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逃避是克服心理障礙嗎

逃避是克服心理障礙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4 19:45:24

01

先講一個故事。

一個村莊的村民因為未知的原因死亡。

科學家前往調查,發現是一種居住在村民家泥牆内的昆蟲叮咬、毒害和殺死了村民。

科學家告訴村民,他們應該考慮殺死這些昆蟲,拆毀他們的房屋并建造新家,或者搬到一個新的地方去。

這些村民們說自己不願搬家也不想建造新家;他們甯願住在飽受緻命昆蟲叮咬的家中,姑且碰碰運氣。于是他們繼續一個接一個死去。

這些村民如此習慣既有的生活方式,以緻他們甯願冒死亡的風險也不願意作出改變。

他們希望會發生什麼來解救他們,但什麼好事也沒有降臨。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到了火燒眉毛的程度,有些人也依舊拒絕改變,他們就像鴕鳥一樣,被逼走投無路時,就把頭埋進沙子裡,裝作什麼問題都沒有。

逃避是克服心理障礙嗎(遇到問題習慣性逃避)1

為什麼有些人拒絕改變呢?

因為維持現狀的一個好處,是讓你不必承認問題的真實存在;另一個好處是你不必采取行動、冒失敗的風險。

真實的問題和失敗的風險,都是我們難以承受的。因此,逃避和否認問題,成了我們面對問題時的心理防禦。

這裡出現了一個不那麼常見的詞“心理防禦”。那麼,什麼是“心理防禦”?

心理防禦概念的提出者是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

用一句簡單的話解釋它就是:一切防禦機制,都是我們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謊。

看了這個解釋,你可能會認為向自己撒謊不好,所以我們必須勇敢面對真相。

實際上,絕對誠實有害,對自己撒點謊有助我們更好地活下去。

心理防禦就像我們柔軟的内心,與堅硬現實之間的一張緩沖墊。當現實迎面撞來時,它能保護心靈不至于被撞得粉碎。防禦機制會幫我們抵擋傷害,規避痛苦。

但如果我們防禦過重,扭曲了我們看待現實的方式,遮蔽了我們所面臨的真正問題,那麼,我們就應該努力卸下防禦,以更健康的心态去看待世界。

逃避是克服心理障礙嗎(遇到問題習慣性逃避)2

02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這本書,就講述了我們常用的心理防禦機制。

這本書的作者約瑟夫·布爾戈是一位精神分析師和臨床心理學家,有三十多年心理治療經驗。

他寫的這本書不以理論闡釋見長,卻包含了許多生動的心理案例,通過案例讓我們理解各種各樣的心理防禦。

關于“如何破除心理防禦”的問題,作者給出的建議是直面問題正面剛,留心并接納自己的情緒反應,并去思考這些情緒反應背後的隐藏信息是什麼。

有些人可能會說,這些方法太流于口号,不具有實踐性。

但在我看來,解決所有問題的第一步,都是去弄清問題是什麼以及問題的成因是什麼。

卸下心理防禦的第一步,也是弄清心理防禦的表現形式及背後原因,知道了這兩點,我們才能理解内心的恐懼與欲望。

逃避是克服心理障礙嗎(遇到問題習慣性逃避)3

03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這本書介紹了8種心理防禦機制。

丨壓抑與否認丨

壓抑與否認是最常見的防禦機制。

當事實與我們的願望相悖,或與我們的價值觀相矛盾時,我們的心理防禦就會開啟,幫助我們否認事實。

舉個例子,小六成長于一個軍官家庭,父親對孩子們特别嚴厲,要求絕對的服從,并且總是壓制孩子們表達憤怒、不滿等反抗性的情緒。

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小六,潛移默化中養成了積壓憤怒的習慣。

後來,小六結婚了,但她與丈夫之間,總是存在情感的疏離,她的丈夫經常抱怨她“笨手笨腳”,總把事情搞砸。

後來,在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下,小六才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

原來,她一直處于無意識的憤怒狀态,對丈夫積壓了很多怒氣,但由于她的原生家庭沒能教會她處理憤怒的方式,于是她便壓抑了對憤怒的感知。

滿懷憤怒的小六,不會直接将憤怒表達出來,但會表現出“被動攻擊”的特質,具體表現是在日常生活的重要任務上拖延、抱怨、不合作,以此表達自己的不滿。

逃避是克服心理障礙嗎(遇到問題習慣性逃避)4

以上的案例,是關于我們如何壓抑與否認一種情緒。

除此之外,壓抑和否認還常見于其它方面。

比如有些人會壓抑自己對依賴關系的需求,在所有人面前表現出獨立、堅強的一面,實際上是在硬撐,不知道怎樣去求助他人。

還有些人會壓抑自己的羞恥感,為此,他們要麼表現出自戀和優越感,要麼表現出對批評和責備的極度抗拒,不接受批評和指責。

丨轉移丨

轉移最常見的表現,是向不相幹的人撒氣。比如丈夫在公司受了領導的氣,回家對着妻子和孩子無故發火。

轉移在大多情況下是有害的,但它也有積極的一面。

我們常聽到新媽媽們對丈夫的抱怨,說孩子出生後,他們不起夜,不喂奶,不換尿布,照樣一心搞工作,娛樂應酬兩不誤,生活似乎不受影響。

而媽媽們卻由于長期起夜,導緻睡眠不足,脾氣暴躁,疲憊不堪。

看着丈夫相對“輕松”的狀态,新媽媽内心積聚了大量的憤怒與怨氣,稍有不順心,她就會将怨氣發洩到丈夫身上。

這也是關于“轉移”的案例,但在這個例子裡,轉移具有積極意義。

其實,新媽媽氣憤的真正源頭,是為人父母時受到的“剝奪性問題”——既被剝奪了自由,又被剝奪了健康,他們實際上是對自己的孩子有怨言。

但新媽媽不能将憤怒發洩在孩子身上,不僅從文化價值觀上不允許,而且從情感上也不能,于是,她隻能把丈夫當替罪羊。

逃避是克服心理障礙嗎(遇到問題習慣性逃避)5

丨反向形成丨

反向形成,是“否認”的一種形式,它的意思是說,我們由于不能接受内心的真實想法,而在行為上表現出與真實想法截然相反的行動。

有同性戀傾向的人,由于在價值觀上不能認同同性戀,厭惡同性戀,因此反而加入“反同性戀”組織,就是一種“反向形成”過程。

他通過這種防禦機制來保護自己,避免去面對與自己價值觀相矛盾的現實

丨分裂丨

分裂的心理防禦,表現為看待事物喜歡用一種“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

“當我們忍受不了由複雜性帶來的緊張與困惑時,就會‘分解’複雜,通過分裂将其一分為兩個簡單又相對立的部分,認同一邊,排斥另一邊。”

在面對人際關系時,“分裂”心理防禦往往與“理想化”心理防禦同時出現。

同時采取這兩種心理防禦的人,會表現出對自己喜歡的人不加鑒别地認同,而對與自己對立的人,則會極端鄙視。

但若某一天,自己喜歡的人展露出某些缺點,那這種人則會表現出情感态度的大轉變,從極度喜歡變為極度厭惡。

逃避是克服心理障礙嗎(遇到問題習慣性逃避)6

這種心理防禦,在追星族中較為常見。

他們在想象中美化自己的愛豆,隻要聽到他人對愛豆的一點質疑,就會跑到别人微博裡去罵戰。

但若有一天愛豆表現出某些缺點,比如言論不當等,那他們變臉的速度也是極快的。他們會認為自己看錯了人,立刻将愛豆取關。

丨理想化丨

當代的大衆傳媒給大衆制造了很多被美化的符号,在這種環境下,“理想化”變得越來越常見。

“理想化”的對象既可能是他人,也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一段經曆。

我們在戀愛關系中容易将戀人理想化。大部分人都能夠在激情消退後,接受現實中那個有缺點的戀人,因此得以維持比較穩定的親密關系,如若不然,則容易流連于一段又一段的關系,不斷地找尋,又不斷地失望。

我們也容易對一段經曆“理想化”,認為“如果怎麼樣,就能過上幸福生活”。

對經曆的理想化,實際上表現出我們内心一種不切實際的期望:我們希望達到一種完美狀态,在那種狀态下,所有的難題都會迎刃而解,所有痛苦都會消失。

我們應該都很熟悉下面這些想法:如果我能到夏威夷旅遊一下,一切就都好了;工作不開心,如果能換一份我喜歡的工作,一定會幸福無比。

對一次旅行、一份新工作、一個新城市、一個全新開始的理想化,是我們常有的心态。

但當理想變成現實,我們才會發現,生活沒有完美選項,我們最終要回歸有缺憾的現實。

逃避是克服心理障礙嗎(遇到問題習慣性逃避)7

丨控制丨

行為學家斯金納做過一個實驗,他将饑餓的鴿子關在籠子裡,籠子旁放一個每隔一段時間自動喂食的機械裝置。

斯金納發現,這些鴿子會把喂食與它們當時在做的事關聯起來,于是它們就不斷重複那些奇怪而儀式化的動作,就好像那些動作和喂食存在着因果關系。

這也就是說,鴿子認為它們的行為,能夠影響食物的投遞。

斯金納認為,鴿子的行為與人類的迷信很相似,人類也同樣認為,通過迷信的儀式化行為,我們可以獲得對不可控世界的控制感。

控制,是人類應對不可控世界,所采取的一種健康的防禦機制。

為了獲得确定感,我們會遵從慣例和傳統,因為有序的生活會讓我們在無法控制的世界裡獲得慰藉。

有些人有潔癖,這是通過強力控制外部環境,來應對自身的焦慮情緒。

逃避是克服心理障礙嗎(遇到問題習慣性逃避)8

但一旦控制過了頭,就會有麻煩。

在關系中,對控制的需求會表現為兩個極端。

其中一個極端,是關系的一方試圖控制另一方,這種人占有欲極強,妒忌心也極強。

另一個極端,是表現出完全不依賴他人的特質,這實際是他們在逃避對無助感與依賴他人的恐懼。他們嚴重依賴控制,希望生活完全在自己掌控之中,而他人是不那麼可信的,因此,他們不會将幸福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情緒管理方面嚴重依賴控制的人,會表現出高度結構化的生活,他們生活在幾乎一成不變的狀态裡,是為了确認他們能夠清楚掌控自己的感受,把意料之外的情緒浮動降到最低。

丨思考丨

我第一次發現,思考和理性至上,也是一種隐藏很深的心理防禦。

嚴重依賴思考和理智的表現是早熟,采取這一心理防禦的人為了逃離孱弱的體驗,發展出一個與他們情感體驗脫節的智力化自我。

與思考相關的心理防禦還有“合理化”。

合理化防禦機制是指當某一個追求目标不能實現時,會找某些理由為自己開脫,使自己心理上得到安慰,有時也會找出一些借口來掩飾自己的行為和不願承認的事實。

合理化會阻止我們承認所謂的負面情緒:包括憤怒,仇恨,嫉妒,妒忌,不滿與自私等等。

酸葡萄心理和甜檸檬心理都是合理化的實際案例。

比如你追女神,努力許久卻得不到回應,于是你會在心裡醜化女神的形象,以此告訴自己沒追到她自己也沒什麼損失。這是酸葡萄心理。

逃避是克服心理障礙嗎(遇到問題習慣性逃避)9

再比如,你求職時未能進入最滿意的公司,不得已進了一家自己不那麼喜歡的公司。這時候,如果你采用了合理化防禦,你就會安慰自己說,選擇這家公司也不錯,還能列出做這個選擇的10條好處。

這就是甜檸檬心理:檸檬原本酸得不能下咽,但由于沒有别的選擇,隻能吃檸檬,同時,内心還要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以“檸檬真甜”欺騙自己。

丨羞恥防禦丨

終于說到了“羞恥感”,這是個非常大的話題。光探讨這個話題,恐怕就可以寫一本書了。

它也是最令人痛苦,最讓人難以承受的情緒。

羞恥感是一種相信我們是有缺陷的,并且因此不值得被接納和歸屬的,強烈疼痛和體驗。

存在羞恥感的人,會對自身的存在和自我價值,産生深刻懷疑,他們習慣于用下面的想法攻擊自己:

  • 我不好
  • 我不配
  • 我不該在這個世界上
  • 我太笨了
  • 為什麼要生下我?

逃避是克服心理障礙嗎(遇到問題習慣性逃避)10

人的羞恥感來源,可以追溯至嬰兒時期。在那個時期,我們會有渴望安全與被照顧的情感需求,如果父母沒能回應我們的需求,或者錯誤地回應了我們的需求——以情感虐待或傷害的方式,那麼我們就會感到自己的成長出了差錯,甚至感受到自身的缺陷與醜陋,基本羞恥感就是對我們内在缺陷的覺知。

當然,适度的羞恥感是正常的,它是人性的一部分,是人類所獨有的。

但如果羞恥感太過強烈,我們就會依賴心理防禦去擺脫這種痛苦的感受。

常見的羞恥防禦模式是自戀和自我攻擊。

先說自戀。最常見的自戀類型,表現為過于重視外表,渴望他人欣賞,為回避羞恥感而理想化自己的公共形象。

防禦性自戀的人,會感覺需要不斷向他人證明自己某方面的優越感。

至于自我攻擊,則會在他們達不到自我設置的完美标準時發生。

他們活在應該完美而優越的自我形象裡,如果沒有達到那種理想狀态,他們便會很嚴厲地自我攻擊。這就像他們隻能想到兩種可能性:自卑有缺陷的真實自我與渴望成為的理想自我。

04

對于“自我防禦”,我們已經了解得足夠多。

有些防禦,當我們意識到它時,也許會因為真相太過驚人而感到不适。

逃避是克服心理障礙嗎(遇到問題習慣性逃避)11

或許,我們還會強烈地想要卸下某些防禦。但這種願望,必然會在現實中受到打擊,正如作者所說:

這些防禦機制不會僅僅因為你意識到它們的存在就離開或者消失,因為它們是你一生習得的思維習慣,已經深深地“銘刻”在你大腦中的神經連接和路徑裡。你的防禦越是根深蒂固,神經路徑就越難更改。我習慣将防禦機制想象成我們在最常走的那條路上留下的車轍印。當你行走在崎岖複雜的地形上時,你總是不自覺地沿着那些車轍走——這也就是說,你會使用以往的防禦方式——就像車輪會陷入車轍裡那樣。

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做呢?

隻有保持警覺,持續關注自身,觀察你慣有的防禦行為,而後盡可能地不涉身其中,這樣你才能減少防禦給你帶來的制約。

隻有當你做出不同的選擇,一遍又一遍地練習,你才可能培養出新習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