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将打嗝分為兩種情況
“嗳氣”和“呃逆”
這兩個名字雖然很拗口
但在實際生活中十分常見
嗳氣到底是什麼?
嗳氣:胃裡有一肚子氣
想象一下,當您喝完啤酒、汽水或者飽餐一頓後,是不是經常悠長地“嗝~”出一聲尴尬?
這在專業上叫“嗳氣”,也就是“打飽嗝”,主要原因是胃裡有一肚子氣。
狼吞虎咽式吃飯、快速喝水、運動時過度換氣以及小寶寶吸奶太快……這些情況下,都會咽下不少氣體,打幾個嗝能防止多餘的氣進到腸道。
某些長期服用二甲雙胍或其它降糖藥的病人,也容易經常“嗝~”。
普通的“嗝~”,除了會吵到别人(有時會臭到自己)外,是沒什麼問題的。
想不“嗝~”也很簡單
就是控制氣要少
少喝含氣碳酸飲料,每餐七八分飽,少食多餐,吃飯細嚼慢咽,都會讓您好一點。
少吃蘿蔔、豆制品、蔥蒜等産氣食物。它們不僅容易讓您上面“嗝~”,還很容易讓下面也“噗噗噗~”。
如果經常“嗝~”
考慮是不是有消化道問題
得了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胃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等,都經常“嗝~”。
還常常有腹脹、腹部不适、反酸、燒心等表現,需要找消化内科的醫生具體診治。
什麼是呃逆?
呃逆:“膈肌”發生痙攣
呃逆是那種“嗝、嗝、嗝……”,連續不斷的打嗝,間隔較短,不受自己控制。
一般來說,狼吞虎咽、咳嗽甚至哈哈大笑,都可能會“嗝,嗝,嗝”,和肚子裡有沒有氣就沒關系了,主要取決于“膈肌”有沒有發生痙攣。
普通的“嗝,嗝,嗝”,除了會吵到别人,也沒什麼問題。
止嗝的6個小妙招
打嗝要是停不下來會很煩,容易影響學習、耽誤工作,對不對?
可以試試這6個方法:
掩耳法
用手指堵住耳朵,從而抑制迷走神經末梢的活動,停止打嗝。
驚吓法
人在受到驚吓時,迷走神經的活動會受到抑制,所以可以突然地拍打嗝者一下,或者突然讓他們看某個地方。
但驚吓法不适用于心髒病患者。
喝水法
連續喝下幾口溫開水止嗝,胃部離膈肌較近,從内部溫暖膈肌,有緩解膈肌痙攣的作用。
拉舌法
伸出舌頭,努力向外探出。
屏息法
捏住鼻子,閉上嘴巴,盡可能長時間地屏住呼吸。
紙袋法
如果憋氣讓你不舒服,那麼可以拿一個信封或一個紙袋罩住口鼻呼吸,這也能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讓身體忘記打嗝。
這些情況要小心是疾病
持續打嗝超12個小時,就應該去看醫生。如果還有其他症狀,如發燒、疼痛以及氣短等,這實際上可能傳遞了一些疾病信号。
神經損傷
膈肌痙攣很可能同迷走神經損傷存在關聯,不管是暫時性的或是永久性的,比如腫瘤或外傷造成的神經損傷。
中風
打嗝甚至可能是身體發出的中風預警信号。發生在後腦部位的中風,容易引起頑固性打嗝,而且在女性中更常見。
如果打嗝的同時,還常常伴有身體麻木、胸痛、視力模糊等症狀,而患者本人甚至注意不到除打嗝外的其他症狀,應懷疑是中風,及時到醫院診治。
腎功能變差
腎髒剛開始出問題時人體通常沒有什麼感覺。
随着體内有害廢物越積越多,會令膈肌和迷走神經不舒适,則導緻頻繁打嗝。
這也是腎功能變差的征兆之一。
癌症
連續打嗝要當心癌症侵襲。臨床上已有一些因連續打嗝被查出肝癌的病例。
因為,連續打嗝有可能是因腫瘤導緻肝髒腫大,刺激膈膜而引起膈膜痙攣。
此外,食道癌、贲門癌、胃癌患者也會出現連續打嗝的症狀。
我們來總結一下
酒足飯飽後偶爾發生的嗳氣,狼吞虎咽、咳嗽、大笑後短暫發生的呃逆,都是正常現象。
但頻繁發生的嗳氣或持續不停的呃逆,則可能是疾病的征兆。
異常的打嗝可能是胃腸有問題,也可能是神經系統等有問題。要及時去醫院檢查,防止出現嚴重的後果。
ID:scmingyi
關注┃成都商報四川名醫
*歡迎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内容合作,請緻電:028-86780845
本文來源:綜合生命時報、
保健時報、大河健康網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本文編輯:曾荷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