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論電子書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論電子書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14 05:38:59

《信息技術發展脈絡與趨勢》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首先講了信息技術的發展脈絡,從以計算機為核心,到以互聯網為核心,再到以數據為核心。通過查閱資料,分析提煉,完成表1-3。從三個角度介紹了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向不同人群調查了解他們所經曆的計算機技術的變化發展情況,整理調查結果并交流。

二、學情分析

上節學習了信息社會的概念和特征,學生對信息社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本節在此基礎上學習信息技術的發展脈絡與趨勢,學生會帶着這樣一個問題:“信息社會靠什麼來支撐?”,答案就是信息技術,本節内容就是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曆程,即它的過去、現在和将來,與上節是一個自然的銜接。

三、教學目标

信息意識:

認識信息技術的發展脈絡;

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計算思維:

采用數字化工具開展學習活動;

知道信息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數字化學習與創新:

能積極利用各種信息系統促進學習與發展;

信息社會責任:

正确認識現實社會身份和虛拟社會身份之間的關系,合理使用虛拟社會身份開展信息活動;

四、重難點分析

重點:信息技術發展脈絡的三大核心

難點: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五、教學方法

項目學習法、任務驅動法、交流協作法、自主探究法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随着信息技術的發展還在不斷的影響和改變着我們的生活,那請同學思考信息技術的發展脈絡和展望一下未來的發展趨勢。信息技術的發展脈絡僅讨論從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誕生起。

生:經過閱讀課本、查閱資料、讨論和交流,各小組選派一名代表進行回答,若回答一緻,可僅回答同哪一組相同或作補充。

師:總結學生發言,抓住典型事件,比如現在學生打遊戲基本不去網吧了,網吧也不流行了,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手機,是移動互聯網。信息技術在不斷的發展變化,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信息技術發展的過去、現狀和未來。

(二)、信息技術發展脈絡

師:自電子計算機問世以來,信息技術沿着以計算機為核心、到以互聯網為核心、再到以數據為核心的發展脈絡,深刻影響着社會的經濟結構和生産方式,加快了全球範圍内的知識更新和技術創新,推動了社會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設與發展,催生出現實空間與虛拟空間并存的信息社會。計算機與網絡通信技術是信息技術的核心技術。

計算機為核心:1946年第一台計算機ENIAC問世; 20世紀70年代末,“電子計算機 局域網”的格局形成;20世紀80年代,微機開始普及。

以互聯網為核心: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了全球互聯。

以數據為核心:雲計算、大數據處理和數據挖掘使數據增值。

生:

分析:随着信息技術的發展,其所處理的内容、所依賴的設備設施均具有階段性特征,與小組中的同學一起查閱相關資料,分析提煉,填寫表1-3。

讨論:《數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龐帝說:“計算機已經不再隻和計算有關,它決定我們的生存。”請以之為話題,在小組中展開讨論:以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為核心技術的信息技術,是如何改變我們的思維與交往模式,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學習的。請列舉具體案例。

(三)、信息技術發展趨勢

師: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處于高速發展的新階段,信息科學、技術和應用不斷醞釀着新的、更大的突破。特别是5G移動互聯網等深刻影響着各行各業。下面從三個角度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

1.從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角度

新一代信息技術橫向滲透,融合制造、金融等其他行業,信息技術研究的主要方向将從産品技術轉向服務技術。以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為主要目标的“互聯網 ”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集中體現。

(1)網絡互聯的移動化和泛在化。

移動終端裡的APP軟件,人們可以随時随地進行在線學習、購物或者聽音樂、看視頻,出行時可以随時查看目的地的具體位置和天氣情況等。

(2)信息處理的集中化和大數據化。

雲計算将服務器集中在雲計算中心,統一調配計算和存儲資源,通過虛拟化技術将一台服務器變成多台服務器,能高效率地滿足衆多用戶個性化的并發請求。挖掘大數據的價值已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大數據的應用涉及各行各業,例如互聯網金融、情報分析、機器翻譯、圖像與語音識别、智能輔助醫療、商品和廣告智能推薦等。

(3)信息服務的智能化和個性化。

未來信息化的主要努力方向是智能化。具有自學習和自适應功能,如無人駕駛等。

2.從計算機用戶界面發展的角度

人與機器的交互方式一直都有一個變化周期:從最早的鼠标、鍵盤,到多點觸屏,再到語音控制和手勢控制;現在更多的自然用戶界面,将機器與計算機更緊密地和生活、工作、學習場景融合;未來的人機觸覺控制,正在創建科學探究的新領域。

(1)體感技術。

(2)虛拟現實技術。

(3)增強現實技術。

3.從典型技術驅動發展模式向應用驅動與技術驅動相結合的模式轉變的角度

(1)虛拟計算。

(2)通信技術。

(3)傳感技術。

(4)微電子和納米技術。

(5)3D技術。

(6)信息安全。

生:

實踐:信息技術大衆化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人性化,即信息技術越來越符合人的需求和使用習慣。從這個角度來看,信息技術的發展正呈現以下特點:

(1)越來越友善的人機界面。

(2)越來越個性化的功能設計。

(3)越來越高的性能價格比。

展開調查,通過設計調查問卷、開展訪談,向處在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如學生、家長、教師、社會人士進行調查,了解他們所經曆的計算機技術的變化發展情況,了解他們對計算機科學未來發展趨勢的想法。

整理調查的結果,在小組中展開交流,羅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變化,并從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放眼到信息技術的發展,談談作為未來時代的主人,青少年将可能迎接一個怎樣的信息社會?

(五)、課堂總結

本節我們了信息技術發展脈絡的三大核心:計算機、互聯網和數據,了解了信息技術發展的過去。同時,對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通過讨論,深刻了解以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為核心技術的信息技術,是如何改變我們的思維與交往模式,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學習的。通過實踐,深刻體會作為未來社會的主人,如何迎接信息社會

(六)、作業布置

各小組根據項目選題及拟訂的項目方案,結合本節所學知識,運用多種社會調查方法與工具,開展下面相應的調查。

1.小組内交流讨論:信息技術正在不同的領域中不斷地發展與創新,了解它與所調查事物的發展變化有什麼關系。圍繞調查主題,可以從信息技術發展的角度獲取哪些與調查主題相關的數據?

2.使用文獻研究、問卷調查、人物訪談等方法,并嘗試借助一定的信息技術調查工具,如在線調查問卷平台等,獲得關于調查主題的多方面數據。

3.嘗試使用信息技術工具,如圖表制作工具等,對調查所得的數據進行加工整理。

七、闆書設計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論電子書(粵教版信息系統與社會信息技術發展脈絡與趨勢教學設計)1

八、教學反思

在完成表1-3《信息技術發展脈絡》時,僅憑課本中所學内容不足以完成此表,需要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通過分析提煉來完成。在《讨論》環節,要引導學生列舉具體案例來分析信息技術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學習的。在《實踐》環節,要引導學生通過向處在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如學生、家長、教師、社會人士進行調查,了解他們所經曆的計算機技術的變化發展情況,了解他們對計算機科學未來發展趨勢的想法,形成對計算機科學發展的過長、現在和未來的深刻印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