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年,此時的孫策,是多麼意氣風發,事業正好在蓬勃發展,江東六郡囊括囊中,卻不幸如郭嘉所言,仇家衆多卻自恃武功高強,他終将死于匹夫之手,在野外打獵時遭遇許貢家族門客遇刺,身受重傷。此後,箭傷發作,不久去世,時年25歲。此時,離他納大喬為妾剛剛兩年,關于大喬是妻還是妾,孫策和大喬在一起是生活了四個月還是2年,有很多争議,這裡,我們姑且相信《三國》影視劇所言,孫策和大喬是一對恩愛夫妻,在一起生活也有了兩年之久,他們有了共同的兒子孫紹。那麼問題來了,古人在丈夫死後往往改嫁,大喬美貌動人,傳說喬玄生有兩位出水芙蓉般美麗的女兒,皆有沉魚落雁之容,姐妹倆兒都知書達禮,通音律,曉詩文,尤其女紅一事更是名聞遐迩。後來大喬嫁給孫策,小喬嫁給周瑜! 唐代詩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赤壁》詩: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将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連曹操對大喬的美色都垂涎不已,想娶她的人數不勝數,為什麼20歲的大喬最後孤老終身,孑然一身?
首先,大喬的地位驚人,他是江東小霸王孫策的妻子,孫策雖然沒有當上皇帝,但此後孫權稱帝,其實那時候在江東,大喬的地位就相當于皇後,皇後不是國破家亡,有幾個是丈夫死後改嫁的,地位決定了她不太可能改嫁。
第二,大喬就算改嫁,她能嫁給誰呢?我們一個個來讨論,首先大喬出身高貴,平民百姓那些不要說了,江東的那班老臣例如張昭,黃蓋他們更是不可能吧,年齡上相差天遠地遠。現在就隻剩下兩個人選,第一個是孫權,第二個是周瑜。
先來讨論孫權,此時哥哥孫策剛剛被刺殺身亡,孫權地位并不穩固,江東的原有地方勢力和他孫家勢力暗地裡的較量其實是非常激烈的。孫策都為孫權擔心過這個問題,孫策在臨終前他指定當時年僅18歲的孫權為繼承者。在向張昭托孤時,孫策悲觀地說:“如果孫權不能勝任,您可以取代他,如果實在保不住江東的基業,就回老家去吧,不用覺得對不住我。”其實這有點類似于白帝城劉備的托孤,不過劉備更需要仰仗諸葛亮,但張昭其實是沒有取代孫權這個能力的,江東還有非常大的一股勢力,此時還在外作戰,那就是周瑜。孫權的地位并不穩固,他外面需要擔心周瑜,所以周瑜前來拜喪的時,孫權問侍從的第一句話是周瑜帶了多少人馬而歸,當侍從說周瑜隻是單身一人時,孫權才如釋重負。這裡好像有點扯遠,與大喬沒有任何關系,其實是有的,孫策和大喬有個兒子孫紹,那時的繼承制度就是父亡子替,孫權需要防範張昭和周瑜兩股勢力中的任何一股和大喬結合。這時候你可能又會問了,那孫權幹嗎不自己娶了大喬,不就順利的和大喬的勢力結合了嗎?這裡需要借鑒一下孝莊太後和多爾衮的例子,現在繼稱大業的是孫權,如果大喬一旦成為了孝莊太後一樣的人物,那還有他孫權什麼事情。所以,最終的結局就是孫權讓張昭逼走大喬,攜子孫紹遠走他方。
第二是大喬為什麼不改嫁周瑜,男才女貌,不是天造地設嗎?其實上面都提到了一點,政治上就決定了大喬不能和周瑜結合,她有兒子,孫權絕不容許周瑜和大喬的勢力結合到一起,周瑜忙着表忠心都來不及。第二,孫策和周瑜确實是情義至深,他們幼年交好,孫策對周瑜又有知遇之恩,兩人都是少年英雄,惺惺相惜,兩人是結拜兄弟,又是連襟,三國時期人們是比較在乎情義的,關雲長千裡護送兩位劉備兩位妻子這件事情就可見一斑,因此,從情義上來講周瑜就不可能再去娶大喬。
所以,雖然大喬國色天香,但在激烈權利的鬥争中,肯定不能再去尋找自己的幸福,史書自孫策死後幾乎很少提到大喬,隻是說大喬在孫權稱帝後不再過問俗事,深居簡出,青燈古佛,一代絕色佳人,竟不知何時凋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