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年偶像劇的吐槽,不過是對觀劇話語權的争奪。
在微博和豆瓣的罵聲中持續走紅的《星辰大海》,走向了年度收視冠軍。
開播首日,《星辰大海》的收視就高居不下,最終在11月20日以衛視年度收視冠軍(迄今為止)的成績收官。在網絡端,該劇開播第三天就在其獨播平台優酷占據了三個榜首,收官前最高熱度為9998——離優酷後台定下的最高熱度值9999僅差一分。
熱度持續攀升,該劇的口碑卻從預告片開始一路滑落:林峰拿水潑完劉濤,再從背後一把抱住;劉濤低頭不好意思地說“對不起”後,林峰笑着說“如果你真的覺得對不起我,就把自己賠給我”。上述段落喚起了年輕觀衆對古早偶像劇的記憶,但搭配上劉濤、林峰年紀感明顯的臉,又引發了他們的“不适感”。
《星辰大海》就這樣困在“中年偶像劇”的嘲諷裡。在微博、B站等平台,關于這個片段和後續劇情的嘲諷一直在,目前這部劇的豆瓣評分,也來到了5.0。
但從受衆畫像來看,《星辰大海》在同期電視作品中卻并不算“年長”得突出。據酷雲數據顯示,《星辰大海》電視端35歲以上受衆占比大約40%左右,與同期的《不惑之旅》《前行者》《突圍》《兩個人的世界》相比都年輕許多,其中《突圍》更受男性受衆喜愛。
圈層的割裂感,仍然在《星辰大海》上體現得淋漓盡緻,最能反映這點的,便是其“中年偶像劇”的标簽。“中年偶像劇”這個詞,在2007年還是創作者自豪的自稱,如今則成為一個他者意味濃厚的詞,成為年輕人占據審美高地後的嘲諷。
人到中年,連看點同齡人的愛情都要被嘲笑了?
中年偶像劇,從褒義到貶義“中年偶像劇”這一名詞在劇集宣傳時出現,可以追溯到2007年張國立、陳小藝主演的《想愛都難》。
這部劇講述了民營企業女老闆和下崗編輯的坎坷愛情故事,做客搜狐娛樂時,陳小藝不無自豪地說:“我們在青島拍的,青島也特别美,所以最後拍出來,他們開玩笑說有點像中年偶像劇。”
主持人還是大鵬
在當時的語境下,偶像劇是美好愛情、唯美畫面的象征。随後幾部在宣傳稿中自稱為“中年偶像劇”的劇也都沿襲了《想愛都難》的特點:主角年紀在30歲-40歲之間,機緣巧合相愛,并沖破種種桎梏在一起。
比如2011年播出的年代劇《幸福來敲門》,由蔣雯麗和孫淳主演,嚴歌苓小說《繼母》改編,在豆瓣有8.3的高分。雖然講述都是30、40歲二婚的愛情,但在時髦度上十分用心。蔣雯麗在劇中頻繁更換服裝,服裝共有34套,每套衣服還有不同的耳環做配飾。
《幸福來敲門》劇照
中年人的愛情成為書寫對象,順應了彼時“剩女”題材的熱潮。自2007年“剩女”成為常用新詞後,“剩女”題材電視劇也開始出現。據論文《“剩女”媒介形象解析》的不完全統計,2010年至2011年間,在央視、省級衛視和其他地面頻道播出的“剩女”題材電視劇有十部之多。
中年人關心的話題,成為不少都市劇的主題。這些劇要麼在家庭情感關系上大做文章,要麼圍繞社會熱點話題展開讨論。前者的代表,有聚焦婆媳關系的《婆媳的戰國時代》,有主打“老少戀”的《小丈夫》;後者的代表,有探讨養老話題的《老有所依》,有呈現“裸婚”常态的《裸婚時代》。
上述劇集,多出現在2014年前。彼時掌握客廳遙控器的,自然是喜歡這些家長裡短,或者稍有些狗血劇情的中老年人。當這些劇在熒幕上拿下高收視時,互聯網渠道也在崛起,“流量”的地位越來越高,網劇以高播放量成為攥取流量的新物種。
電視劇和網劇逐漸就這樣拉開一條顯著的溝壑。年輕人和中年人的觀劇渠道發生變化,網劇的觀看主體也變成原子化的都市年輕人。年輕人不僅把劇集的快進鍵掌握在手中,也掌握着豆瓣的評分權,和微博的轉發權。
一個圍繞着年輕消費者的劇集評價體系逐漸形成。在這個評價體系裡,“偶像劇”這個詞,也已經在2017年以前被《一起來看流星雨》《明若曉溪》等低口碑劇逐漸“污染”,伴随着台灣偶像劇黃金年代的結束,成為“不真實且土味的愛情劇”的代名詞。2017年以後,偶像劇更經常以“甜寵劇”的稱呼出現。
《明若曉溪》劇照(圖片來源:微博@湖南衛視)
而無論是偶像劇還是甜寵劇,這種本就離地三尺的類型,似乎天然就沒法容納中年人的愛情。2018年以後,中年人激烈的愛情故事頻繁踩在年輕人的槽點上。
順應2018年後獻禮劇的生産需求,一批以改革開放後中國商業巨大變化為背景的創業劇大量出現。此類時間跨度較大的創業劇跨度較大,主角陣容多為40歲及以上的實力派演員,他們通常需要從主角的20歲演繹至40歲甚至更多。
動辄橫跨幾十年的“商戰戲” ,如何在幾個主角之間加強情感聯系,又不讓他們的感情過早的塵埃落定?
複雜、坎坷的情感戲開始了,配合着“商戰”背景,“中年偶像劇”的調侃就此出現。看劇話語權從過去的電視台觀衆變成了如今的互聯網受衆,“中年偶像劇”也變為一個帶有他者視角的詞,有了貶義的含義。
《在遠方》中馬伊琍、劉烨、梅婷、保劍鋒之間有複雜的四角戀情,劉烨與馬伊琍在地震後的“泡面吻”也曾引發網友吐槽。劉濤和《星辰大海》的導演也并非首次合作,隻是,上次合作的創業劇《追夢》在豆瓣分數也隻有4.6。
《在遠方》中的“泡面吻”
《星辰大海》裡歇斯底裡的愛情,也引發了年輕人的“不适感”。
如果說初代“中年偶像劇”是“不太普通的普通人的愛情”,他們的設定更加不接地氣,是“少見且不普通的人的特殊愛情”:跨國集團、動辄上億的生意、私生子與長子争家産……劇情能與2010年以前的狗血豪門劇無縫接軌。
這樣的“狗血”,也是制片方有意而為之。制片人王錦也曾在采訪中坦言, “狗血”是巧合疊加在一起的效果。
“簡愛(劉濤飾演的女主角)小時候偏偏遭遇了父母雙亡,長大後又有許多不幸或幸運的事情發生在她身上,說是巧合。但這些事情社會上是否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們把社會上發生的比較極緻的事情放到女主的身上,這個故事才極緻,《星辰大海》也不是文藝片。”
隻是,如此懸殊的階層設定和劇情裡高密度的極緻巧合,在年輕人的偶像劇裡都已經過時了。
兩個世界的《星辰大海》臨近雙11,在北京的菲菲收到了遠在家鄉的母親的請求:“幫我搶一件劉濤同款外套!”
菲菲對此并不意外,畢竟《星辰大海》是母親近期最為沉迷的劇集。從小,她就陪着媽媽看過不少女主人公曆經坎坷,實現人生逆襲的劇,其中《女人不哭》的劇情(如下圖)堪稱2006年版的《星辰大海》。
《星辰大海》的受衆,似乎并不認同這是一部中年偶像劇。
一位65後阿姨從簡愛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候的樣子。“就喜歡這種靠自己打拼的姑娘,有當年自己的感覺,眼裡有活、勤快。還有她那個想把她賣到邊遠山村做媳婦的姑姑,其實小地方很多的,我老家都有人是這樣的。”
另一對50後夫婦更是異口同聲:女主角有愛情嗎?兩個男的都追她,她誰也沒跟。“年代感基本是正确的,那時候好多人都去廣州創業,那時候沒學曆還能成,而且那時候好多出來闖的人身上都沒什麼錢。”
在《星辰大海》的彈幕中,不少人列舉自己與簡愛相似出身和經曆。比如簡愛拿到第一月的工資200元時,彈幕裡有“我05年洗車一個月300”“03年一個月150元”;簡愛公布自己假學曆事實的時候,彈幕中也有“我也才大專畢業”“我高中學曆”等等。
《星辰大海》的多位主創,對“中年偶像劇”這一标簽也是排斥的。
王錦稱這部劇從立項起,定位就是女性成長勵志創業劇。“将故事置于改革開放背景下,是因為這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中國弄潮兒們創造奇迹的時代。這個大時代造就了無數個像簡愛這樣的人物。”劉濤也在采訪中呼籲大家多關注劇情,不要老拿演員年齡說事。
隻是,外界的質疑聲從不間斷。即使劇情有所連貫,也架不住高密度的“巧合”與演員們高濃度情緒的演繹,連主演們在宣傳時,都将本劇稱之為“發瘋文學”。
自媒體“蘿嚴肅”也結合劇情,質疑該劇“勵志創業劇”的定位:女主靠着給同事送水果,誇海關女工作人員年輕會保養,就把一個加急處理也要等一周的流程快速走完。“不是講我國外貿行業的發展?這種情節能折射出行業變化嗎?”該文章的标題也充分表明了态度:如何同時摧毀女性勵志和現實主義兩個劇種?
在服化道上,該劇也并沒有很好的落實年代感,90年代拍得與現代無異。
不過對菲菲母親來說,年輕人對這部劇“不夠八九十年代,妝發太現代”的吐槽,反而是她追這部劇的原因。她既能看到那個時代的故事,也能感受到“漂亮”和“時髦”,“我媽就不喜歡看《大江大河》,那是她的時代,但她覺得很沉重,沒意思。”
《星辰大海》中90年代的裝扮
如果沒有那個預告片,或許《星辰大海》會被這些邏輯自洽的受衆默默看完,不會在常年刷豆瓣、微博的網友中興起波瀾。但《星辰大海》那支融合了“潑水”“把咖啡灑到總裁身上”“把你賠給我”等劇情的預告片,徹底點燃了輿論。
而對這部劇的觀衆來說,這些段落放在前後劇情下其實可以理解:林峰和劉濤飾演的男女主曾有過在廣場上潑水打鬧的甜蜜時刻;而“把你賠給我”是一句玩笑,林峰飾演的方恒之決定創業,希望劉濤飾演的簡愛能來作為一号員工。劇情到這裡,兩人還沒有男女之情。
問題的症結也由此出現,吐槽這部劇的人和看這部劇的人,是泾渭分明的兩撥人。
據酷雲數據顯示,該劇電視端35歲以上受衆占比大約40%左右。而此次這部劇被批評的“重災區”如微博、豆瓣、B站,都是年輕人使用的場地。微博和B站的90後用戶占比都超過了80%。
在劇評人楊文山看來,圍繞這部劇的評論差異,是不同圈層文化的紛争在影視劇領域爆發的一種表現,“而且中國社會改革開放40多年,變化實在太大了,父母輩和我們這一代人差異特别大。”
這種代溝既是年齡造成的,也離不開過去幾十年社會的巨大觀念變化,更由于互聯網的出現而呈現出一種明顯的媒介區隔。如今,在不同的媒體平台,大家圍繞價值觀、年齡、生活方式分得越來越細,各有各的陣地,“大家都在各吵各的,很難形成共識。”
在這樣的情況下,理解“另一種世界”的合理性,或許是一種更加明智的立場。楊文山也認為,年輕人不必因此就占據審美高地:
“每個人群都有他們消費的文化産品,年輕人自诩開放、先進,那能不能對看《星辰大海》的人包容一些呢?沒有必要帶着優越感四處攻擊。而且,天天吐槽這些目标受衆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劇,那些做給年輕人看的劇又有多少比例是好的呢?”
尴尬的中年演員《星辰大海》拿下今年衛視冠軍的同時,另一部同樣以兩位40 演員陳建斌、梅婷為主角的《不惑之旅》也在熱播中,并參與到浙江衛視年度收視冠軍的角逐中。
劇中角色相對更落地的職業與生活環境,讓這部劇免于“中年偶像劇”的嘲諷和指責,但在豆瓣短評頁面,“逃不了各種狗血,支持分手,各自找到老闆,挺懸浮的中年造夢”仍是點贊數最高的評論之一。
《不惑之旅》
市面上确實活躍着一批“中年流量”。他們既在年輕人中有知名度,演技能獲得認可,同時在電視劇市場有認知度,還能滿足劇情的硬性需求。
2015年正午陽光播出的《僞裝者》《琅琊榜》,就罕見地打破了台網壁壘。兩部劇既有能讓豆瓣影迷滿意的品相,有讓中年受衆感興趣的點如“爽感”,還有年輕人喜歡的“萌點”如嗑CP。靳東、劉敏濤、王勁松、劉奕君等中年演員從此走紅,至今仍活躍在市場上。
兩年後,圍繞兩部高收視、高播放量的現實題材“劇王”《人民的名義》和《我的前半生》,網友們在産出了大量表情包之餘,并深入讨論了劇中披露的社會話題。達康書記的演員吳剛、羅子君的演員馬伊琍等也成為“中年流量”中的一員。
《我的前半生》
獻禮創業劇也是這批“中年流量”的主場。曾有獻禮創業劇的主創對毒眸表示,有年代跨度的故事,需要具備一定實力和足夠閱曆的演員去演繹,“演員往前演容易,往後演難。”
但這種“肯定”,大部分在特定的劇集類型中實現。在楊文山的觀察裡,觀衆對中年演員的評價體系和要求,是按照日韓歐美劇的要求來的。“不是職場精英那套,就是土氣的。”
比如靳東在拍攝《僞裝者》和《歡樂頌》時,尚能滿足社交媒體對中年精英的想象,後續拍攝的其他都市劇集,從《我的前半生》開始,觀衆對靳東接下來的熒幕形象都開始審美疲勞,并且給出了油膩的判語。
我們希望這些中年演員能在一個“現代都市”的框架下大放異彩,但他們離中國二三線城市的真實卻有相當大的距離。《星辰大海》制片人就說,做該劇的初衷是覺得都市劇裡主角太精英化。
“當年我做這個劇的時候,市面上很多‘高人設’劇,主角都是精英階層,過着很精緻的生活。總覺得離老百姓生活太遠了,很難找到情感共鳴,所以想做一部很接地氣的主打‘下層用戶’的劇——即北漂、滬漂、廣漂,那些來大城市、二三線城市靠自己拼搏奮鬥的人。”
剛進入職場的簡愛
這些割裂的審美,在劉濤的熒幕形象上都有所折射。
以《外來媳婦本地郎》出道的劉濤,以媳婦的形象深入人心,随後無論是出演古裝劇、年代劇還是現代劇,也是在一個賢良、端莊的人設裡。2015年,她憑《琅琊榜》中英姿飒爽的女将軍霓凰郡主,和次年《歡樂頌》中都市女高管刷新了過往的形象,同時赢得了社交媒體上年輕人的歡迎。
但此後的劉濤,卻一直處于對年輕受衆的尴尬迎合中。
霓凰郡主走紅後,她開始穿上西裝,梳起油頭,走起“老攻”人設,但“油膩”“不适配”的評價屢屢出現;安迪火後,她也頻繁地在都市劇中飾演企業高管,卻總被說“違和”“土氣”,劇集無論是在電視台收視率還是網絡口碑上,都有所欠缺。
一直到《星辰大海》,從十幾歲茶水小妹一路演到三十多歲跨國集團高管的劉濤,才終于在電視台觀衆這兒赢回了熱度。她也是制片人和編劇心目中女主角的不二人選。“簡愛非劉濤莫屬,劉濤身上有那股自強不息的勁兒。”
人到中年,“造夢”也成了一件羞恥的事。但目前國産劇的現狀是,沒有那麼合适的項目給到中年演員。
職場、古裝、愛情、家庭……各有各的懸浮,而隻要有涉及愛情的戲份,就很難逃過“中年偶像劇”的調侃,今年愛奇藝播出的《生活家》中劉心悠、劉奕君的戲份就是如此。中年演員參演的高口碑劇,似乎隻有懸疑劇、主旋律劇,和少量紮實的現實題材劇。
尴尬的或許不是“中年偶像劇”,而是沒有給中年演員表現空間的國産劇。
文 | 符瓊尹
編輯 | 張友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