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時尚

 > 華強北明通美妝城又回歸繁榮

華強北明通美妝城又回歸繁榮

時尚 更新时间:2025-02-06 12:27:24

“北有中關村,南有華強北。”中國兩個最有代表性的電子市場商業街實現轉型。随着電子行業的利潤下滑,有着“中國電子第一街”稱号的華強北也遭遇寒冬。作為華強北較大的電子通信産品大賣場之一,2017年3月,明通數碼城開始向美妝産業進軍,如今成了華強北轉型的風向标,帶動華強北一衆數碼商城紛紛轉向美妝市場。

日前,明通化妝品市場的管理方,深圳明通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旭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獨家專訪,解析明通數碼城當初為何要轉型美妝行業,又是準備如何在美妝市場分一杯羹。

華強北明通美妝城又回歸繁榮(對話明通化妝品市場總經理)1

跨界轉型美妝新跑道

《21世紀》:明通數碼城曾經在市場輝煌過,為何這個配件專業市場沒法堅持下去?

林旭:任何行業都會遇到瓶頸,隻是我們都沒有想過這個行業,往下走越是寒冬越困難。專業的手機配件市場走不下去的原因是,此前手機電池、手機殼之類都可以換,而現在全部都是内置,這導緻了這個行業從一百種品類變成一種。另一方面,現在一個藍牙覆蓋所有手機,大家也沒有必要再去買不同的數據線。

《21世紀》:那行業遭遇危機前後,你們做過哪些轉型探索?

林旭:華強北手機行業在2010年-2011年開始滑坡,包括電子市場開始下滑,當時我們也在思考深圳還缺什麼市場,想要轉去做深圳缺乏的專業市場。那時曾考慮過情趣市場,但是想到情趣市場可能與中國傳統的文化背景有所沖突,所以我們隻能繼續尋找新方向,比如智能穿戴。2016年開始引入微商,當時的微商做的品類比較多,有化妝品,有飾品,有家居用品等。

可很多行業都是昙花一現,做不長久。一到年底,有很多商家紛紛撤場。

《21世紀》:轉型化妝品市場,跟明通此前的業态很不一樣,為何有這麼大的轉變?

林旭:我們要看到華強北這個地方有它的曆史和優勢。華強北本身作為全國知名的電子一條街,也是世界來中國采購元器件一個窗口,所以我們華強北對于市場的靈敏性很高。我們經常會去走訪周邊,包括全國各地不同業态的市場。

發現化妝品行業,在整個市場遭遇寒冬的時候,卻有10家做跨境電商的化妝品商鋪都活得好好的。這證明他們有生存之道,也證明了他們有生機。所以我們從這一點出發開始做市場調研。今天我們在做的化妝品,雖然是與我們此前不相關的業态,但我們也充分了解過行業信息,包括他們企業發展的曆程。

《21世紀》:相比于電子市場,你覺得化妝品的窗口期有多長?化妝品是否會像電子産品一樣遭遇同樣的困境?

林旭:我覺得化妝品周期可能比手機配件要長,它們的産品品類很多。當前消費者需求在不斷提升,從10歲到80歲每個年段可以用各自年段不同的化妝品,化妝品每年都在演變。除非今後科技大進步,在臉上打一針,一年什麼都不用做,該有的都有了,那可能就會沖擊到化妝品。若非如此,我覺得這個行業生命期還挺長的。

差異化突圍市場混戰

《21世紀》:巨頭雲集化妝品行業,明通如何走出差異化道路突圍市場?電子市場的經驗有沒有幫助明通立足化妝品市場?

林旭:市場的管理包括市場的特性是互通的,不管是電子也好,手機也好,化妝品也好,茶葉市場也好,隻是說領域不同。管理模式以及推廣經營,雖然不同,但其實又是相同。電子産品是做更新換代做時尚,化妝品也是做時尚。

《21世紀》:美妝行業的免稅市場和有稅市場都具有一個非常完整的供銷體系。明通市場裡的免稅化妝品其實賺的是一個價差,如今國家不斷在減少關稅,那麼在價差空間越來越小的情況下,你們市場還有多少生命力可以存活?

林旭:做直郵的商鋪有他們的優勢,因為有消費者專門要找跨境,不喜歡買中文标簽的,所以跨境這部分有它自己的客源。除了跨境以外,我們市場還有一種業态主要做一般貿易貨,有很多香港進出口商來這裡設點。此外,我們現在還為韓國日本廠家提供試點做展示和廣告。比如貝甯格林,包括雪花秀等等。他們廠家不在中國,已經有自己的分銷體系,隻是展示而不進行銷售。

《21世紀》:展示廳大概占了多大比重?

林旭:大概10%,化妝品市場品牌非常多,韓國最起碼好幾萬家品牌,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商家國内消費者并不知道。我們提供的展示廳就像一個活廣告,而且性價比很高。他們可以直接對接國内的銷售渠道。

《21世紀》:明通相當多的貨源來自海外免稅市場,你們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是否對國内其他免稅店業務造成沖擊?

林旭:應該不會造成沖擊,每個渠道都有每個渠道的人群,比如說免稅店,它有免稅店的人群。我們這邊的商鋪也有很多自己的客群,各自定位不同。作為市場,我們不幹涉商鋪的經營和業态,隻是收取租金。

而且,我們隻能保證市場裡的東西全都是正品。所有的化妝品假一罰十,嚴重的會被清理出市場,這是我給消費者的承諾。

以前廣州也有化妝品市場,但是他們作假做貼牌,把口碑做差了。我們看到他們的弊端,就決定堅持在我們這裡維護市場,造假的商家店鋪會進到市場黑名單。隻有這樣才能讓消費者放心消費,這個市場才有長足生命力。

《21世紀》:你們轉型美妝市場成功後,各地來考察你們的模式也很多,比如山東、大連那邊離日韓很近,也有成立類似免稅批發市場的機會,另外華強北也有越來越多的美妝城,你擔心競争問題嗎?如何從競争中突圍?

林旭:沿海地區的競争力還是很強的。但我從來不去考慮競争對手,因為這些都不是我可控的。我們專業市場從來不要去考慮别人的市場怎麼樣,我們隻要學别人好的東西,你不要去懷疑别人,也不要去質疑别人,也不要去考慮别人能不能對你帶來一個什麼樣的影響。每個區域市場的情況不一樣,沒有可比性。

我們現在慢慢的也想引進國内的一線品牌,因為中國的化妝品行業周期太短,很多原料是我國供給國外去做的,自己沒有自主品牌,沒有大的民族品牌。下一步我們想引進一些國内做得好的品牌,讓他們在這裡設門店,引入化妝品産業鍊。

我們以後會慢慢多元化,我不去做,遲早别人也去做。我要先站好這個位置。

免稅店們,你們的競争對手正在深圳崛起

責編 李劍華 實習生 李各力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時尚资讯推荐

热门時尚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