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華為想必大家已經都不再陌生,雖然華為被創建已經有三十多年的曆史,但是大家深入認識到華為,也就是最近幾年的事情,确實的說,主要是最近三年,讓我們對華為有了更深的了解,華為不隻是一個手機企業,華為更重要的還是全球第一的電信設備提供商,而且在芯片研發上也名列前茅,華為的海思曾經進入全球前十大芯片巨頭。
像智能手機上的麒麟芯片、服務器領域的鲲鵬芯片、人工智能領域的昇騰芯片等都是華為自主設計和自主研發,讓我們看到了華為原來在芯片方面也具備強大的實力,實際上,華為早在1991年就開始自己研發芯片,後來的海思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然而由于老美修改芯片規則,導緻華為自主設計和自主研發的芯片在制造方面受到了一些阻礙。
不過可能大家還有所不知,華為的芯片并不是所有都來自自己研發,像麒麟芯片屬于自主設計,其計算核心微架構是購買的ARM授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公版,不過鲲鵬920屬于華為自主研發,在計算核心上是華為自己的技術,就類似于蘋果的A系列芯片。
所以華為在芯片上還有待突破的地方,不過華為不是我們國産芯片的終點,就在近日,國産芯片黑馬飛騰就“打開了局面”,飛騰方面表示,其自主研發的CPU已經在全國32個省市進行了部署,飛騰芯片覆蓋了信創、電信、金融、能源、交通、醫療、數字城市、工業制造等行業領域,合作夥伴達到了大約1600家。
毫無疑問,飛騰國産自主芯片已經遍地開花,在全國發展,有媒體表示“中國芯”已經覆蓋全國,随處可見。然而這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飛騰芯片采用自主研發的計算核心微架構,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實現了嵌入式E系列、桌面版D系列和服務器端S系列,像我們的超級計算機天河,飛騰就是芯片供應商,當年的天河是全球超算之首。
所以這樣我們就看到飛騰在芯片領域的強大實力,這也是為何我們說華為不是終點的原因,要知道,要實現計算核心的自主研發,難度是世界級别,例如智能手機芯片的供應商高通,其骁龍芯片被安卓機普遍采用,但高通這麼多年來,一直采用的也都是ARM公版設計,即購買的ARM計算核心授權。
近日ARM突然向高通發起訴訟,主要原因就是高通收購了一家具備自主研發計算核心技術的企業Nuvia,Nuvia自主研發的計算核心可以被應用于服務器領域,這是高通一直想要破局的市場,曾經也做出過努力,後來失敗,裁員上千人,如今終于找到了機會,但這無疑就損害了ARM的利益,所以才導緻了兩者之間的訴訟問題。
不過這不是我們關注的焦點,我們的關注點在于,這無疑讓我們切實地看到,實現自主研發計算核心的難度,就連高通這樣的美芯超級巨頭,都敗在了自主研發計算核心的面前,實際上在ARM架構上實現自主研發計算核心的典型成功案例,可能隻有蘋果一個,而現在飛騰應該算是第二個了。
所以分析師表示,沒想到我們在計算核心上的突破會這麼快,因為真的太難了,不僅如此,還實現了三大系列和覆蓋了這麼多的行業,而且都是重量級行業,例如通信,像移動等電信運營商實際上都已經采用了飛騰的芯片,保證了我們的通信産業自主可控和安全可控。
不得不說,我們的國産芯片發展已經進入了快車道,根據國外統計機構公布的數字顯示,在近年來全球發展最快的20家芯片企業當中,中國企業占據了19家,所以未來已來,如果您覺得說得在理,感謝給個轉發、點贊和在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