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句:是非木杮,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釋義:又不是木片,怎麼會有暴漲的水沖走呢?
是:代詞,這。木杮:木頭片。杮不是“柿”。
出自《河中石獸》,清代文學家紀昀的記事錄。紀昀,字曉岚,直隸獻縣(今屬河北)人。學識淵博,曾任翰林院編修,寺讀學士。因為獲罪遣至烏魯木齊。釋放回京後,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親自題寫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著有《閱微草堂筆記》。
本文被選入人教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 。這篇說理短文出自《閱微草堂筆記》,叙述了三種尋找河中石獸的看法和方法,告訴人們:實踐出真知。再深的理論,不能得到實踐的證明,就不是真理;隻有經得起實踐檢驗的理論才是正确的。同時還揭示了一個道理:任何事物都不可隻知道事物的表面現象,更不可主觀臆斷,而是要知道它是這樣的原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