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應制詩四首

應制詩四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09:41:33

王維《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渭水自萦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

銮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

雲裡帝城雙鳳阙,雨中春樹萬人家。

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遊玩物華。

注:

奉和,奉命寫的和韻詩。蓬萊,即唐長安的大明宮。興慶,即唐長安的興慶宮。閣道,用木架成的空中通道,又稱複道。應制,皇帝作詩後,大臣奉命依韻和詩稱為應制。秦塞,這裡指唐京城長安。黃山,陝西興平的黃麓山。漢宮,漢時建黃山宮。銮輿,皇帝的車駕。迥,高出。上苑,上林苑,皇家苑囿,在長安北。雙鳳阙,長安有鳳凰雙阙。阙是古代宮殿前的建築物,通常左右各一,稱雙阙。後作為宮門的代稱。陽氣,大地回春的陽和之氣。時令,古時按季節制定的關于農事的政令。宸遊,皇帝出遊。物華,美好的景物。

譯:

渭水曲曲又彎彎,環繞着京城長安。

黃山迤逦起伏,沿着山頂宮殿盤旋。

閣道中天子車馬,高出宮門城柳上邊。

回首遙望,上林苑中百花競開同争豔。

雲霧缥缈,京城的鳳凰雙阙若隐若現,

春雨迷濛,萬家屋宇掩映在綠樹之間。

此次天子出行,本是順天應時行時令,

并不是追求逸樂貪圖享受把美景賞玩。

評:

這首應制之作描寫京城的繁華氣派以及皇帝出遊的盛況。當時,宮城東北的蓬萊宮與宮城東南的興慶宮之間築有閣道。唐玄宗一次春遊遇雨滞留閣道,作《春望》一詩,令随從侍臣應和,王維因作此詩。

首聯先從背景寫起:渭水,黃山是京城的自然背景;秦塞,漢宮是京城的曆史背景。依山傍水,盛朝舊址,以這樣恢宏的氣魄來映襯明皇春遊,可見王維确實是大手筆。

颔聯實寫天子出遊。閣道建在半空,所以天子的車駕高出門柳之上,因而在閣道遙看,就連遠在郊外的上林苑花木也盡在眼中,曆曆在目。這就寫出了閣道巡遊與平地出行的不同之處。另外,柳與花,又點明了出遊的時令。

頸聯突出一個“望”字。由于唐玄宗詩作叫做《春望》,王維的和詩也就在“望”字上大做文章:京城鳳凰雙阙聳入雲端,極言其高,這是仰望;春雨綠樹之中,參差十萬人家,極言其多,這是俯瞰。一聯道盡京城的氣派與繁華。

尾聯歌德頌聖,為皇帝唱贊歌,說好話,這也是應制詩的通例,王維自然未能免俗。他說,此次天子出遊,乃是順天應時的盛舉,決非一般的留連山水,賞現風景。

這首詩是應制詩中少見的佳作,全篇八句皆用對仗,雄秀整麗,清雅流動。前六句寫景,後兩句頌中不忘微諷。曲終奏雅,婉順成章,曆來廣受詩論家的好評。

清沈德潛《唐詩别裁》卷十三曰:應制詩應以此篇為第一。

清黃生《增訂唐詩摘抄》卷三曰:風格秀整,氣象清明,一脫初唐闆滞之習。

附錄:《全唐詩》中,收有唐玄宗的原作,另外還有李憕的同題“奉和”之作,今摘錄于此:

1,唐玄宗《春日出苑遊矚》

三陽麗景早芳辰,四序佳園物候新。

梅花百樹障去路,垂柳千條暗回津。

鳥飛直為驚風葉,魚沒都由怯岸人。

惟願聖主南山壽,何愁不賞萬年春。

2,李憕《奉和聖制》

别館春還淑氣催,三宮路轉鳳凰台。

雲飛北阙輕煙散,雨歇南山積翠來。

禦柳遙随天仗發,林花不待曉風開。

已知聖澤深無限,更喜年芳入睿才。

附圖八幅,王維詩意圖:

雲裡帝城雙鳳阙,雨中春樹萬人家。

應制詩四首(應制詩此篇為第一)1

應制詩四首(應制詩此篇為第一)2

應制詩四首(應制詩此篇為第一)3

應制詩四首(應制詩此篇為第一)4

應制詩四首(應制詩此篇為第一)5

應制詩四首(應制詩此篇為第一)6

應制詩四首(應制詩此篇為第一)7

應制詩四首(應制詩此篇為第一)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