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N号房”事件的曝光,揭開了一個韓國境内巨大的犯罪團夥,犯罪分子通過社交平台交易、共享非法拍攝的性剝削視頻和照片,參與者高達26萬人。
其中的頭目,便是在互聯網上自稱“博士”的N号房現任管理者,事件曝光後,N号房嫌疑犯真實身份被媒體公開,他是25歲大學畢業生趙周彬,并且在學校中是成績優異的模範生,大學期間,即是校報的記者,平時還會經常做義工。
他是怎麼變成一個十惡不赦的惡魔的呢?
韓國犯罪心理學家在接受采訪時說道,分析“博士”的心理狀态,認為他有雙重人格。
什麼是雙重人格?
雙重人格是多重人格障礙的一種,是指患者有超過一個人格存在,每個人格都獨立存在,每個人格可以有不同的性别、族别、年齡甚至物種。
并且每個人格都是穩定、發展完整、有獨立思考模式和記憶的,在特定情況下輪流出現控制患者的行為。
心理學家續指出,目前沒有證據證實“博士”存在雙重人格障礙,因為雖然表面看他有兩種截然不同的人格,但不排除當事人平日掩飾的功夫好,正如不少家暴案件,周遭鄰居都會說平日嫌疑犯是個很好的人。
如何确認是雙重人格,還是“戴社交面具”?
“戴面具”的人最大的特點是,他在不同的社交圈會表現出他不同的性格,展現他人格的不同方面,通常有着很清晰的區域、時間、場合、對象等因素。例如:人前做天使,人後做惡魔。
雙重人格則不同,患者即使在同一社交圈也會出現截然不同的人格,往往第二人格與主人格截然相反,并且改變人格沒有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例如:平時很孝順的孩子突然對父母變得很兇殘。
多重人格障礙的成因是什麼?
大多數的患者都有在兒童時期經曆創傷或是令人害怕的經驗。但是照顧者與兒童的互動不穩定,引起了兒童對環境的反抗和回避,卻沒有渠道得到宣洩,最終對壓力的敏感可能導緻第二人格出現。
除此之外,也有遺傳因素、家族精神病史的影響,并不是所有的兒童遇到創傷都會發展為多重人格障礙。
多重人格如何進行治療?
如果患者患有多重人格應該進行臨床心理治療,通過對内在人格對話與分析、過程較為漫長,或配合催眠作為輔助形式找出内在人格。
如果第2人格是一個善良的人格,也需要進行治療,因為情況可能會惡化并且有關情況會影響到生活,例如主人格控制身體時會忘記另一個人格說過什麼。
事實上,部分患者并無法察覺自己有雙重或多重人格障礙,常常需要身邊親朋好友的察覺才能被發現,我們要多關心身邊的人!
#N号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