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倩 林媛媛
“垃圾桶顔色總共分為幾種?都是哪些顔色呢?”14日,在濟南曆下區甸柳新村街道垃圾分類宣教基地,垃圾分類專項培訓團講師劉新磊老師問道。20名齊魯志願者齊聲回答“四種,綠色、紅色、藍色、灰色。”在孩子異口同聲的回答中,齊魯志願者公益夏令營垃圾分類體驗活動正式開啟。
在前期進行了社區垃圾分類試點親身體驗之後,小志願者們對垃圾分類的知識有了基本了解。在劉新磊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對垃圾桶顔色分類進行了更細緻的學習,紅色垃圾桶是盛放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熒光燈管、油漆、過期藥品等;綠色垃圾桶盛放的是廚餘垃圾,廚餘垃圾可以作為植物養分的肥料使用;藍色代表可以回收再利用垃圾,包括塑料、紙類、金屬等有利用價值的物質,這些物質被納入廢品回收站;灰色盛放的是其他垃圾,除了有害物質跟可回收物質以外的垃圾,磚瓦、陶瓷、渣土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
在劉老師講解過程中,小志願者們又重新回顧了垃圾桶盛放垃圾的各種分類。針對大家已經掌握的各種知識,劉老師也進行了提問,榴蓮殼屬于哪類垃圾?塑料袋屬于哪類垃圾?……小志願者們也都進行了準确回答。
“老師,我們家的垃圾現在還沒有實行垃圾分類,隻是廚房裡的垃圾單獨處理,下一步,我一定要督促家裡垃圾進行分類。”小志願者劉亦弢說道。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