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雯
“莓莓蘭渚急,藐藐苔嶺高。”
2022年10月19日至21日,“浙裡·悅讀”讀書會聯盟的成員,走讀于楠溪江畔的永嘉山水,體會南北朝時期傑出詩人謝靈運在《石室山》一詩中的所見所感。
“浙裡·悅讀”讀書會聯盟由浙江省社科聯與錢江晚報共同發起,目前聯盟成員共有24家,分布浙江各地。
“浙裡·悅讀”讀書會聯盟是省社科聯為提高公衆人文素養,推動“書香浙江”建設,為浙江建設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和共同富裕示範區貢獻社科人的智慧和力量而着力打造的讀書類科普項目。各成員單位緻力于為閱讀活動提供志願服務,向公衆傳播閱讀理念、開展閱讀推廣、提供閱讀指導。
在日常的閱讀推廣之外,聯盟每年會舉行一次走讀活動,深入浙江各地,挖掘并推廣地方文化,探尋全民閱讀推廣的新思路。
在走入永嘉的青山綠水之前,聯盟成員先在浙江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謝利根的帶領下,在永嘉書院學習了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共同探讨如何在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的指引下,擴大讀書的視野與領域,讓閱讀結合個人的生活與成長,讀出趣味,讀出成果。
在随後舉行的“永嘉學派知多少”主題沙龍活動中,永嘉書院的掌門人李作勤先生,在自己的研讀和實踐中給出了對永嘉學派的獨特看法。
近幾年,永嘉書院一直緻力于永嘉學派的傳承、傳播、研究與發展以及瓯江山水詩的宣傳工作,打造了“永嘉書院論壇”、“永嘉學派沙龍”、“楠溪詩韻·中國山水詩雅集”三大文化品牌。
李作勤說,永嘉學派也叫事功學派,是農耕年代的一種制度新學,它的文化核心在于“事功”的理論和實踐。在他看來,雖然南宋之後,永嘉學派在人才培養、理論創新和社會影響力方面确實逐漸式微,但永嘉學派的思想理論、文化基因一直延續在溫州人的思想精神中,并逐步轉化為之後的實踐活動。這對于明代的“實學”,對于“浙東學派”,對于晚清“新學”及新時代的“溫州模式”都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李作勤認為,永嘉學派逐漸轉化為溫州人的人文精神,尤其在溫州商道文化領域展示出了強大的力量。
“經典的東西,都可以進行個人化解讀。”李作勤的這一觀點,讓“浙裡·悅讀”讀書會聯盟的成員深有啟發。
“同樣的經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因為每一個人的背景不一樣,容許不同的理解在一個平台上交流,這同樣是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對這場互動熱烈的沙龍活動,謝利根副主席這樣總結,他認為,浙東文化獨樹一幟,是浙江文化工程重要的研究領域,浙江的社科工作,期待看到學院派與民間研究并舉,并創造争鳴、切磋的氛圍。
在永嘉書院的文化品牌活動中,來自學院派的大學者是常客,而地方研究者則結合具體實際,使傳統文化在當下的社會發展中,更具實操性。兩者結合,更好地推進了研究的進行。
永嘉是瓯江山水詩路的重鎮,那些偉大的古代詩人,以手中之筆,為永嘉山水留下一個個詩意的時刻。對于“浙裡·悅讀”讀書會聯盟來說,走在今日的瓯江山水詩路之上,不但能探尋古意,還可感受新意。
“密林含餘清,遠峰隐半規。”1600年前,謝靈運《遊南亭》所描述的場景,依然曆曆在目。不同的是,這片山水的詩情畫意,在今天的社會發展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中,有了新的韻律。
活動期間,“浙裡·悅讀”讀書會聯盟重走謝公道,走讀楓林詩路驿站、岩頭古村,還走進全省首個數字詩路e站,感受古詩詞的全新展現方式。
詩意還洋溢在這次走讀之行的每時每刻。
在草坪思悅“悅讀”晚會上,來自杭州師範大學的殷企平教授以英文朗誦了蘇轼的《飲湖上初晴後雨》,這是林語堂的譯作。
而李白的《将進酒》與戴望舒的《雨巷》等詩歌,也被來自市縣的社科工作者以及讀書會聯盟的成員用自己的聲音演繹。楠溪江畔,詩聲入耳。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