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泡沫又稱郁金香效應,是經濟學術語,源自17世紀荷蘭的曆史事件。
17世紀中期時,郁金香從土耳其被引入西歐,當時量少價高,被上層階級視為财富與榮耀的象征,投機商看中其中的商機,開始囤積郁金香球莖,并推動價格上漲。
1635年,炒買郁金香的熱潮蔓延為全民運動,人們購買郁金香已經不再是為了其内在的價值或作觀賞之用,而是期望其價格能無限上漲并因此獲利。
1637年2月4日,郁金香市場突然崩潰,六個星期内,價格平均下跌了90%。郁金香事件,是人類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經濟,此事間接導緻了作為當時歐洲金融中心,荷蘭的衰落。
作為人類曆史上有記載的最早的投機活動,荷蘭的“郁金香泡沫”昭示了此後人類社會的一切投機活動,尤其是金融投機活動中的各種要素和環節:對财富的狂熱追求、羊群效應、理性的完全喪失、泡沫的最終破滅和千百萬人的傾家蕩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