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脫貧緻富經?【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貧困戶脫貧緻富經?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光明日報記者 王建宏 光明日報通訊員 何小紅
正是隆冬時節,晚上六點多,夜幕早已籠罩了六盤山腳下的甯夏泾源冶家村,金秀江頭戴面罩,手持焊鉗,正專注地焊着過年用的花燈。金秀江自豪地說,在車間焊一天能掙220元,比在外面打工方便多了,在扶貧車間上班,既把錢賺了,也能照顧到家人。
冶家村依山傍水、風景優美,是遠近聞名的“全國旅遊扶貧試點村”“中國最美鄉村旅遊模範村”。扶貧車間負責人冶三成說,2018年9月,冶家村利用村集體資金創辦扶貧車間,創辦以來共盈利約260萬元,為村裡12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人均月工資3500元,最高能達到6600元。
2018年以來,泾源縣按照“政府 企業 車間 貧困戶”的扶貧模式,共建設扶貧車間33個,吸納農村貧困人口就業1000多人,年人均收入1.8萬元左右,有效解決了泾源縣勞務移民和農村貧困群衆創業就業難題,成為名副其實的脫貧緻富“夢工廠”。
在泾源,扶貧車間因情因勢而建,有的依托當地優勢資源,有的滿足了當地市場需求,有的建在了産業鍊上。
走進六盤山鎮什字村辣椒加工扶貧車間,近百名工人戴着圍巾和口罩圍坐在工作台旁忙個不停。車間負責人王玉鑫介紹,車間投資560萬元,吸納了10個村162人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9人,50歲以上的118人,年人均收入達兩萬元。
在距冶家村約半小時車程的香水鎮思源村,泉祥戶外紡織用品扶貧車間又是另一番忙碌景象。數百台縫紉機快速運轉,工人們一字排開,忙着給包袋縫線、釘扣。
園子村的馬彩芹剛在廠内品質檢驗區驗完包,又匆匆前往辦公室。隻有小學文憑的她從車間工人幹起,由于愛學習、肯吃苦,短短半年時間已是扶貧車間的人事兼财務工作人員,負責工人考勤、包袋計件以及給工人發工資等。
“在家圍着鍋竈台轉了十幾年,這是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不僅能掙到工資,還學到了新技能,這是多少錢都換不來的。”馬彩芹自信地說,這份工作不僅讓她和更多農村婦女賺到了錢,也讓很多貧困戶改變了“等靠要”的觀念。
“我們把廈門的工廠直接遷過來了,泾源縣的工廠就是企業總部。”泉祥扶貧車間負責人黃水海說,公司響應福建省第十一批援甯工作隊的号召來到泾源,目前已吸納當地200餘名勞動力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8人。
“我們還有五裡村制香扶貧車間、集美村澳麗妃包袋扶貧車間、泾光村水廠扶貧車間、大灣村制犁扶貧車間、龍潭村有機肥扶貧車間等。”泾源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冶寶軍如數家珍。
據介紹,泾源縣對自建扶貧車間運營的企業,每培訓吸納1個建檔立卡勞動力并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的,一次性按每人1000元給予獎勵。緻富帶頭人、返鄉創業人員興建或承包經營扶貧車間的,給予金融扶貧貸款支持,每興建或承包經營1個扶貧車間可享受3年免息扶貧金融貸款20萬元。
《光明日報》( 2020年01月16日01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