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耳東陳
監制|吳怼怼
在豆瓣搜《歡樂頌》,發現除了已經播出和正在播的三季,《歡樂頌4》也安排上了,2023年開播。
點進詳情頁,默認想看用戶寫下的短評,畫風是這樣的:「是啥給的勇氣拍4?」「饒了我吧 算我求你」
群衆的呼聲和資方的籌謀是割裂的。《歡樂頌4》的海報頁,第五季在計劃之中了……
當初正午陽光開發這個都市劇IP的時候,算得誠意滿滿潛力無窮。但自第二季起,《歡樂頌》攬金能力被驗證,口碑卻坐上了滑滑梯。
《歡樂頌2》5.4的豆瓣評分并未能讓正午陽光停下腳步痛定思痛,《歡樂頌3》4.7分再創新低。
照這個跌分趨勢,《歡樂頌5》或許能與《甜蜜暴擊》一戰。
人人都能看出,自第二季起《歡樂頌》IP已顯頹勢,為什麼不放棄《歡樂頌》?
于正午陽光而言,這張畫出來的都市劇大餅,即便觀衆食之無味,要舍棄依舊可惜。
01
系列劇的觀衆粘性與商業價值
拉開現今國内影視作品的圖譜,會發現系列劇,占了重點項目的半壁江山。
網友常年在張若昀微博下催《慶餘年2》,《雪中悍刀行》結尾處表明故事未完待續。這種原班人馬創作的具有劇情連續性的多季故事,是最常見的系列劇。
此外還有以原著作者同題材故事構成的、并無叙事關聯的系列,典型如「紫金陳宇宙」「馬伯庸宇宙」。一部劇影視化成功了,該作者的同題材劇,都會成為影視化的寵兒。
第三類是主創/主演團隊有關聯,主題形成呼應但主角并不相同的劇,比如「小」系列(《小歡喜》《小别離》《小舍得》《小敏家》)都是以中産焦慮與親子關系為主線的都市劇。
此外還有舊瓶裝新酒的系列劇,比如《歡樂頌3》全員換血保留劇名的操作,再比如與《琅琊榜》無甚關聯的《琅琊榜2》。
做系列劇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首季表現良好,會立刻拉高觀衆期待。劇爆不爆這個玄學問題,遇上系列故事,多了層未播先火的保障。
受衆端的良好表現,能為系列劇未來的招商和營銷省事不少。
将目光放到正午陽光的作品上,古裝有口碑系列劇《琅琊榜》,雖然1、2季内容關聯不大,演員全部換新,但依舊在水準之上的制作,并沒對《琅琊榜》的故事不連貫造成太大影響。
目前《琅琊榜3》正在籌備中,預計2024年上線。
正劇方面,正午有《大江大河》系列,2021年秋季愛奇藝悅享會上,流出《大江大河3》海報,預計将于2023年慶祝改革開放45周年時播出。
都市劇IP,正午手握《歡樂頌》。
相比新麗長于男頻古裝系列IP,檸檬多為都市系列IP,正午手中的系列IP,看題材要更豐富,看口碑要更穩定。
按理說能被奉為「國劇之光」,正午陽光為珍惜羽毛,适度放棄不合理IP的系列開發,才是明智之舉。
為什麼放不下《歡樂頌》?
利字身邊一把刀。
02
題材決定植入是否多元
觀衆在意的是劇好不好看,制作方在意的是能不能給劇賣出個好價錢。
放在電影場域,這是制作方努力了就能通過營銷與票房貢獻者達成的雙向奔赴。
放在電視劇場域,問題還要複雜些。電影營銷的主要受衆是走進電影院貢獻真金白銀的觀衆,劇集營銷的目标,則是打動品牌方。
劇集植入如今大緻有以下幾種:
1.片頭片尾廣告。這類XXXX邀請您收看XXXX的廣告,傾向于進行純洗腦式口播,價錢高的另一面是,制作相對不費腦,因為廣告内容大多與劇集内容無關。
2.創意中插會盡量貼合劇情内容,典型如唯品會在都市劇中植入中插廣告。
3.在劇情中頻繁露出甚至推進叙事的廣告,飲品、奶制品、手機等常會作此類植入。
4.劇中時不時出現的角落貼片。高階玩法如999感冒靈以彈幕内容刷存在感,低階玩法不參與劇情向創作隻輸出産品特性。
5.暫停時出現的頁面廣告。
這其中,1、4、5是完全不挑劇集類型的,2、3則有賴于品牌與劇集内容之間的聯動。
品牌在劇裡作内容營銷,早已是常規操作,但各題材劇與品牌的兼容度,又千差萬别。
擁有天然消費場景的都市劇,是品牌最青睐的題材。雖然如今廣告投放的形式多種多樣,但能與劇情進行内容共創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應,依舊是品牌青睐的方式。
在這點上,現代産品很難與古代/年代場景兼容,即便有《夢華錄》聯名喜茶、奈雪等新消費品牌的成功案例在前,劇情與産品的剛好适配,複制度依舊是低的。
現代劇中的刑偵、懸疑題材,雖然時空場景匹配度較古裝/年代戲更高,但消費場景匹配度,還得仔細琢磨。
能最大限能發揮内容營銷的,是現代偶像劇和都市劇。
将目光轉回正午陽光,為其積累起國民度和好口碑的劇,要麼是主旋律劇如《大江大河》《山海情》,要麼是古裝劇《琅琊榜》年代劇《僞裝者》,這些質量有保障的類型劇,在内容營銷上似乎都不具長闆。
偶像劇方面,正午早年有嘗試過丁墨作品《他來了,請閉眼》《如果蝸牛有愛情》影視化,但相比于市面上更常見的甜寵劇,這類劇融合的類型多元、口碑尚可,但熱度不如流量明星出演的劇。
都市劇方面,早年正午還有《歡樂頌》《外科風雲》《都挺好》等引起大範圍熱議的現象劇,到《我是餘歡水》時,前期口碑良好後期因「嘲諷女權」引發争議,流量密碼被正午拿捏了,都市劇的水準,也開始節節敗退了。
事實上一切有迹可循。
《歡樂頌》将原生家庭、階級差異等争議性話題帶到大衆視線,《都挺好》把重男輕女搬上台面,這兩部劇之所以成國民級,是因為在鬧哄哄的争吵和大開大合的情緒中,真的戳中了轉型到一定階段的、中國人民的痛點。
但其後,正午對于兩性關系的處理,則顯得過激,而對于社會現象的剖析,則過分懈怠。
當初在《歡樂頌》中暴露的懸浮、愛說教毛病,後續愈演愈烈,但《歡樂頌》時期對每個人物的深挖,卻在日後做得越來越淺。
由于廠牌号召力,正午陽光總能攢到陣容豪華的主演團隊,但4.8分的《相逢時節》,6.4分的《歡迎光臨》,都讓觀衆一聲歎息:好演員好表演救不回爛劇本,黃軒白百何不行,雷佳音袁泉依舊回天乏術。
拉長時間線,正午的系列IP,還是正式獨立于山影前後創建的那幾個。
《歡樂頌》因有對多年齡、多階層、多消費類型、多外形風格女性的反映觀照,而被多圈層廣告主青睐。
第一季圓滿收官後,《歡樂頌2》攜帶36個品牌在期待中開播,賺得缽滿盆滿,口碑輸的七零八落。
饒是如此,《歡樂頌3》的商業價值,依舊未因口碑問題而被削減。
外圍觀衆追多了正午出品,都能知道它擅長正劇,不擅長都市劇。正午内部,一定比誰都更清楚優勢劣勢。
也正是因為清楚優劣,在年複一年的産出中看到了自身在都市劇領域的越發乏力,就更顯得早年已成系列的IP,格外金貴。
03
品牌方看演員類型押注
有的劇捧人,有的人捧劇,在正午陽光身上,這二者一度都能實現。
轉型期的胡歌遇上正午陽光,打開了進入中年的新戲路。有了職業生涯新階段代表作的胡歌,再與正午合作時,反過來擡高了劇的大衆期待值。
王凱、靳東、王子文們合作正午陽光前名聲不響,合作之後産出爆款,事業紛紛迎來新高峰。
就連早已在電視劇領域占領人妻賽道的劉濤,也通過正午陽光的劇,開辟了自己的霸總新戲路。
至于上升期的年輕演員,合作正午,則意味着演技認證。
搭上正午,演員職業生涯大都能迎來新階段,但做正劇、捧演員的另一面,是演正午的劇,對于演員的商業價值增益不多。
一方面,正午多用受大衆認可的中生代演員作主角,他們的國民度高,有收視影響力。但在帶貨方面,不見得比新生代流量系明星能打。
且已有江湖地位的中生代,相較于新生代,會對代言品牌更為謹慎和挑剔,符不符合自身調性、産品定位是否與個人形象匹配等方面,卡得相對嚴格。
至于品牌,相較于價格高昂帶貨能力一般的演員,會選擇性價比高、帶貨能力強的愛豆。或者在劇集營銷中,選門檻更低、與藝人綁定更少的合作模式。
另一方面,年輕演員不常在正午戲中領銜主演,即便是絕對主演,正午對于演員的加持,也是業務能力而非帶貨能力加持。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是,正午很少與有明顯流量傾向的藝人合作(早期的楊紫不算)。
這就意味着,藝人帶品牌進組,與平台、制作方、藝人等多方分成這條變現路上,正午獲取的利相對有限。
《歡樂頌》不同于正午其他都市劇的是,22樓的女生,是五類不同的人,IP已成,于市場而言,有捧新人潛力。
正午的其他都市劇,表面看撬動的還是娛樂圈的珍貴資源,請各路大咖,演吵吵嚷嚷的戲,對于新面孔的包容度低,意味着用人成本更高。
而正午的其他系列劇,在影視IP的全鍊路開發過程中,由于過于接近現實,或者過分正,天然沒有男頻爽文适合遊戲化,IP能觸達劇外的想象力,相當有限。
種種對比下,更顯出劇集質量平平(甚至拉垮)的《歡樂頌》,在商業價值上的建樹。
因此也就不難理解,正午為何在第二季時已有薅盡《歡樂頌》趨勢,卻依舊不放過它。
正劇是樹立口碑、深耕電視藝術、表現中國社會的富礦。
都市劇則是内容營銷的富礦。
在兩手抓的過程中,正午陽光一方面顯示出對都市劇明顯的攬金工具定位,一方面内部二代導演能力參差,對少數作者偏重依賴的大問題,一一暴露。
2018年,王子文直播時透露原班人馬繼續出演《歡樂頌3》,接着爆出除劉濤外其餘4美将換人。
截止2021年演員陣容官宣前,《歡樂頌3》不在江湖,但江湖上總有爆紅明星傳出疑似與《歡樂頌3》合作的小道消息,先是萬茜或将出演樊勝美,後有龔俊或将加入新陣容。
演員懸而未決時,鵝廠招商會上,《歡樂頌3》被正式提上議程。
如今《歡樂頌3》上線,「尬」上熱搜,大IP續作的熱度沒能延續,在暑期檔激烈夾擊戰中,實在算不上多麼體面。
它的招商依舊是優秀的,但這季結束後,或将到來的第四季,能否維持吸金能力,得打一個問号。
檸檬能在中産焦慮的路上越走越遠,正午唱完這支歡樂頌,謀都市新出路,才是正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