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寒假遇上疫情,當青春期碰上更年期提前。
在這個特殊時期,在家就是為祖國做貢獻,那麼我們還等什麼!
新冠腦炎這個不速之客,強行阻止了遊人的腳步,又硬生生地把遊子與老人團聚的時間拉遠。
在這特殊的日子裡,大人們怎麼打發都還好,隻是這一代最累的孩子們,他們除了寫作業就是上網課,真的是煩悶到無法呼吸。
即使到戶外去伸展一下胳膊腿,也不得不戴上口罩,而且一戴就是一年,哪一天也未曾摘下。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輕松一些呢?
在這些日複一日的日子裡,我為了與兒子增加親子感情,避免過多的沖突,常常與兒子一起做小實驗。
小實驗很簡單,不費時、不費力,然而,其中的樂趣卻是無窮的。
今天就教大家一招,如何讓大白菜“換新裝”。
大白菜的葉子太大,量杯裝不下,也可以用大白菜的心,娃娃菜的心也可以。
準備幾個白菜葉片,一個量杯中放兩個葉片也可以,隻是多了太擁擠,效果并不好。
量杯
準備幾個量杯,想做幾個顔色的,準備幾個。
食用色素
準備色素,色素一般為食用色素,不必擔心有危險。
往量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滴入适量的色素,想顔色重一點,多加點色素。
把白菜葉掰成一片一片的,并用剪刀把底部根剪掉,這樣更方便吸色素水。
把白菜放入量杯色素水中
把白菜葉放到量杯後一會,即有明顯的顔色變化。
等到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後分别觀察,會發現顔色會越來越上升,并加重。
等到第二天再去看白菜葉,這時已初見成效,有的染得效果較好,有的會差一點,比如我們染的紅色和紫色;
相比較,藍色、黃色、綠色上色更好。
藍色上色效果最好
黃色上色效果較好
綠色效果好 剪過多次根部
紅色和紫色 無論泡多久 上色效果始終有斑點
但是,我們并不是很滿意,因為還沒有達到理想的預期,有的僅淡淡地穿上了一層彩衣,有的斑斑點點,我們在想:如果時間長一點,會不會效果更好些呢?
于是,我們把白菜葉就這樣放着,因室内有暖氣較幹燥的緣故,用不了幾天,色素水即幹涸了,此時的白菜變軟,有的耷拉下“腦袋”,有的“弓下腰”,
我們趕緊加水,再加色素。
有時,一連幾天,我們忘記給量杯加水和色素,白菜居然生了根,就像多彩的胡子,它已是穩穩地紮根在杯底了。
有一回,忘了給白菜“加餐飯”即加水和色素,白菜葉頂端幹得像是被曬裂的枯樹葉,輕輕觸碰即粉身碎骨。
那會兒,我和兒子都着起急來,此時,無論加多少水,也不能讓白菜葉精神抖擻起來,我們找來盆,把白菜葉浸在盆裡,過不了兩三個小時,白菜葉又“笑逐顔開”了。
我們再把稍有“精神”的白菜葉,重新放到量杯中。
就這樣,我們看着色素水,由白菜葉的根、莖輸送着色素水,直到白菜葉的全身。
每一次剪白菜葉的根部,都可清晰可見被染了色的毛細管。
能夠産生明顯毛細現象的管叫做“毛細管”。
時間一久,白菜底部的根也會爛掉,這時我們再把底部剪一刀,插到色素水中,它又恢複了往日的活力。
從2020年12月4日一直到2021年1月15日,41天的彩白菜生涯終于完成了它的使命。
眼看,再繼續下去,它們有的還可以繼續支撐,有的則早已堅持不下去了。
這時,才想起來,給它們多彩的衣裳留下永恒,然後有了這些照片。
多彩的白菜葉陪伴着我們母子一個多月的時光,讓我們眼前一亮的同時,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快樂,它就是那有趣多彩的盆栽。
不僅如此,更是培養了兒子的動手能力與實驗能力,讓他能夠更好地愛上生物和科學。
常久泡在色素水中,也不是長久之計,兒子把這些彩色的大白菜夾到了厚厚的字典裡,用不了幾天,彩色标本就有了。
實驗材料:色素、量杯、大白菜、清水
實驗步驟:
科學原理:
葉子内部有許多細小的“管道”,水吸附在這些細小管道内側,由于内聚力與附着力的差異,水能慢慢地将色素水輸送到葉片裡。這種現象稱為“毛細現象”。
生活中還有許多常見的毛細現象,如:磚塊吸水、毛巾吸汗、紙巾吸水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