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神藥”蒲地藍被拉下神壇後,就在前兩天,藥監局發布公告,修訂了鹽酸溴己新注射劑說明書。
【兒童用藥】項修訂為:未進行該項實驗。兒童慎用,尤其不推薦嬰幼兒使用!
鹽酸溴己新注射劑:主要用于在口服給藥困難的情況下,慢性支氣管炎及其他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支氣管擴張、矽肺等有粘痰不易咳出患者。
最近,感冒、咳嗽又來刷存在感了......有娃的地方可能會是醬紫的:小臉蛋咳得通紅,還一直發出“呼噜呼噜”的聲音。
寶寶咳嗽有痰怎麼辦?
先止咳還是先祛痰?
痰液發黃發綠,要用抗生素?
今天,科大大來說說“痰”這個黏糊糊的東西。
喉嚨裡“呼噜”,是痰在作怪?
喉嚨裡黏糊糊的,可能是痰,也可能是流到喉嚨裡的鼻涕。
所以,有的時候,用生理鹽水噴鼻或擤出鼻涕,“痰”的問題可能就沒有了。
但如果寶寶不會咳痰,或“哧溜哧溜”地把鼻涕倒吸回去了,也不用擔心,雖然二者都有少量細菌,但吞下去後會進到胃裡,被消化掉了!
拍背、止咳藥都沒用!
■ 拍背
對于還不會咳痰的寶寶,有些寶爸媽會采取:震動氣道➟排出痰液。
具體方法是:在寶寶空腹(吃奶前1小時)時,用空心掌叩擊背部(力度比拍嗝稍重些),使寶寶在咳嗽的時候,把痰液咳出來。
說到拍背法,有些老母親表示不!好!使!拍半天都沒能把痰給倒騰出來......所以,要說拍背的好處嘛,應該是緩解了老母親的焦慮......
■ 止咳藥
寶寶咳咳咳,第一件事不是馬上止咳,而是先看有沒有痰。原因有兩點:
① 寶寶咳嗽有痰,通常是感冒引起,而多數感冒可以自己好起來,所以,先不着急用藥!
② 吃了止咳藥,咳嗽暫時止住了,痰就排不出來了,留在呼吸道裡久了,就會得寸進尺進犯肺,形成新的感染甚至肺炎。
咳嗽是好事!可幫助把痰咳出、避免肺炎!
那啥時候能吃止咳藥?
4歲以下寶寶,不推薦使用非處方止咳藥(蜂蜜被證實比非處方止咳藥更有效呢!);
6歲以上寶寶,咳嗽明顯時,可以口服止咳藥,如愈美顆粒、氫溴酸右美沙芬糖漿、酚麻美敏口服溶液(泰諾)等。
咳嗽有痰,這5種方法有效!
目前有效的祛痰方式:稀釋痰液➟排出痰液。
❐ 喝水
補充水分是最有效、最簡單的排痰方法。
● 3個月-1歲寶寶:喝溫水,每次5-15mL,一天4次。如果寶寶不喜歡,“多喝水”這事兒就少幹,給寶寶來些鮮榨果汁!
● 1歲以上寶寶:喝蜂蜜,每次2-5mL(喂完再喝點水,保持口腔衛生),也可以用雞湯、稀粥等溫熱的流食來代替。
● 6歲以上寶寶:口服喉糖或硬糖。
❐ 加濕
放加濕器加純淨水,或在有蒸汽的浴室裡待上10分鐘,呼吸道濕潤後,有利于痰液排出。
注意:此方法也适用于鼻塞的寶寶。
❐ 祛痰藥
祛痰藥的原理也是把痰液變稀(不是馬上“化”掉),使痰液更容易咳出。
當痰黏在嗓子裡、一直咳不出來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成分單一的祛痰藥,如鹽酸氨溴索(沐舒坦)。
注意:不推薦1歲以下寶寶自行使用化痰藥。
❐ 霧化
當咳嗽嚴重影響寶寶生活和睡眠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霧化治療。
可以用生理鹽水,可以添加支氣管擴張成分:如沙丁胺醇溶液/異丙托溴铵溶液,也可用到消炎的激素成分:吸入用布地奈德。
❐ 抗生素
較多的痰➟細菌感染?
并不是!寶寶患支氣管炎,痰液也會增多,但它大多是病毒感染,不能使用抗生素。
确診是細菌感染、支原體感染引起的咳嗽,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生素:頭孢菌素(頭孢克洛)、阿奇黴素(希舒美)。
黃綠色痰液➟細菌感染?
也不是!病毒感染後,也會産生黃綠色痰液,所以,也不能斷定是細菌感染,使用抗生素。
科大大叨叨叨:
寶寶咳嗽有痰,先祛痰而非止咳!
稀釋痰液是關鍵,5種方法最有效!
【科學家庭育兒】國家級出版傳媒機構專業團隊,聯合百名育兒專家與萬千家庭一起,專注寶寶的早教、智力開發、性格培養、情商教育、家庭親子關系處理
更多育兒難題,關注【科學家庭育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