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是我國第36個教師節,央視新聞公開課帶大家走進了南開校園,聽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葉嘉瑩先生給同學們上的開學第一課。
葉嘉瑩:我就教大家吟詩,要把它傳下去
今年96歲的葉嘉瑩先生一生都緻力于中華古典詩詞的傳承,她被稱為中國最後一位“穿裙子的士”,“詩詞的女兒”。也有人說她是工作狂,是苦行僧、傳道士,總是講詩詞,但葉先生自己說,她自得其樂。
葉嘉瑩先生說她有一個心願,她最希望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把中國傳統的吟誦留給後人。她說,原來我們的詩詞是吟誦的,吟誦慣了,字從音出,字從韻出,詩自己就會跑出來,這個就是做詩。但現在吟唱的習慣好像斷絕了,葉先生說,“我就教大家吟詩,要把它傳下去。”
葉嘉瑩:“弱德之美”是一種品德 一種忍耐承受
在央視新聞公開課上,主持人白岩松向葉嘉瑩先生請教“弱德之美”緣起何處。葉先生便帶大家欣賞了她心目中清朝最好的一首詞,朱彜尊的《桂殿秋》,以此講述了“弱德之美”背後的人生哲學。
思往事,渡江幹,
青蛾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聽秋雨,
小簟輕衾各自寒。
葉嘉瑩說,對于自己感情的節制,一種約束,一種品德,一種忍耐承受,就是弱德的美。
葉嘉瑩:我希望把中國文化傳統美好的種子留下來
2018年,葉嘉瑩在94歲壽誕之前宣布将全部财産捐贈予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設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國傳統文化研究。3568萬元的慷慨背後,是她對中國古典文化近一個世紀的癡心持守。
年少喪母、去國離鄉、大女兒及女婿雙雙車禍身亡……一生命途多舛,卻沒有妨礙她活成一首清麗脫俗的詩。
△葉嘉瑩年輕時照片
葉先生說過:“我平生經過離亂,個人的悲苦微不足道,但是中國寶貴的傳統,這些詩文人格、品性,是在污穢當中的一點光明,希望把光明傳下去,所以‘要見天孫織錦成’。我希望這個蓮花是凋零了,花也零落了,但是有一粒蓮子留下來。”
△2016年葉嘉瑩在南開大學
張伯禮談“弱德之美”:不是為自己,是為了更高的追求和理想
随後,在“迦陵學舍”,主持人白岩松和葉嘉瑩先生的老朋友——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對話時也談到了“弱德之美”。
張伯禮校長說,“弱德之美”絕不是為自己,是為了自己的事業,為了自己的追求,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有時隐忍它有更深更遠的目的、更高的理想。為了搶救病人的生命,誰有力量誰有本事誰上,就是為了救命。一旦把病人治好了,絕對沒有你的功勞我的功勞之分。
在活動現場,央視新聞公開課為南開學子特别設置了“緻敬弱德之美”葉嘉瑩主題展,展出葉先生詩詞手稿及曆史影像資料。校園裡還舉行了以葉嘉瑩先生為主題的文學紀錄電影《掬水月在手》的展映儀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轉自:央視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