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衣詩
北魏 .溫子昇
長安城中秋夜長,佳人錦石搗流黃。
香杵(chǔ)紋砧(zhēn) 知近遠,傳聲遞響何凄涼。
七夕長河爛,中秋明月光。
蠮螉(yē wēng)塞邊絕候雁,鴛鴦樓上望天狼。
溫子昇是北魏時期的文學家,尤善詩文,詩風清新質樸。他的詩與當時的文學家邢勳、魏收齊名, 被稱為“北地三才”。曾自創樂府新題《敦煌樂》和《涼州樂歌》,樂府曲調《安定侯曲》,對後世影響很大。
這首樂府詩描寫了一位長安城的女子在七夕到來的時候,對遠在邊塞的丈夫的思念。七夕在古代叫做乞巧節,是女子們乞求織女,給予她們智慧和美滿姻緣的節日。所以七夕表現女子對情人的相思,也就成了古代詩歌中常見的主題。
整首詩運用了借景抒情以及層層渲染、對比反襯等手法,表現了女子獨居的寂寞哀傷和對戍守邊關的愛人的刻骨相思,以及早日結束戰争的美好願望。
從女子的角度來寫出征,表現邊塞的将士生活,從個人的家事推及到反抗外侮的國事,視角獨特,立意深遠,是閨怨詩的典範之作。
“長安城中秋夜長”,簡單的一句話交代了詩歌的時間和地點,長安城内的一個秋夜,首句即渲染出秋夜悲涼之感。為何秋夜如此漫長?這是因為相愛的人分隔兩地,不知何時才能相見,寂寞孤獨讓她輾轉難眠,才覺得這秋夜格外漫長。
一個長字,讓我們仿佛聽到了漫漫長夜裡,女子難眠之時,在黑暗中傳來的聲聲歎息,創設出一種悠遠寂寥的意境。
“佳人錦石搗流黃”,錦石、流黃本為華美之物,配上容貌嬌豔的美人,本是一幅美妙的搗衣圖景,可是在悲涼秋夜的烘托下,卻反襯出佳人的格外寂寞。
容顔嬌美又如何,錦衣玉食又如何,愛人不在身邊,相思的憂傷仍然難以排解。本是明亮的色彩,卻被這深沉暗淡的背景所籠罩,這一鮮明的對比,讓人不由生出諸多慨歎。
接下來作者從多個角度來着力渲染女子的相思之意。香杵(chǔ)紋砧(zhēn) 知近遠,傳聲遞響何凄涼。”調動聽覺寫搗衣之聲,有遠有近,此起彼伏,在這寂靜的秋夜越發孤寂,同時也暗示這樣的相思是萬千女子的共同悲傷。
那聲聲搗衣聲中既有對愛人的無盡思念,也有對這無休止的戰争的痛訴,直抒胸臆地表達,讓女子的相思表現得淋漓盡緻。
“七夕長河爛,中秋明月光。”為何會覺得七夕的銀河格外燦爛?為何會覺得中秋的明月格外明亮?七夕和中秋本就是家人團圓、互述衷腸的日子,當萬家燈火都在共賞銀河明月之時,我卻仍是孤單一人。
他人的歡喜團圓和女子的落寞處境形成強烈的反差,更加讓人感受到女子苦苦相思而不得的哀傷。
自古以來,明月就是相思的寄托,中秋望月懷人,從月亮中尋得一絲光輝,可以撫慰離人孤寂的靈魂。
在三國曹植的《七哀詩》中就有這樣的詩句:“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歎有馀( yú)哀。“這裡就是借明月來表達婦人的無限愁思。明月的光輝照在婦人的身上,越發顯得她形單影隻,茕茕(qióng qióng )孑( jié)立。
此時相思之情在層層渲染之下已到達頂點,然而最後一句“蠮螉(yē wēng)塞邊絕候雁,鴛鴦樓上望天狼。”作者卻宕開一筆,不從相思入筆,而是轉而描繪了婦人獨登高樓遙想邊關的場景,升華了主題。
蠮螉(yē wēng)就是居庸關,為什麼這裡要突然寫到邊關看不到大雁呢?這是因為自古秋雁就是家的象征,秋雁消失意味着家已經很久未見,也就是邊關已經很久沒有消息傳來。之所以杳無音訊,是因為天狼未滅。
天狼一詞最早出現在《楚辭·九歌·東君》一文中,後在《晉書 · 天文志》中有雲:“狼一星在東井南,為野将,主侵掠。“,可見它自古以來就是外敵侵略的象征。借助天狼這一意象,借婦人遙望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消滅外敵,阖家團圓的美好願望。
這種化實為虛的寫法展現了溫子昇高超的藝術創作能力,也讓整首詩的境界從一個婦人思夫的小我境界上升到為國事而憂,甘願受相思之苦的大我境界,可謂匠心獨運,感人肺腑!
整首詞言淺而情深,言近而意遠,把思婦内心的輾轉,刻骨的相思刻畫得淋漓盡緻。無論是漫長的秋夜,還是那皎潔的明月,亦或是那凄涼的搗衣聲都讓人無語凝噎。如同後世李白在《搗衣篇》中的那句“明年若更征邊塞,願作陽台一段雲。”甯願化作巫山頂上的一片浮雲,随夫而行,也不願再獨自承受這沉重的相思,令人怅惋。
#詩詞##頭條創作挑戰賽##我在頭條搞創作第二期##快樂清秋##頭号周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