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湯,是廣東人的一項綁定技能,喝老火湯,是廣東人的“出廠設置”,如果你身邊的廣東人不愛喝湯,那他一定是散裝的。
今天殿殿就跟大家聊一聊 ,廣東人煲湯的一些情和事。
如果你到廣東人家裡吃飯,他們給你盛的那碗“靓湯”裡隻有液體,肉和藥材都留在煲裡,那你可千萬不要誤會他們是“摳門”、舍不得肉。在廣東人眼裡,那些用來煲湯的排骨、烏雞都是“湯渣”,精華都被熬進湯裡了,而且,熬得時間越長,湯越能吸收食材裡的精華。所以,在廣東人家裡,一碗湯炖上兩三個小時再正常不過,炖個半天也是“灑灑水”(小事)而已。
如果在廣東,有個男、女朋友告訴你:“我媽今晚煲了靓湯,你要不要來試下?”那恭喜你,這是要見家長啦。
廣東人愛喝湯人盡皆知,一滾二炖三老火,滾湯太過普通,老火靓湯才“正”,他們愛到什麼程度?俗語說:“甯可食無肉,不可飯無湯。”一個純正的廣東人,血管裡流着的不是血,是老火湯和涼茶,毫不誇張地說,廣東人的半條命都是老火湯給的,所以,往往嫁去廣東的外地媳婦,不熟悉煲湯的她們,都會頭疼不已。
一、喝湯是廣東人的技能
喝老火湯也是一門學問,最重要的就是火候和性味、節氣。湯要用大火先煮沸,然後用文火慢慢熬煨,選料要“五味相調,性味相合”,根據四季氣候和人體質不一樣,湯料搭配也各異,春夏濕氣重,要清熱祛濕,秋冬幹燥要養顔潤肺;常用的食材有雞、排骨、甲魚、霸王花、北芪、黨參、花旗參……聽起來是不是越來越像炖中藥?也因此,很多人把廣式老火湯和中醫藥膳聯系起來,老火湯也的确深受中醫食療思想影響,但我覺得,老火湯更多隻是日常美食,頂多是比其他食物營養更豐富,像經常煲湯的廣東老媽們說的一樣:“很補的。”
煲湯和炖湯也有不同,老廣說“煲三炖四”,煲湯三個小時就夠了,炖湯要四個小時。上世紀70-90年代,是廣東人煲湯平均時長最久的時期,3、4個小時不算長,5、6個小時才能把“精華”全部熬出來。據說那是因為當時人們多使用煤爐烹饪,很适合慢火熬制的食物,人們可以中午準備好材料開始煲,下班回家熄火就可以吃了,就算煲久點也沒關系。
對于湯,最頂級的評價是“正”和“甜”,“正”就是湯料足,而且炖得時間久,把食材的味道都熬進了湯裡,甜不僅指湯裡确實有股甜味,有些時候煲湯會加蜜棗、木瓜、蘋果等,還指喝下去的湯夠舒爽,入口甘甜。不同于其他地方煲湯要加蔥姜蒜等佐料,廣東的老火湯幾乎不加什麼調料,撒一把鹽提味就夠了。
喝湯的時間也很講究,廣東俗語說:“飯前喝湯, 苗條又健康; 飯後喝湯, 越喝越肥胖”,很多人認為,廣東人之所以普遍偏瘦,就是因為飯前愛喝湯,一碗湯已經把肚子撐起來了,吃飯也少,自然就瘦了。
二、“阿媽靓湯”是新傳統
其實,廣東人愛喝老火湯這個習慣,算是個新傳統。
二十世紀初,近代工業迅速發展,廣州的酒樓數量大大增加,新興的工商階層、城市居民也有了一定的消費能力,但又不像達官巨賈一般奢華,許多酒樓就開始創新菜式,以應對新顧客的需求。用來提味的“上湯”被改良納入食單,原來上湯是慢火熬煮撇去油花,棄掉湯渣,用湯汁來烹制更精細的魚肉等菜,這樣的菜成本高昂,後來酒樓将湯熬至極濃,直接作為菜肴上桌。
有人認為這樣的湯味道好,湯渣食之無味,有人就覺得又能喝湯又能吃肉很實惠。同時流行的還有以盅出售的“原盅炖品”,不同于現在的小盅隔水蒸,當時大部分是以大瓦煲炖,再倒進盅裡,和老火湯已經很類似了。
當時,炖湯還并不是廣東人最日常的飲食,最日常的湯竟然是蛋花湯。據曾任《星島日報》的總編、知名“食家”陳夢因的《食經》記載,廣州老資格的食家在雇傭廚師前,都喜歡來一場考試,試題就是兩菜一湯——蛋花湯、炒牛肉、蒸肉餅,因為這三道菜是廣東人誰都知道又吃過,雖然普通,卻難制作的好。
《食經》也教人怎麼煲性味中和、講究火候,加入了淮山、肇實、蓮子等食材的豬肉湯,比起簡單的隻用豬肉煮出來的湯,已經慢慢向老火湯靠攏。
煲湯最重要的條件就是物資充裕,需要肉、應季的瓜果(是的,水果也是煲湯的材料)、甚至有人參等貴價中藥材,所以,大概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後,廣東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後,廣式老火湯才逐漸在千家萬戶中流行起來,成為近幾代廣東人的童年記憶。
一個互動
你喝過哪些廣式老火靓湯,讓你豁然開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