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華先生,1953年10月出生于湖北鄂州。畢業于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圍棋報》和全國圍棋育苗工程創始人,全國圍棋愛心志願者小組組長,世界華人圍棋聯合會顧問。一生除了辦《圍棋報》還策劃了很多影響深遠活動。不遺餘力推廣圍棋,近幾年來,帶着圍棋帶着愛走進監獄,走進聾啞學校……一生志願,讓圍棋像陽光一樣照亮所有人。著有(含合著)《圍棋一點通》《趣味圍棋一點通》《趣味圍棋入門篇》《經典與變異》等。
2020年已注定不是一個平凡的年代,在全國的抗“疫”戰争中,迎來了他創辦《圍棋報》的第三十二個年頭。回首走過的路,從第一次接觸圍棋開始,一輩子都在跟圍棋、跟圍棋人在圍棋江湖中打交道。那些散落在記憶深處的關于愛的故事,就像是這棋枰之上、黑白世界中的一抹暖陽,指引着他、也溫暖着許許多多熱愛圍棋的人。
一、衆人之愛托起《圍棋報》
有朋友曾好奇地問他,你怎麼會想到去創辦《圍棋報》?這源于36年前他看到的一篇報道。報道的内容是:1961年9月25日,日本53歲的女棋手伊藤友惠來華進行圍棋交流,在她連勝五盤之後,中國隊派出老國手魏海鴻與之對陣。對局中,被動的局勢和緊張的心情一直折磨着老先生,魏老有一着棋甚至思考了七十多分鐘。這局棋,魏老還是輸了。再後來,當時的頂尖棋手“南劉北過”也都無奈投子。最終,這個日本老太太竟然對中國棋手八戰全勝!
他看到這裡心中隐隐着痛。那時年輕,振興圍棋,匹夫有責的精神挺強烈的,覺得自己一定要做點什麼。聶衛平棋聖三十二年來一直都很關心,關注圍棋。可是做點什麼呢?1986年他在鄂州市工人文化宮圖書館任館長。到郵局想訂一份《圍棋報》。郵局的工作人員告訴他“中國沒有《圍棋報》”。他當時就愣住了,中國是圍棋的發源地,怎麼就沒有《圍棋報》呢?難以置信的同時,他萌生了創辦《圍棋報》的念頭。當他對兒時的夥伴,棋迷徐昌林說自己要創辦《圍棋報》時,徐昌林的頭像撥浪鼓一樣的搖着說:“北京、上海都未辦,你要是把《圍棋報》辦起來,我把頭倒着轉三圈”。是啊,自己是位業餘圍棋愛好者,單槍匹馬去創辦中國第一張《圍棋報》談何容易!但是伊藤友惠五段的刺激,使他有種使命感,驅使他踏上了辦報的艱辛之路。
說幹就幹,他買了一些辦報的書籍自學,三個月讀了七本書,記了兩本筆記。創業是艱辛的,開始辦報隻能下班後利用晚上的業餘時間。由于長期的用眼過度,眼鏡鏡片從600度一下子飙升到1300度。辦報沒有錢怎麼辦?自己掏。他把家裡準備用來買冰箱的1000元存款拿出來辦報。并騙妻子說:“錢存活期利息低,不劃算,我找人存8年定期,到期了可變成3000元”。妻子信以為真,這錢就成了他辦報的第一筆費用。
1988年3月14日,他捧着花了近兩年時間才誕生的《圍棋報》創刊号時,百感交集,淚水不禁奪眶而出。他把這份鉛印的《圍棋報》寄給當時享譽世界棋壇的圍棋名流陳祖德、聶衛平等,赢得他們一緻的稱贊,并得到他們熱情洋溢的簽名、題詞,是他們給了他莫大的鼓勵和堅持下來的勇氣。
《圍棋報》就這樣從一份内部刊号的小報開始,到今天成為面向全世界發行的圍棋專業報紙,整整走過了32年。這32年,屢遇絕境,但又能絕境逢生。辦報初期,連正式刊号都沒有,是棋聖聶衛平給鄂州這座小城帶來了一場“中國棋王賽”産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圍棋報》也取得了省市各級的支持,有了刊号、有了名分。不僅僅是棋聖聶衛平,中國圍棋協會主席陳祖德、王汝南、林建超都給他們《圍棋報》莫大的支持,《圍棋報》之所以有今天的影響力也與他們的奔走呼号息息相關。 2002年起,互聯網的普及,使紙質媒體從巅峰跌落,《圍棋報》亦是入不敷出,很多人離開了圍棋報,但也有人留下和他一起堅守,如現任的總編錢國柱就是。他們在租來的小辦公場所裡為經費一籌莫展,錢國柱信任地說:“隻要王社長你在,圍棋報就在。”其實,《圍棋報》的存在是因為他的同事們,特别是錢總編一直無怨無悔的跟他一起堅守。他們與他一樣,熱愛着圍棋,熱愛着自已奉獻終身的事業。
2004年,在《圍棋報》經費緊張,幾近停刊的時候,他們四處“化緣”,也得到了很多企業和個人的支持,最艱難的時候,是他們“輸血”救活了《圍棋報》。經過幾輪改革,《圍棋報》現在已成為業餘圍棋領域重要的宣傳和學習報刊,成為萬千業餘棋迷的朋友。
他記得何雲波先生用《一個人的圍棋報》報道他辦報的故事,這是對他個人的褒獎,他心懷感激。但他要說的是,《圍棋報》從誕生到成長,它凝聚了各級領導、圍棋大師們、廣大圍棋愛好者的力量與期待。他慶幸所遇之人,皆為有愛之人,是衆人之愛托起了《圍棋報》,而他,隻是一個堅守者。
二、手談無聲播撒愛
在2017年全國殘疾人圍棋錦标賽上,鄂州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蘇曉勇奪全國聽力殘疾女子組金牌;金超同學獲全國聽力殘疾男子組第四名。他們是怎樣走上圍棋之路的呢?那麼還得從七年前說起:2011年1月3日7點多鐘,王振華在鄂州市特殊教育學校門口等朋友的便車去武漢上班。那天天氣很冷,他不停地在學校門前踱步。記得那天離開的時候,正看見一位母親送她的女兒來上學,母親怕女兒冷,将自己的圍巾解下來給女兒圍上。女兒卻将剛系好的圍巾取下來還給母親,她不能說話隻能用手勢比劃着。他看着這個情景,心裡陡然一震,早春的寒意被這溫情的一幕一掃而空。他坐在車上,小女孩和母親告别時用手比劃着的畫面定格在他的腦海裡。他能幫聽障孩子做些什麼嗎?給他們買學習用品?給學校捐款?可是一時的物質給予所能帶來的快樂是短暫的。突然,一個念頭閃現:“為什麼不教他們下圍棋?”。被稱為“手談”的圍棋不需要語言,一切交流都可以在棋盤上展現,形式上适合這些生活在無聲世界裡的聽障孩子。圍棋就像打仗,是健腦益智的遊戲,學圍棋肯定能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不一樣的快樂。而這種快樂才是長久的,是伴随一生的!對,做最擅長的事,教他們下圍棋!這個念頭像種子一樣在他心裡逐漸生根發芽。
兩個月後,他付諸行動,用剛剛收到的2000元稿費給鄂州市特殊教育學校的聽障孩子購買了100本《趣味圍棋入門》和20套圍棋棋具,送到了學校。他向楊校長提出周末義務來學校給孩子們上圍棋課。遺憾的是,周末孩子們都被家長接回家了。孩子們的家一般在農村,周末不好集中。而他平時都在武漢上班,隻有周末有時間,因此上課的事一直未能如願。書也送了、棋具也送了,可心裡還是惦記着給孩子們上課的事兒。
2011年3月21日,他因病回鄂州中醫院住院治療。住院期間,上午通常打三瓶吊針,下午是靜卧休息。他向護士請假,準備下午到市特殊教育學校給聽障孩子上圍棋課。護士開始堅決不同意,他隻好在病床上備課,但他的真誠終于打動了護士,她們給他亮起了綠燈。3月29日15時30分,他提前30分鐘來到市特殊教育學校。16時整,上課鈴響了,他走進教室,三十多名聽障孩子靜靜地看着他。他首先用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形式一一故事,引入課堂。在學校手語老師陳敏的配合下,孩子們“看”的津津有味。那一雙雙純淨的眼睛饒有興味地看着他,課堂秩序非常好。等到下課鈴響了,孩子全都圍在他身邊,他們無法用語言表達,大一點的孩子金超和蘇曉用粉筆和他交流,小一點的孩子好奇地、怯生生地看着他,看着黑闆上的圍棋教具。他知道,他為他們打開了一個陌生的世界,一個快樂的世界。在随後的兩周裡,每天下午16時他都準時站在講台上。
半個月過去了,他病愈出院了,也該回武漢上班了。為了不中斷孩子們學棋,他找到郭松林老師,希望他繼續來上圍棋課,郭老師爽快地答應了。
9年來,在學校的支持下,圍棋從一個聽障班普及到智障班,讓學校所有的殘疾孩子都能夠體會到圍棋給他們帶來的快樂,體會到社會帶給他們的關愛。
三、圍棋之光淨化心靈
2013年年初,在《圍棋報》每逢周一舉行的編前會上,他談到了兩件往事:
第一件事是,在2008年3月14日《圍棋報》創刊20周年紀念日期間,《圍棋報》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禮物”—— 一封信。其實,這份禮物源自于一封普通的讀者來信。說它特别,是因為這封參加《圍棋報》“指錯有獎”的信件,來自一個特别的地方——遙遠的新疆且末監獄,寫信的是一位服刑人員,他叫韓晨光。在信中,這位棋友除了給報紙糾錯外,還向《圍棋報》求助,他希望能夠寄幾本圍棋書籍給他。
2008年的5月,《圍棋報》收到了新疆且末監獄警官易鐵生寫來的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謝信。信中提到,圍棋報社贈送給且末監獄的30本圍棋書和《圍棋報》均已收到,為圍棋在監獄的開展,對服刑人員的思想改造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第二件事是,2008年的11月11日,報社收到一位來自河南洛陽049信箱06分箱丁姓讀者的來信。這也是位正在服刑的人員,訂有《圍棋報》,但10月份有一期沒有收到。這件事,他當即請發行部主任立刻處理,并贈送這位特殊讀者10月份的一整月《圍棋報》。此後,他還收到了來自浙江第五監獄東監區葉姓棋友的求助信,向他提出,想利用每年一次的郵購機會,郵購一本圍棋書籍。他當即在來信上作了說明,并轉交361書友會郵購部贈送郵購書目。自此,王振華開啟了圍棋為服刑人員服務之門,還希望圍棋在社會更多的領域裡發揮作用。為促成這一目标的盡早實現,她還寫了《圍棋進監獄倡議書》,倡議圍棋進入高牆之内,讓服刑人員陶冶情操,淨化靈魂,重塑人生,還請棋聖聶衛平為倡議書題詞。
2013年的4月6日,他收到一封來信。這是來自遙遠的黑龍江呼蘭監獄一個叫王南開的服刑人員的求助信。信中,王南開感謝《圍棋報》幫助他提高棋藝,帶來了歡樂,同時,他還說出了心中的夢想,就是創辦“火鳳凰圍棋社”,在監獄中推廣圍棋,并希望獲得棋具棋書。由于工作忙,他還未來得及回信。4月8日,接到一個電話,巧的是,電話來自黑龍江呼蘭監獄,是一位叫李岩的警官打來的,他是監獄分監區長。說起來,這位李警官是呼蘭監獄開展圍棋活動的重要推手。他原本不會下圍棋,是因為服刑人員中圍棋愛好者的推動,才使他接觸到了圍棋。他發現,圍棋在改造服刑人員過程中,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才有了向圍棋報社求助的想法。在電話中,李警官請他為他們在監獄服刑人員中推廣圍棋,策劃一些活動。他在通話時對李警官說:“幫助服刑人員通過學習圍棋,改過自新是一件大事情,這個忙不但要幫,而且要幫到底。”他在和李岩警官交談了40多分鐘之後,主動表态,2013年9月圍棋報社将和呼蘭監獄聯合舉辦首屆“圍棋報•火鳳凰杯”服刑人員圍棋賽,比賽的棋具和獎品全部由報社贊助,以後将辦成每年一屆的傳統賽事。
為解急難,他決定先将圍棋報社準備作為社慶活動獎品的六箱價值8000多元的棋具,還有他個人也籌措了價值1500元的100本《趣味圍棋入門》贈給了呼蘭監獄。不過,對于此舉,報社還是有同事不理解,一位編輯說:報社的日子也過得緊巴巴的,哪有能力去幫助别人?他說:圍棋可以淨化服刑人員的心靈,在我們自己有困難的時候幫助别人,更顯這個社會沒有忘記這些特殊人群,最終編輯們達成了共識。
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于是他還打電話給廣東丹朱棋藝董事長劉健,請他幫助找一位老師到監獄上圍棋課。豪爽的劉董事長不僅答應了這個請求,還向監獄捐贈棋書棋具,還應他的委托,聯系上了一批熱心人士、哈爾濱天華圍棋學校校長于宙華、大慶付聰老師、哈師大劉斌老師去監獄教圍棋……就這樣,愛心的接力棒一站接一站的傳遞下去。
新疆且末監獄的來信,黑龍江呼蘭監獄的電話等等,引起了他的深思。這天,他又一次從一大疊新疆且末監獄的來信中抽出了一封信,這封署名為劉豐林的來信。看得出,這封信寫得很認真,字寫得十分的工整、漂亮,但讓他更加觸動的,是信中的内容,“我們不能說是圍棋給予了我們新生,但我們敢說是圍棋讓我們提升了對生命價值的認識。。。。。。。
說的多好啊。而在另一位名叫韓晨光的來信中,則是高興地向他報喜:易警官将他與《圍棋報》結緣的經曆寫了一篇報道,刊登在擁有很多讀者的兵團《新生》報上,在服刑人員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四、書籍架起愛心橋
圍棋報社與監獄合作、共同為服刑人員的改造所作的嘗試邁開了可喜的一步。他又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辦一個專門為聾啞人和服刑人員這類特殊群體服務的圍棋圖書館,讓更多的聾啞人和服刑人員得到幫助。為了能将圖書館順利辦成,經過慎重考慮,他選擇将圍棋圖書館設在鄂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因為,這裡有辦館所需要的館舍和書架等相關設施設備,更重要的是,這裡有志同道合的、年輕的、充滿活力的學校領導班子,有渴望新雨露的、熱情的師生。
為将圖書館辦得科學合理,他找到大學的同學、市圖書館副研究館員曉慶以及文化、教育界的一些朋友一起商讨。2013年的5月初的一個周日,他和朋友一起到鄂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将創辦圍棋圖書館的宗旨、服務對象、辦館規模、運行方式、管理辦法等等,逐一和該校楊校長進行詳細的探讨、設計和商議。此後,他們又就辦館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幾次商讨。為體現辦館宗旨,大家經過充分的讨論,決定将即将誕生的圖書館定名為“中國圍棋愛心圖書館”。
他們深深懂得先賢所說的“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變成黑夜”。為了使圍棋圖書館名副其實,必須有圍棋書和一定的專項基本資金才行。5月中旬,他找老伴商量。話到嘴邊,說不出口,他虧欠家中太多太多。25年前将家裡準備用來買冰箱的1000元錢捐給了報社。幾十年過去了,家中至今沒有冰箱、空調(直到2016年家中才首次添置冰箱和空調),老伴似乎也習慣了。他實在不忍心再将家裡計劃買空調的錢“充公”了。他便主動到廚房做飯。飯菜端上桌後,為了“圍棋圖書館夢”,他硬着頭皮與老伴商量:“今年夏天可能不太熱,空調明年買行嗎?……”他動情地講了聾啞孩子學棋的故事,服刑人員對圍棋的熱愛和對新生活的渴望。聽完後老伴将家中的一萬二千元錢放在桌上:“就是這些了,你拿去用吧”。于是,他用八千元專程到武漢的書店購買圍棋書籍,五千元作為圍棋圖書館初期運行啟動經費。他還用自己廣泛的人脈資源,積極争取社會各界的支持。
他與棋聖聶衛平聯系,得到了聶棋聖的鼓勵和支持,聶棋聖将自己撰寫并親筆題有“贈中國圍棋愛心圖書館”的專著贈送給了愛心圖書館。市圖書館應愛心圖書館的請求,專門派幾位業務骨幹上門,幫助進行圖書分類、編目和加工。就這樣,中國圍棋愛心圖書館成立了(從2014年起到現在,他堅持每年購3000元圍棋圖書贈該館)。
路是腳踏出來的,曆史是人寫出來的。中國圍棋愛心圖書館的誕生,既是中國圍棋人對一個事業發展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中國千千萬萬個圍棋人和非圍棋人在公益事業上播撒愛心的共同追求。
五、愛才是這黑白中一抹最溫暖的陽光
2020年剛剛度過了一個驚心動魄的春節,這注定是一段不同尋常的時光。突如其來的重大疫情,牽動着無數國人的心。醫護人員、解放軍、志願者……紛紛奔赴武漢。他的家鄉鄂州與武漢接壤,是重疫區。
元月底,他開始考慮,在全民宅家的日子裡,圍棋人能夠做點什麼?搞個圍棋燈謎競猜公益活動怎麼樣?他這一想法得到了衆多朋友的肯定和支持,哈爾濱師範大學劉斌老師、《圍棋報》錢國柱總編、姚繼超美編等還提出了很好的建議。他的策劃還引起了中國圍棋協會的關注,協會秘書長王誼專程給他打來電話,向他轉達了中國圍棋協會主席林建超的鼓勵和關心。
他馬上行動起來,連續奮戰十幾天,創作出部分圍棋燈謎,并捐贈出120本圍棋圖書,加上他的好朋友、人民體育出版社編輯石心平也主動捐出80本圍棋圖書作為獎品。2月8日晚上7時30分,一場元宵節網上圍棋燈謎競猜公益活動在鄂州圍棋文化群和鄂州少兒棋院圍棋群中舉行,參加活動的對象主要是學習圍棋的學生和學生家長,以及微信群中的圍棋棋友。
出人意料的是活動不僅吸引了鄂州廣大圍棋棋友們的參加,還吸引了全國幾家知名圍棋微信群的主動參與。他們紛紛申請同步轉播。其中廣東圍棋詩詞大會微信一群、二群聯合成立了燈謎同步直播工作小組。世界圍棋冠軍芈昱廷的母親霍女士以及北京、長沙、牡丹江、北海、武漢、襄陽、等外地朋友也積極申請加入鄂州圍棋文化群,參與了猜謎。當晚的活動氣氛是相當活躍、棋友們争先恐後答題,有的嫌打字慢甚至發來語音搶答。
活動結束後學生家長琪淼發來“今天的燈米謎活動讓我們家長大開眼界,沒有想到圍棋裡還藏有這麼多的學問呢。”
“這次元宵節猜燈謎公益活動成功舉辦,使他心中十分慰藉,圍棋人雖然不能上前線,但也一樣能夠做點對社會有益的事情。他又在琢磨,如何舉辦一次範圍更廣、影響更大的圍棋文化活動?幾天來他一直思索着。2月14日中午他将起草的“圍棋文化公益行文化系列活動”的策劃書呈送給中國圍棋協會。三天後,中國圍棋協會秘書長王誼專程從北京打來電話,同意《圍棋報》報送的方案,轉達了林建超主席的關心和鼓勵,同時指派楊誠同志參與協調工作。
他再次感受到溫暖和激勵。說句心裡話:這次“圍棋文化暖心公益行”活動的成功舉辦,離不開中國圍棋協會的堅強領導,離不開《圍棋報》和博客、騰訊、新浪的大力支持,離不開專家學者的鼎力相助,更離不開廣大棋友的積極參與!
是啊,在“圍棋文化暖心公益行”這局棋中,他隻不過是一顆小小的棋子,隻有和大家一道努力、拼搏,才能弈出精彩的棋局。個人的作用也隻有溶入團隊之中,才能一往無前。就像一滴水彙入海洋,才能奔騰不息。楊绛說:“走好選擇的路,别選擇好走的路,你才能擁有真正的自己。”
回首和《圍棋報》相伴的這32年,的确不是一條好走的路,但他心中始終有一個信念——為中國圍棋播種希望!他堅信,一定會有收獲。感恩遇到的那些人,在無數個孤立無援的時候伸手扶助了他,扶助了《圍棋報》;感恩遇到的那些事,讓他相信,生命雖然很短暫,人活着就要做一件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要為社會多奉獻一份愛心。有人問,是什麼力量讓你堅持一輩子做一件事?他想應該是愛!愛是這黑白世界中最溫暖的陽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