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打排球的江蘇姑娘,19歲就進了女排國家隊;
緊接着,她在世界杯奪冠,成為中國女排曆史上第一位不滿20歲,就作為主力隊員拿到世界冠軍的主攻手。
不久後,在2016年的裡約奧運會,中國女排獲得奧運冠軍,21歲的她,表現亮眼,功不可沒。
她就是:張常甯。
長得乖巧可愛,一張肉嘟嘟的臉,被網友送了個外号“暴力甜心”。
女排冠軍運動員:張常甯
2015年,世界杯女排賽,中國隊對戰日本隊,隊長、主攻手惠若琪因心髒不适無法參賽,本來一直打替補接應位的張常甯臨危受命,承擔起主攻手的角色。
讓一個加入球隊不過一年的新人擔此大任,所有人都很擔心,但别無他法。
最終,張常甯出色完成任務,在攻防之間切換自如,以兇狠、霸氣的重扣頻頻得分,助力中國隊在時隔11年後,再奪世界冠軍。
張常甯在這場比賽上大放異彩,被稱為“萬金油”和“全能戰士”。
這匹黑馬是哪兒冒出來的?又是如何一步步抵達世界舞台之巅的呢?
張常甯在賽場拼搏
張常甯,江蘇常州人,1995年出生于體育世家。
父親張友生,曾任江蘇男排教練,比她大10歲的哥哥張晨,是江蘇男排隊長。
後來,張常甯的老公吳冠希,是中國男籃運動員,公婆兩人也曾為排球國手,可以說,一大家子都是“玩球達人”。
這樣的家世背景,張常甯想不打球都難,想不出彩也難。
張常甯8歲就開始接受專業訓練,“啟蒙”比哥哥還早4年。
父親張友生說:“運動員是特殊材料制成的,應該苦練在先,否則出不了成績。”
但一開始,還是有人反對張常甯打球,那就是“玩球達人”裡缺位的母親。
張常甯的母親覺得女孩子,應該培養些有文化底蘊的淑女氣質,而不是當個整天臭烘烘、累兮兮的體育生。
加上張常甯從小的學習成績非常好,在小學時獲得過“南京市十佳少年”稱号,學校還準備保送她到重點中學南京外國語學校去讀書。
所以母親希望女兒專注在學業上,不要因為打球影響成績。
年僅12歲的張常甯,身高已經有1米92。
父親認為女兒很有打球天賦,不該白白浪費,所以力排衆議,拒絕了重點保送的特殊待遇,轉而為她選擇了很有排球特色的南京三中。
張常甯小時候和父親一起訓練
升入初中的張常甯,絕對是校園風雲人物:
她比同齡孩子高出三四十公分的矚目身高;甜美嬌憨的長相;
每天隻用上半天課,因為要留出半天來訓練;
學習成績還好,尤其數學——屬于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所以,張常甯的童年是優越而幸福的,沒有過多的生活煩惱,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學習和打球上。
父親給張常甯定下的目标,是18歲之前進國家隊,而張常甯也很争氣,每天都踏實努力地訓練。
雖然偶爾也有枯燥厭倦的時候,但自小耳濡目染的打球環境,讓她很早就懂得“堅持”的意義。
張常甯說:“很小的時候,媽媽就給我灌輸過一個理念,要麼不做,要麼就做到最好。”
是金子總會發光,全力以赴的張常甯,很快就等來了發掘她的伯樂。
2009年,正上初二的張常甯,就因先天的身體條件優勢,以及自小受訓的紮實基本功,被中國女子沙灘排球隊看中,邀請入隊。
張常甯進國家隊的目标,提前4年達成。
但其實一開始,張常甯想進的是室内排球,而非沙灘排球。但父親勸她,應該把握這次難得的機會,以後有機會再轉室内。
于是,14歲的張常甯進入沙灘女排,并且展現出了過人的打球天賦。
兩年後,16歲的張常甯,第一次參加亞洲沙灘排球賽,就和搭檔馬園園合力拿下亞洲冠軍。
但之後,張常甯的表現,卻并沒有如預期般的再創輝煌,在好幾場比賽中都屢次失利。
這難免動搖了張常甯堅守“沙場”的信心,她始終惦記着往室内排球發展。
促使張常甯轉換賽場的契機,發生在2013年。
那一年,江蘇女排在全國女排聯賽上表現欠佳,想要請一名良将過來提升戰鬥力,而此時身高1米95的張常甯,是非常出色的人選。
于是,江蘇女排向江蘇體育局申請借調張常甯來參加全運會,承諾比賽結束就“還”回去。
興奮的張常甯,如願以償地來到“室内”打球。
她在賽事中積極表現,憑借娴熟的作戰技術,和極具殺傷力的進攻,拿下了27分的全隊最高分。
這給了張常甯很大的鼓舞,也堅定了她要打室内排球的決心。
因此,賽季結束後,本應如約返隊的張常甯,義無反顧地向隊裡遞交了轉項報告。
但這麼好的苗子,怎麼可能輕易放走?
體育局方面“無情”駁回了張常甯的申請,并禁止其再參加任何大小比賽,想以此”雪藏“的方式迫她就範。
而年輕氣盛的張常甯也很“剛:“甯願歇着,也不回去。”
雙方僵持不下,一個不肯放,一個不肯留。
對一個18歲、正處在球技成長期的運動員來說,長期無球可打,就意味着職業生涯的中斷,一個“好苗子”很可能因此被毀。
遭到雪藏的張常甯,曾經一度萌生退意。
期間,還有多所美國大學主動許諾張常甯,以全額獎學金邀其加盟,但都被拒絕了。
“放不下”排球的張常甯說:“就想在江蘇打,哪兒都不去。”
曆經三個月的拉鋸,在張常甯的“不屈不撓”,以及家人和各方組織的多方斡旋下,張常甯終于被解禁,并轉到江蘇女排隊打球。
從這件事可以充分看出,張常甯執着堅守的性格特點:認準一件事,就不會因為外界壓力而輕易妥協。
加入新隊後的首秀,張常甯攻防兼具,得到了主教練的認可,并且,成功引起了當時的對手——恒大隊主教練郎平的關注。
其實那一場,張常甯發揮得并不理想,雖然仍是當之無愧的得分王,但失誤頗多,而且看起來打得非常吃力。
事後才得知,張常甯“當時高燒38.8℃,渾身沒勁兒,頭昏昏沉沉的……”
母親埋怨她不告訴她生病的事,但懂事的張常甯說:“傷病這些問題,其實告訴也沒用,之所以保密,是怕他們擔心。”
雖然張常甯沒有展現出最佳水平,但經驗豐富的“鐵榔頭”郎平,還是看出她是個可造之材。
因此,2014年,郎導組隊女排備戰奧運時,張常甯被欽點入圍中國女排集訓名單。
19歲的張常甯,從沙排國家隊轉室内排球省隊,再進入中國女排,光速實現“三級跳“,可謂一往無前,心想事成。
但國家隊人才濟濟,讓一直順風順水的張常甯感受到巨大壓力,她看着隊裡實力高超的老隊員,面對“氣場過于強大的郎導”,心裡直打鼓。
當時張常甯覺得自己“進攻沒别人強,攔網也一般,好像所有方面都不如人家。”
因為初期的不适應和個人技術問題,張常甯曾被退回省隊,但她沒有放棄希望,通過不懈的努力,又重新被選上來。
一年的時間,張常甯經曆了圓夢進隊,又被“除名“請回家,再重新歸隊,起起落落之後,她終于找到“感覺”,一路開挂:
2014年9月,女排亞洲杯,張常甯幾乎場場榮膺得分王,助隊拿下亞洲杯冠軍;
2015年,女排世界杯,張常甯發揮穩定,與朱婷、袁心玥齊名并稱鐵三角“朱袁張”,助力全隊奪金,她由此獲得第一個世界冠軍頭銜;
2016年,裡約奧運會,張常甯一傳到位率和效率都是全隊第一,為女排奪冠立下大功,拿到第二個世界冠軍;
2017年8月份,張常甯作為江蘇女排的主力隊員,因在全運會上的亮眼表現,獲得互動票選“全運之星”稱号。
但生活本不會一帆風順,對張常甯來說,2018年,是比較“難過”的一年,她曾在年末采訪中不無感慨地說道:“還好,今年快要過去了。”
2018年,中國女排在世錦賽上失利,隻拿到一枚銅牌。許多觀衆把不滿情緒都傾瀉到張常甯身上,因為在關鍵賽事中,她多次失誤,整場隻拿到一分。
有人說她之前走得太順,現在“飄了”;甚至還給她取綽号“張一分”。
面對排山倒海般的謾罵和诋毀,父親張友生忍不住公開發聲,幫女兒解釋。
由此大衆才知道,那時張常甯剛做完腎積水手術不足半年,十字韌帶撕裂已兩個月,比賽期間兩度尿血。
張父哽咽道:“這麼好的孩子,為什麼還要去黑?理解不了。”
張常甯的腎積水,是在2016年就查出來的病,但為了備戰裡約奧運會和之後的一系列比賽,她硬是咬着牙堅持訓練,沒去治療。
最後實在疼得受不了,拖了兩年之久,才去做手術。
而左膝韌帶撕裂,是張常甯在2017年7月,北侖集訓時,意外受傷所緻;
傷病交加,勞累過度,又造成了賽時尿血。
這些“幕後的痛苦”,善于隐忍的張常甯在當時隻字未提。多年之後,她才說:
“事實勝于雄辯。隻有打好球,才是運動員真正要幹的事,我可以用我的行動去證明我自己。”
2019年,憋着一股勁的張常甯,随隊出戰世界杯:
11場比賽,得118分,位列得分榜第19位;
48.5%的進攻成功率,僅次于隊長朱婷;
發球榜得分第四;一傳成功率第11位……
不服輸的張常甯走出低谷,用實實在在的成績為自己正名,和團隊一起登上了最高領獎台。
那一年,張常甯24歲,拿到了她職業生涯中,第三個世界冠軍頭銜。
張常甯的休閑照
2018年,張常甯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在繁忙的訓練、比賽、學習之外,她積極盡職履責。
張常甯作為運動員代表,她的關注方向是退役運動員的生存狀況。
在會後采訪中,張常甯說:
“奧運冠軍、世界冠軍、全國冠軍,其實隻是運動員中的冰山一角,有更多的普通運動員,退役之後的轉型問題很困難。”
有愛心的張常甯能關注到這個問題,主要源自于家庭的影響。
張常甯的母親是一名大學老師,她曾跟張常甯聊起:“像你們二十來歲退下來的小姑娘,有些想要考教師資格證的話,備考、入職方面就很不容易。”
因為,雖然運動能力強,但深化學習方面就比較弱。
張常甯的父親就是退役運動員,所以她有機會接觸這個群體,了解到他們的生活現狀。
有一部分退役運動員還在本“專業”做教練,而更多的,是已經完全轉行自謀生路,相當于他們的人生,比别人晚了二三十年才開始,還帶着傷病,往往過得并不如意。
張常甯不甘心,她想要幫這批曾為國奉獻青春熱血的群體做些什麼。
同時以終為始,張常甯認為,還要注重現役運動員的文化培養,上大學、考研、讀博都可以融進日常訓練中,加強社會就職競争力,撕掉“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刻闆标簽。
學霸張常甯現身說法:“雖然我是一名專業運動員,但我從小到大接受了完整的素質教育,這對我的成長很重要。我自己是一個‘體教融合’的受益者,也希望更多的青少年能從中受益。”
用心的張常甯做過調查,發現運動員的“低成才率,高淘汰率”十分突出,我國約有30萬退役運動員,每年有4000人左右面臨擇業問題。
所以這幾年,張常甯在會議上,相繼提出過關注退役運動員再就業、加強“體教融合”等方案,用自己的“光環”效應來引發關注、做成實事。
張常甯說:“既然我已經站到了能被大家看到的位置,那我就有責任為運動員們發聲。”
張常甯不僅自身球技“業務”水平出衆,同時兼具很強的社會責任感。
生于體育世家,張常甯的格局不止在一球一賽,更放大到整個運動産業上。
張常甯和父母在一起吃飯
事業一路高歌,學業也從沒落下。
2014年,張常甯從南京市栖霞中學畢業後,進入到南京師範大學讀本科,2019年又繼續攻讀研究生。
張常甯說:“我會利用業餘時間到學校學習,訓練期間,老師也會用網絡遠程教育授課。我覺得體育和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可以兩方面一起發展,相互促進。”
成長于高知家庭的張常甯,具備清醒全面的思考能力。
她明白打球很重要,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文體不分家,她也積極大膽地嘗試其它領域。
比如2017年3月的《男人裝》,張常甯因為登上這份成人雜志的封面女郎,還被一衆噴子用難聽的話奚落。
面對這些不理智的聲音,張常甯表現出高于同齡人的成熟:
“外界的評論,對我來說沒那麼重要。作為運動員,是靠成績說話。”
之後,張常甯還參演了講述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對這次接觸電影的經曆,她的感悟是:
“對于作息規律的運動員來說,拍戲熬夜是給個大問題,由此也了解到,演員這個職業的辛苦。”
說話得體,有禮有節,張常甯身上始終都能看到良好家教的熏陶。
除此之外,看起來軟萌可愛,小名“寶寶”的張常甯,打起球來卻十分“暴力”。
在一場與荷蘭隊的對戰中,張常甯貼網暴力重扣,對方主攻二傳手起跳不及,隻有指尖碰到球,結果造成小指骨折,直接下場緊急包紮。
在直播鏡頭裡,接球員的手一直在抖,看着都疼。
網友觀衆們在評論區“真心”建議:“如果起跳高度不夠,建議不要逞強去接張常甯的球,以免自傷。”
張常甯打球還有一個有趣的小動作,就是每次發球前,都要把球在手上轉幾圈。這是她之前打沙排時“遺留”下來的習慣——為了抖掉沙子。
剛開始,郎平想幫她改掉這個“毛病”,讓她别轉。
張常甯試了幾下之後,委屈巴巴地說:“郎導,我必須得轉,否則沒法發球。”
郎平教練隻好作罷:“那你轉快點兒。”
在國内和世界排壇上,張常甯的發球都首屈一指。看在實力的份上,這個動作也就一直保留了下來,成了她的标志特色。
作為95後,張常甯跟“普通”女孩一樣,愛美愛聽歌,喜歡周傑倫,會追劇《中國有嘻哈》,口頭禅是“哇塞”。
這個笑起來眼睛彎彎成月牙的姑娘,從不過分在意外界眼光,專注過好自己的生活。
2018年,23歲的張常甯收獲了自己的幸福:男友吳冠希,5月20日,微博官宣示愛,8月向她高調求婚。
門當戶對的一對璧人,終成連理。
張常甯十分調皮說:“我朋友說我是英年早婚,那他比我大一歲,也算英年早婚。負負得正,我們倆就不算英年早婚了吧。”
在一次快問快答的采訪中,主持人問:如果選一個人在荒島上共度餘生,龔翔宇和袁心玥(均為女排隊員),你選誰?
張常甯眼都不眨地回答:“我要吳冠希。”
好一把猝不及防的狗糧。
張常甯和老公吳冠希
當被問及這幾年的成長收獲時,前不久剛過完26歲生日的張常甯說:“現在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應該更關注什麼。”
看張常甯的采訪和紀錄片,你能感受到這個聰明漂亮的姑娘背後,有一股清醒堅韌的力量。
張常甯家境優渥,天賦超群,爸媽疼、哥哥寵、老公愛,可謂“人生赢家”。
但即便有如此卓越的資源,若沒有自己的心之所向,沒有為夢想努力拼搏,依然會感到人生空無一物。
張常甯十幾歲時,就定下目标要進國家隊,此後一直在努力,從小透明到主攻手,再到MVP,以不懈的堅持來确保持久的成功。
當你經曆了偉大,你就會變得更加偉大。
當你見過更大的世界,你的格局和夢想也會變得更加寬廣。
當你變得更優秀,那你身邊就都是優秀的人,都是和顔悅色的好人。
所以,你有問過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嗎?人生就隻能這樣了嗎?
有人曾說:如果你不趕緊按照你想的方式去活,那遲早會按照你活的方式去想。
最怕活成了不滿意的樣子,還認為自己命該如此;
最怕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我們每個人,不一定都有機會站在萬衆矚目的聚光燈下,但向着既定的目标,走好自己的圓夢之路,也能擁有燦爛無悔的人生。
就像七堇年在《塵曲》中所寫的那樣: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