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李名覺獲得美國國家藝術及人文獎章後,喬治·布什(左二)和夫人勞拉(右二)在白宮歡迎李名覺(左三)和夫人貝思(左四)。 (作者供圖/圖)
一
2020年10月26日,《紐約時報》前舞蹈評論主筆安娜(AnnaKisselgoff)給我傳來《紐約時報》鍊接,在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前提下打開,大字标題赫然入目:MingChoLee,FabledSetDesigner,IsDeadat90(李名覺,寓言布景設計師逝世,享年90歲)。下一行是對他的概論:他在戲劇、舞蹈和歌劇方面的工作有助于重新定義美國的舞台設計。
概論之後,是一張李名覺先生在工作室内的照片。
看到這張熟悉的琳琅滿目的設計桌和桌前面善目慈溫暖的笑容,我的胸口刹那間堵塞起來,一切來得太突然!緩了緩神後,我一口氣讀完了悼文,心情難以平靜,沉甸甸的。
李名覺先生在世界舞台表演藝術設計中享有的崇高地位,完全可以跟貝聿銘先生在建築界、趙無極先生在美術界的成就和貢獻并駕齊驅。中文世界對他的事迹鮮有報道,或許因為舞台設計的“地盤”較為窄小,不被大衆矚目吧。
《紐約時報》的悼念文章大幅報道了李名覺在舞台設計和教學上的成就,列舉重要作品和他的學習、成長背景,在此摘錄部分:
李名覺在1960和1970年代,從根本上幾乎單槍匹馬地改變了美國的舞台設計方法。他是一位富有創造力和影響力的設計師,為數百種戲劇、舞蹈作品和歌劇設計了場景,并且其創作思想繼續影響着這一領域。
李先生對劇院的影響與他對教育的影響相匹配。從1969年至2017年,他在耶魯大學任教,并擔任設計院研究部主席,他的許多學生繼續從事該領域的職業。李名覺學生邁克爾·耶爾根(MichaelYeargan)回憶:“2005年我參加托尼獎頒獎典禮領取舞台設計獎時意識到了這一點。我走到後台,看着周圍的人,注意到站在那裡的六位托尼獎獲得者中有五位曾師從李名覺,我突然意識到他對我們所有人的影響有多大!”
1983年,在百老彙的布魯克斯·阿特金森劇院(BrooksAtkinsonTheatre)上演音樂劇《K2》,為他赢得了第一座托尼獎。劇情中有兩個登山者攀登了喬戈裡山峰,他為此設計了一座巨大的、冰冷的保麗龍和木頭的山。戲劇評論家用這些詞來描繪李名覺的布景設計:最小、簡潔、嚴謹、稀疏、骨骼、暗示。
李名覺于1930年10月3日出生在上海,是百年望族甯波北倉小港李家之後,父李祖法,母唐瑛。父親任遠東保險公司總代理,其中包括當時的西方人壽。父母離異後,他與父親一起,後來,父親将生意轉移到香港。1949年,李名覺赴美就讀,後入籍。
他雄踞美國十大舞台設計師之首,在世界當代最著名的40位舞美設計師中,一半以上曾受教于李名覺。他的影響力遠遠超越了舞台設計,耶魯大學除念舞台設計系學生之外,念服裝、燈光、編劇、舞台監督、導演和藝術的學生,也修他的課,因此他的理念、思想方法和審美觀,幾乎包羅萬象地滲入到了戲劇創作和制作的各個領域。
2003年李名覺獲得美國國家藝術及人文獎章,2013年榮獲美國戲劇界最高榮譽托尼獎終身成就獎。
李名覺與母親唐瑛。 (作者供圖/圖)
二
我與設計泰鬥李名覺先生有幸相識是這樣開始的。
上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李名覺先生擔任紐約公共劇場和莎士比亞公園藝術節(ShakespeareinthePark)的首席設計師,機構創始人是約瑟夫·帕普(JosephPapp)。莎士比亞公園藝術節每年夏天在中央公園的戴拉寇特(Delacorte)劇院有各種演出,節目多元,水平一流,觀衆踴躍,往往一票難求(免費)。
“江青舞蹈團”1970-1980年代有幸多次獲邀參加戴拉寇特劇院演出,舞團隻需要準備半小時左右的節目,和其他兩三個小舞團同台組成一個晚會。中央公園戴拉寇特的室外劇場有2300個座位,是個經過改良的伸展式舞台,有點像古希臘劇場。因為是露天舞台,設備和後台空間極為有限,然而又要讓公園本身的風景線和代表紐約特色——圍着中央公園的摩天高樓的天際線保持可見度,所以在布景和道具上必須要重新考慮搭配、布局,這位事必躬親的首席設計師就要即興做些調整工作,才能完成演出部署。
為了舞台燈光效果,要等天黑後才能開演,四周黑黝黝的摩天高樓的盞盞燈火,和有星星點綴的夜空作背景交織,演出氛圍是非常紐約式的奇特“魔幻”。仍然記得舞團在那裡演出我1970年代早期作品《陽關》《民歌三調》,作曲是周文中先生。前幾天我到紐約中央公園散步,特意途經戴拉寇特劇場,懷想起二位藝術家朋友都在近年逝世,頓生傷感、寂寥!
李名覺是一位待人接物非常熱情、極平易近人的大師,認識之後,“江青舞蹈團”在紐約演出也總會邀請他,當然他不一定每次都出席,但來看演出一定是自己買票,如果我執意不從,他就會用上海話說:“阿拉曉得搞現代舞頂辛苦,侬要是請客送票,下趟阿拉勿來了!”我當然希望能請他來指點,隻好從命。
1980年代初,舞團在紐約下城東區“亨利街表演工作坊”(HenryStreetPlayhouse)開年度發表會,我發表了《诠釋》四個舞章:音樂的變奏、調度的變奏、主題的變奏和旋律的變奏。主題構思比較哲理性,我邀請了不同文化背景的編舞者共同創作,旨在表達每個創作者生活經驗不同、文化背景不一樣,因而對同一個主題、同首樂曲,用截然不同的角度作陳述和诠釋。《诠釋》由1979年至1981年曆時三年完成,所以非常想聽聽李名覺先生的意見。演出後他請太太貝思(BetsyLee)給了我地址,約好時間去他家裡慢慢談。
李家住在紐約中上城東區,一棟獨立的四層樓老建築,按鈴後貝思應門,第一句話:“設計師隻會給舞台打扮,家裡堆得就像個倉庫,請不要介意!”
進門一看,果不其然,所有的牆壁上堆滿了各種設計圖紙,地上、走廊裡、桌上、樓梯上推滿了各色各樣的紙盒和舞台模型,讓我目不暇接。
李名覺笑眯眯地站在二樓樓梯口,說:“侬上來!”我小心翼翼地找可以插腳的空間走了上去。
事隔多年,仍然記得他提了很多和創作有關的問題,想了解我是如何開始有想法,然後一步步呈現在舞台上的,目的、意圖和過程又是怎樣的。這種提問讓我重新思考創作上的思路。李名覺強調,現代創作不是空穴來風,出發點永遠是文本之所在。對從事創作當年還稚嫩的我,受益良多。
那次在他家印象最深、至今想來還是想不透的問題很奇特:
我們在他工作室談話一開始,他就不用上海家鄉話,完全用英文交談,我表示用母語最順溜,我的英文詞彙有限,不料李名覺仍然用英文說:
“我19歲1949年才由香港來美國,但現在母語忘得差不多了,上海話還能講幾句,都是因為母親健在時要跟她溝通,她走後就逐漸忘光了。”
“這怎麼可能?我是24歲來美國後才開始學英文,所以考慮問題、做夢,基本上以中文為主。”
“剛來美國在洛杉矶西方學院念書,由于英語不好,給我上演講課時帶來了麻煩。年輕時在中國受媽媽鼓勵,學山水畫和練書法,因此我參加了繪畫班,在繪畫課上我會得到A,這平衡了我英語課獲得的D,是繪畫挽救了我。”
看着他桌上寫的毛筆字,問:“那您還是會用毛筆寫中文字?”
“是啊!我寫書法,就當習作繪畫,字面的發音和意思已經不清楚了。”
看我一臉疑惑的表情,他忙解釋:“當時是我下意識地要遠離中文,以為要學好英文,必須忘了母語,刻意如此這般去做,後來娶了外國太太,遠離中國社交圈,長年累月下來就得到了如此這般結果。”
“不可思議,太可惜了,唉——”
李名覺一臉的苦澀,無可奈何地說:“現在中國人在美國的處境和當年不可同日而語,情況截然不同。當年我到美國,實際上成了難民,無家可歸、無處可回。唉——”歎了口氣,頓了頓,接着說:“話說回來,語言是丢了,但我在中國年少時練就了一手書法和中國山水畫技巧,也為我後來進入專業設計提供了助益。”
他知道我曾經在港台影劇圈工作,告訴我,鼎鼎大名的制片人李祖永先生是他的堂哥,1947年在香港成立永華影業公司,拍攝了《國魂》《清宮秘史》等影片。
李名覺還特意告訴我,他于1954年移居紐約,像我一樣偏愛大蘋果——紐約,來了就不走成了“紐約客”。
李名覺為《卡米娜·布拉納》(Carmina Burana)所做的舞台設計作品。 (作者供圖/圖)
三
我熟悉李名覺創作,是因為那些年他為瑪莎·葛蘭姆舞蹈團(MarthaGraham)、喬
佛裡芭蕾舞團(theJoffreyBallet)、艾利舞蹈團(AlvinAiley)設計了許多重要作品。此外,李名覺為雲門舞集設計了多部作品,其中包括我偏愛的林懷民1993年創作的屈原詩集《九歌》,舞蹈語彙有獨創性之外,令我贊歎感動不已的舞台設計是台前的樂池中蓄滿了水,上面漂浮着荷花;《九歌》尾聲由近千支點燃的蠟燭彙成燭海流動着,大氣磅礴,寓意深長。
我多次希望邀請李名覺先生合作,有時我苦于經費,有時他苦于時間,陰錯陽差幾次都沒有實現,想來無限惋惜。知道他對設計現代舞情有獨鐘,他表示:“現代舞的要求與歌劇和戲劇有很大不同。為舞蹈設計是最純粹意義上的設計,你是在一個空間裡設計一個視覺陳述,它要和在運動中表達主題的人體形式相适應。一般說來,現代舞沒有叙事,隻有最低限度的故事。舞台設計上必須為舞者的活動留出空間,很少需要幻覺性或圖畫式的布景,更不要說實景了。”
我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觀賞過他最引以為傲的作品《鮑裡斯·戈杜諾夫》(BorisGodunov),講述的是十六世紀末俄國沙皇的故事。濃墨重彩的布景和巨大的天幕背景上一幅幅俄羅斯的聖像壯觀無比。首演于1974年,是李名覺在大都會歌劇院的首次亮相。
在紐約我最喜歡去的演出場地是“公共劇院”(PublicTheatre),它是個敢于嘗試的實驗性劇場。1966年,莎士比亞戲劇節想成為全年演出的多元化開放性劇院,在紐約近東村區購置了一棟十九世紀老建築,李名覺參與了改造并設計了5個劇場中的兩個。1967年5個劇場落成,首演《頭發》(Hair),由李名覺擔任布景設計,《頭發》為第一部搖滾音樂劇,它創造了曆史。《頭發》上演成功,幾年後在百老彙劇院商業演出,百老彙上演經久不衰的盛名,又促使《頭發》改編成電影,上映叫好又叫座,但“公共劇院”的原創作團隊未被獲邀參加。我喜歡“公共劇院”和尊崇李名覺的原因,是他永遠在“打頭炮”,嘗試并完成别人沒有做過的事。
此外,李名覺參與的一個非劇場項目值得特别介紹。他設計了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的“AstorChineseGardenCourt”(阿斯特中國庭院),也稱“MingHall”(明軒)。1970年代初期,大都會博物館邀請建築師貝聿銘先生設計“明軒”,但他以為最好與布景設計師合作,并推薦李名覺。1978年6月,李名覺陪同博物館相關人員帶着模型的照片到中國。這是他自離開中國29年後首次踏上故土,悲喜交集。他到蘇州考察園林,最終的方案不是簡單的複制蘇州“網師園”,而是需要融會貫通明代中國園林的建築特色,也要在博物館給的固定空間内完成設計。建築材料都是在蘇州用傳統方法制作,包括用修複後的十八世紀窯爐制作瓦片,和制作50根柱子的巨大楠木。1980年一批傳統蘇州工匠到紐約按照李名覺繪制的圖紙搭建“明軒”。
記得當年我最感興趣的是聽聞蘇州工匠們不習慣美國“粗”飯,結果臨時調派蘇州大廚來紐約給工匠們做飯。也因為1979年中美剛建交,美國人對中國開始關注,大都會博物館又是世界上舉足輕重的文化重鎮,所以紐約的報章,對“明軒”項目,事無巨細常有專題報道,報章中寫:中國為團隊分配了一名廚師,他們為工人準備了蘇州的“家常菜”,以使他們遠離“鄉愁”。
1981年春天,“明軒”告成,剛對外開放之際,承蒙貼心朋友普林斯頓教授高友工邀約,我們一起在“明軒”聽了張充和女士演唱明朝時代曲《金瓶梅》,她以“懶畫眉”作開場前曲。在這樣的亭台樓榭、布置極風雅精緻的庭院中,聆聽張充和女士的唱曲,我豈能不被幸福感沉浸得醉了!現在回想起來更像是一場夢,高友工、張充和、李名覺相繼仙逝,美夢隻能留待追憶!
我曾經問過李名覺:“對這個明軒項目作何感想?”他說:“有一點與劇場不同,不會像舞台藝術稍縱即逝,這個明軒會和大都會博物館一樣長久!”
在紐約我常去大都會博物館,差不多每次都會去“明軒”走一走,徜徉其中感到别有洞天和一份舒适的安甯,或許跟蘇州工匠們舌尖上的“鄉愁”同出一轍吧!
四
最後一次跟李名覺面對面談話是2014年11月3日,忘年交哥大藝術學院研究生吳謙通知我參加“中國藝術家聯盟”在紐約“新學院”(NewSchool)舉辦的“大師講堂”,主講李名覺教授,題目是“MylifeofStageDesign”(我的舞台設計生涯)。我欣然前往,想見見這位久違了的尊崇的友人。
那天李名覺先生由夫人推着他坐在輪椅中上舞台,演講時他完全脫稿,語調從容然而滔滔不絕,他先談自己的出身和經曆,沒有步入家人希望他走的道路——經商,而選擇了自己的愛好和興趣所在。他的專業經驗可以讓他完全圍繞設計、戲劇來談,但他沒有這麼做,他了解中國家庭的實用主義等等的狀況,所以鼓勵中國同學們勇于投入社會,還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藝術聯盟的人聚會,當然可以讨論藝術,但這是不夠的,希望大家關懷社會、文化、道德、政治,一切有關這個世界的都要關心。他的知識和興趣的廣度讓我折服,也是第一次領教了他的幽默感。
演講之後,我去後台探望他,他驚喜地望着我,第一句話就問:“你還在跳舞嗎?”
我搖了搖頭:“骨頭老了,但還是在搞創作。”
“嗯——那就好!”他笑着點頭。
“那您呢?退休後忙些什麼?”
“除了教學,其他的事我都不會,所以我是退而不休。每周起碼去耶魯大學兩次。”
“您不良于行,這麼遠的旅程怎麼解決困難?”
“我去教課完全是為了興趣所在,教學讓我能夠不斷接觸年輕的一代,使我避免孤立和重複自己。所以我是在貼錢教課,教課的鐘點費遠不及我包車的費用。”
“哇——!”我不禁鼓掌。
接着說:“這麼些年以來,你搞現代舞不也是在做賠錢的生意嗎?我們喜歡搞藝術創作的都一個樣。”說完他仰天哈哈大笑,像個純真的老頑童。
用舞台設計泰鬥李名覺先生自己的話作文章的尾聲。
2016年春天,紐約美國華人博物館舉辦“李名覺的舞台設計”回顧展,在采訪中他驕傲地說:
“在我的職業生涯裡,從未被迫為沒有内在價值的項目做過設計,我為此感到十分幸運。我做過的大多數項目,其價值和意義遠遠超出了視覺上設計的壯觀。”
2021年3月21日于紐約
江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