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評課的九大技巧

評課的九大技巧

知識 更新时间:2025-11-16 02:00:09

  1、明目标。對于三維的課程目标,不是寫在教案上就行了,而要變成學生的學習目标,以通俗的形式或問題的方式告訴學生。學習目标要适度,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檢測性,學生看到目标就知道怎麼做、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

  2、自主學。過去老師都是“先教後學”,這種教學模式的基本假設是:這節課是新授課,學生對于這些知識是一無所知的,所以老師要從頭講起。難道學生對這些問題真的一無所知嗎?事實上隻要我們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條件,加以科學的引導,絕大部分學生是能夠自學課本的。

  3、合作探。對于學生在自學中不會的問題老師不要急于解答,而是先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來解決。 學生的合作組織要分小組和大組。首先是兩個人的小組合作,實驗證明兩個人的合作密度最大,效果最好。對于老師布置的自學内容,兩個人首先是相互檢查,然後是相互幫助。兩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再通過大組來解決(6—8人一個大組)。

  4、精點撥。從理論上來講,全班有一個學生能解答老師也不要急于講,老師要退到最後一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學能力和互助合作精神,要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5、整建構。教師在備課時要改變過去那種隻備一節課的習慣,按照單元備課,把一個單元看做是一個整體,整體安排和設計。要引導學生領悟編者的意圖,理清一個單元的結構脈絡,而不是教給學生一些知識的碎片。

  6、找規律。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歸納課本知識的規律和學習這些知識的方法,要用課本教而不是教課本。另外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尋找學習的規律,通過例題找規律,變式練習驗規律,聯系實際用規律。

  7、巧組織。一節課的教學環節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教師在備課時都會精心設計,試圖取得最佳效果。但一節課結束後要認真反思,是否每個環節都有必要,都合理高效?

  8、高效率。不管運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最終的目的是高質量的完成一節課的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标。當然衡量一節課是否達标可以有多種方式。一種方式是在下課前有一個測試卷,讓學生做一做;另一種方式是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學生,基本知道學生掌握到什麼程度。

  9、人人清。一節課結束的時候,每個學生的能力和情感的培養不可能一刀切,但對一節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每個學生都應該掌握。 許多學生成為差生,就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被老師關注到,有些知識成了夾生飯,日積月累,就成了學習的障礙和疙瘩,慢慢的就成了差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