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炒米視角
除了項羽請樊哙吃過生彘肩外,基本上很少有大臣級别的能夠享受到祭祀時,皇帝賞賜的大豬肘的,就更不可能扔掉了。
皇帝賞賜的那叫“胙肉”,而朝廷用于祭祀的通常是整豬。
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均安蒸豬”,原本就是從古代宗族祭祀的“胙肉”演變過來的。所以一口豬分給上百人食用的時候,最後都是切成正常紅燒肉大小的塊狀。而一個整豬隻有2個豬肘(前蹄膀),基本上也會被剁成一塊塊的小塊。
而民間家庭祭祀,通常是用不起整豬的,所以也有專門的肉來作祭祀用,這種肉叫“刀頭肉”。
通常在豬前頸,靠近第一肋之間,(也叫朝頭肉)這種三層肉,肥的通常會嚴重多過于瘦的,用于燒甜口的古法紅燒肉,是要比豬腹部的五花肉要更被廚師認可的。但是現代人是不太願意接受這種肉的,有的屠宰場直接拉去煉油了。
而且以前由于民俗風原因,一頭豬隻能切下兩塊作為“刀頭肉”用于祭祀,而且必須隻能用“公豬”。其實包括整豬祭祀也是要用“公豬”,因為必須要留頸部豬鬃。
但是在清朝的時候,宮廷祭祀喜歡用大白豬,所以祭祀完畢,“分胙”的時候,更可能分到的是那種三寸見方的大肥膏。而能分到豬肘的可能聽微乎其微,因為根本輪不到你。
為什麼很多大臣逗害怕祭祀?因為首先在寒風裡跪幾個小時,等待整了祭祀流程走一遍,整個人都快要僵了。
但事情并未結束,因為很快又要“分胙”了,那些三寸見方的大肥膏子,本身煮的就是半熟,關鍵還沒有油鹽醬醋等調味品,放在冷風裡一吹,像石膏一樣硬邦邦的,各種祭祀的煙灰再一覆蓋。
有一個詞叫“味同嚼蠟”,甚至還要過分。碰上好心的皇帝,讓大臣們把“胙肉”帶回家,跟家人一起分享;碰到像乾隆那樣小心眼的皇帝,非要在大庭廣衆之下看着大臣們吃完他的罷休,那就真要了老命了。
很多古裝劇,為了劇情需要,出現了很多在曆史上根本不可能出現的場景。
甚至出現了連宮裡的女人都能吃得到“胙肉”的這樣的場景,甚至還自帶調料,耍起了小聰明。這些看看就好,在正史上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
所以也更不可能出現大臣們出了宮門,就把“胙肉”給扔掉的場景。“胙肉”再不好吃,沒有人會拿自己的“福分”開玩笑,更何況古人是十分相信這些的。
而如果真的扔掉了“胙肉”,一旦被其他人知道,這就是對祖宗的大不敬,後果十分嚴重。
文/炒米視角
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