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邊城電影與書的區别

邊城電影與書的區别

娛樂 更新时间:2025-01-14 02:48:46

題記:“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邊城電影與書的區别(電影改編的得與失)1

《邊城》上映于1984年,淩子風導演執導,影片改編自沈從文的同名小說,影片講述了生長在湘西山水中的少女翠翠與船總把頭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傩送之間的愛情悲劇。

原著小說無疑是沈從文先生最負盛名的作品之一,小說中風景畫一般的山水描寫,自然純樸的湘西風情,一直備受讀者推崇和喜愛。改編一部這樣的電影無疑是非常有難度的,但是經由淩子風導演之手改編的這部電影卻是成功的,一經發布了就收獲了85年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和第九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榮譽獎。

作為淩子風導演新時代的小說改編四部曲之一,電影《邊城》脫胎于小說,又與小說有細微的不同,這種對于原著的改編和演繹,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稍顯不足的地方。

邊城電影與書的區别(電影改編的得與失)2

1、尊重原著

沈從文是現代中國文學史上寫作風格較為獨特的作家之一,《邊城》首次出版于1934年,與當時同時期的鄉土寫實派作家筆下衰敗陰冷的封閉鄉村生活相比,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永遠是恬靜的、秀麗的,這點在小說《邊城》表現的非常明顯,大量自然風光的描寫,靈動善良的人物,從這些很容易看出沈從文的審美傾向,他熱愛的這一切,顯然是超脫于現實生活之上的田園牧歌式的風土人情。

沈從文本人對自己筆下的湘西世界是充滿感情的,與其說“湘西世界”是沈從文自己記憶中的故鄉,不如說“湘西世界”更像是沈從文的精神家園。

邊城電影與書的區别(電影改編的得與失)3

作為一個作家沈從文對自己筆下的“湘西世界”一直持欣賞和憧憬的眼光,他崇尚原始狀态之下的生命之美,但是由小說文本改編的電影裡,幾乎很少能完全忠于原著,導演們往往會加入自己的理解,比如在由沈從文短篇小說《蕭蕭》改編而成的電影《湘女蕭蕭》裡,導演就在電影的結局處增添了自己的改編和理解,這些改編使《湘女蕭蕭》不再是沈從文筆下那副超脫了倫理綱常的山水田園畫,而變成了思考山裡女人命運悲劇輪回的現實性批判畫卷,這樣的改編自然深化了原著小說的思想性和批判性,但是實際上并不符合作者自己的創作意圖,淡化了小說中本該有的原始、未經雕琢的人性之美。

邊城電影與書的區别(電影改編的得與失)4

在電影《邊城》的改編中,淩子風導演在基本保留了原著中的中心内容和故事發展主線,同時電影也承襲了小說中重風景描寫,輕情節叙事的表達技巧。電影《邊城》中并沒有加入過多的情節沖突,而是以寫實的方式拍了一系列湘西的自然風景的風俗人情,極大程度上還原了小說中的景物與風俗描寫,電影的主線情節就在這些景物的變遷之中,一點點的向前推進着,與《邊城》小說中的借用景物叙事的精髓是相一緻的。

邊城電影與書的區别(電影改編的得與失)5

由于電影畫面的表現比較有限,淩子風導演在原著的情節上有一定的删改,比如删去了原著中翠翠在歌聲裡入夢的具體情節等,但是電影的叙事脈絡和整體故事是忠實于原著的,這種未加入過多導演自己理解和思想的做法,讓電影也自然地一并承襲了原作中的自然與哀愁,于清麗的山水之中,隐藏着淡淡的哀愁。

邊城電影與書的區别(電影改編的得與失)6

2、宿命感的淡化

與《邊城》原著中作者想要傳達出的思想感情相比,電影則顯得更為簡單和直白,小說中除了主線翠翠的愛情故事,實際上還隐藏着翠翠父母的愛情故事,翠翠的父母雙雙殉情而死,造成了爺爺對于翠翠婚姻的重視和謹慎,所以才會“彎彎曲曲的,不利索”,而後來翠翠面對愛情抉擇時,又像是宿命般的繼續走上了母親的老路。

邊城電影與書的區别(電影改編的得與失)7

小說中作者特意花費一部分的篇幅寫了翠翠面對愛情時懵懵懂懂的少女心思,并借助描寫爺爺的心理變化一直在小說的主線故事情節中穿插着翠翠父親母親的愛情事迹和人物形象,但是電影很難拍出獨屬于文字描寫下人物心理變化的細膩之處,而且因為部分小情節的删減,比如翠翠在與爺爺溪邊談話時落淚的情節等,導緻在電影中翠翠在愛情面前的表現始終顯得比原著裡更為單純,缺少了小說中少女情窦初開時的為難的輕愁。同時因為缺少爺爺的心理變化活動,導緻了翠翠母親形象的弱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母女兩代人面對愛情抉擇時宿命般的悲劇之感。

邊城電影與書的區别(電影改編的得與失)8

白塔和虎尾草是小說中的兩個重要意象,小說結尾處爺爺之死和白塔的轟然倒塌,一定程度上也寓意着一個時代的結束和消亡,白塔在茶峒人心中是極為重要的精神寄托,并且白塔本身也帶有一定的佛教意味。白塔的坍塌在一定程度上也預示着現代文明開始逐漸入侵鄉村,鄉村生活已經在不變之中慢慢改變了,這個意像本身隐含的佛教意味加重了小說中的宿命輪回之感,但是在電影中雖然拍出了白塔的聳立,并沒有特意拍出白塔的倒塌與消亡,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湘西土地上的神秘之感,同時也削弱了小說中隐藏的宿命悲劇,使小說本身的意味簡單化了。

邊城電影與書的區别(電影改編的得與失)9

而虎尾草則一直是沈從文小說中預示悲劇性的重要意象,小說在大老悲劇發生的前夕,描述了翠翠夢見了虎尾草的情節,增加了故事冥冥之中的悲劇性,但是由于受限于當時的拍攝條件和電影篇幅,電影是很難拍出夢中的場景,因為這種預示意象的缺少,也使電影進一步簡單化了小說中想要表現的内容和意蘊,使電影在表達悲劇性方面有了一定的缺失。

邊城電影與書的區别(電影改編的得與失)10

電影《邊城》的改編無疑是十分出色的,拍出了沈從文小說中田園牧歌式的自然風光與輕愁,但是小說與電影之間仍然是存在差異的,特别是《邊城》這種以文筆見長的名家之作,該如何将文字的魅力完全凝聚于電影之上,仍是需要不斷探索的問題。

邊城電影與書的區别(電影改編的得與失)11

結語:

電影和文學本身都是藝術表達的一種方式,都在向受衆傳遞情感和思想的方式,但是細究起來兩者又是十分不同的。近年來,觀衆對許多原著小說改編成電影的不滿,是不是也從側面說明小說改編成電影的難度之大。雖然現在的電影工業技術在不斷發展,人們也可以借助電影工業還原越來越多的文本裡的場面,但是文字裡獨有的細膩感、想象空間和電影所獨有的音影結合與畫面感應該如何結合,仍然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