲福,不用樂。”(《文廟禮樂考·禮部》)阙裡祀典,則以孔氏世襲六品官攝獻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