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七夕節是女人節嗎

七夕節是女人節嗎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09 04:08:44

七夕節是女人節嗎(其實也是男人的節日)1

牛郎織女。

七夕節是女人節嗎(其實也是男人的節日)2

染紅指甲。

七夕節是女人節嗎(其實也是男人的節日)3

七夕節是女人節嗎(其實也是男人的節日)4

郝隆曬肚皮。

七夕節是女人節嗎(其實也是男人的節日)5

曬書翻經。

七夕節是女人節嗎(其實也是男人的節日)6

七夕巧果。

8月7日,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也叫乞七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巧夕、牛公牛婆日、雙七等。

七夕節在南京曾很流行。每逢七月七,便是古代南京女子的盛大節日。不過,鮮為人知的是,其實七月七,也是男人的節日。

古代南京女子 乞巧之風尤盛

七月七日,廣為人知的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日。

七夕乞巧的風俗起源于漢代,古代南京女子乞巧之風尤盛,東吳時建業(今南京)就有了絲織業,到南朝絲織業遍布全城,處處皆聞織布機聲,所以赢得了“秣陵之民善織”的美譽。

織女在天上是織雲錦的。傳說南京人巧織雲錦的技術就是織女傳授的,人間的“巧女”“巧姑”“巧媳婦”也都是從天上織女那兒乞來巧藝的。

六朝的都城南向秦淮河,北倚覆舟山(今九華山)而建,宮裡宮外的婦女都在忙碌。《輿地志》說:“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南朝齊武帝建起了層城觀,宮女于七月七日登上城樓,對初升之月引絲線穿七孔針,以“乞巧”,故此樓又稱穿針樓。此樓後毀,南宋鹹淳年間重建,題榜于上,曰“江海橫流”。

此後,關于穿針樓的詩篇層出不窮。唐朝李群玉《秋登涔陽城》其二:“穿針樓上閉輕煙,織女佳期又隔年。”宋朝馬之純《層城觀》:“人世佳期惟七夕,星躔至巧是天孫。直從樓上将身乞,所欠雲間着手扪。聞得鵲聲雲報喜,看來蛛網似傳言。工夫隻是憑心手,此外冥茫不足論。”元朝詩人薩都剌曾登此樓,并賦詩曰:“半空雲氣層樓暗,四月江東欲雨天。”清代德容的《七夕二首·其一》:“玉露金風報素秋,穿針樓上獨含愁。”吟詠的穿針樓、層城觀,都與南京此樓相關。

女子乞巧的活動 豐富多彩

丢巧針。

與全國各地一樣,南京七夕的習俗非常多。多數習俗與其他地方大同小異。

拜織女,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南朝梁代的殷芸在其《小說》中描述,“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以織雲錦為生的古代南京女子拜織雲錦的織女,理所當然。

蔔巧,老南京人家七月六日先要将一碗淨水“置日中曬之,夜露一宵”,次日清晨将一些折斷的細草浮在盛水的碗中,再視細草的影子像何物(如呈算盤、針、如意、戥子、珠子、傘、箭、筆等狀)來定巧拙(俗稱“蔔巧”),以驗吉兇。

觀巧雲,食巧果。南京七夕有“觀巧雲,食巧果”的習俗。因“巧”和“橋”諧音,因此人們認為在七月七“觀巧雲,食巧果”,不僅能幫助牛郎和織女鵲橋相會,還能讓自己的心願通過“巧”(橋)來實現。這天南京婦女還時興用面捏果油炸成各色點心(俗稱“巧果”),供人品嘗(舊謂“吃巧”)。

七夕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但各地的風俗不同,除了巧果外還有餃子、面條、馄饨等。然而,老南京人過七夕還有個獨特的風俗:吃江米條。不過,現在江米條已經不多見了。

此外,七夕還有藏蛛、供果、浮針、編七色線、辦“乞巧會”等婦女乞巧活動,還有看《天河配》的戲劇,貼《天河配》《鵲橋相會》圖畫的風俗。“乞愛”(青年男女分别坐瓜藤下、葡萄架下悄悄偷聽牛郎、織女的竊竊私語)“乞美”(用花瓣上的露水擦洗眼睛或洗臉)也是七夕風俗的重要主題。這天,愛美的南京女孩還會用鳳仙花來染紅指甲。

七夕節 其實也是男人的節日

農曆七月七日,除了廣為人知的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日,根據中國人的民俗,這一天還是魁星爺的生日“魁星節”。

魁星是北鬥七星的第一顆星,故又被稱為魁首,他掌管考生命運,左右着文人的前途。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都是因為魁星主掌考運的緣故。因此,每逢七夕讀書人都要鄭重祭拜魁星,祈求他賜予自己才華,保佑考運亨通。南京夫子廟泮池邊的魁星閣裡,就供奉着一尊魁星的塑像。清代時,每當秋闱開考,朝拜者人潮湧動。

除了上述廣為人知的乞巧習俗,其實古人過七夕還有一項重要活動——讀書人的活動:曬書會。

東漢崔寔《四民月令》雲:“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不蠹。”

唐韓鄂《歲華紀麗》稱,時民間七月七有“暴書策,曬衣裳”的風俗。

《宋會要》記載,宋朝儀制以七月七日為“曬書節”,當天三省六部以下,各由皇帝賜錢開筵舉宴,為曬書會。

古代的人為什麼要曬書呢?這是因為七夕前後正是天氣最炎熱的時候,暑高濕重,蟲蟻出沒,于是各家各戶忙着曬伏避免蟲蛀。曬伏,尋常百姓曬衣服,讀書人家則曬書。通常做法是在七夕這天采角蒿,曬幹了放置在書籍中、褥子下面避蟲祛晦,防止損毀。

三國時期司馬懿因曬書露餡的故事很是有趣。據說司馬懿頗有野心,引起曹操猜忌,司馬懿為求自保,隻好裝病躲在家裡。曹操不放心,派親信暗中監視。正好這天趕上七月七日,裝病的司馬懿竟也按照七夕習俗在家中曬起書來,被曹操得知後,司馬懿隻得遵命回朝……

《世說新語》中曾記載過一個叫郝隆的才子,是大司馬桓溫手下的參軍,飽讀詩書,博學多才。七夕這天家家戶戶曬書,他卻袒胸露腹躺在太陽底下曬肚皮,美其名曰“曬書”。

清孫枝蔚《七夕憶内》:“遙憐弄針婦,空嫁曬書人。”毛奇齡《七夕》:“向夕陳庭嘗下果,連年每曬腹中書。”高度概括了古代七夕節的精髓——就是女生向織女星祈求婚姻美滿、花式秀針藝大賽,男生向魁星祈禱金榜題名、曬肚皮秀才華的日子。

織女、七仙女、青溪小姑 的雲錦娘娘之争

南京的雲錦生産為《紅樓夢》的創作提供了曆史背景材料。專家研究表明江甯織造裡的機工都有祭禮或供奉“織神”之俗。清代甘熙《白下瑣言》記南京祭俗雲:“祠祀所在,祭祀者多不近理,如……蔣公廟祭祀蔣子文,後殿有女像,其妹小姑(南京織神青溪小姑)也。俗訛為織女,又稱為雲機娘,機匠祀之。”說明南京機匠所奉之神為青溪小姑,而被世人的訛傳為織女神。

南京織錦業奉七仙女為祖師,其中拽花行奉蔣公為祖師。七仙女被認為是雲錦的發明者,故被尊稱為雲錦娘娘。舊時,南京雨花台山腳下的雲錦娘娘廟為雲錦業祭祖之所。相傳七仙女把織雲錦的手藝傳給了織絹名手蔣公,蔣公又把這一手藝傳給後人。蔣公為何被奉為拽花行祖師呢?傳說織錦時雲錦娘娘是上手,負責織梭,徒弟蔣公是下手,負責拽花。蔣公想調換過來,結果一試,比師傅差遠了,于是踏踏實實地跟雲錦娘娘學拽花了,由此成為雲錦業的拽花祖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