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諸國并立、百家争鳴,氏中華文化第一次大繁榮時期。度這個時期的曆史記載,常常迷糊,為什麼他們的名字這麼奇怪?今天楊老師給你講講先秦人的名字怎麼讀。
南子,論語裡的著名美女,宋國諸侯之女,嫁給衛靈公。“南”有可能是名字,也有可能代表宋國方位。南子的姓“子”,是商朝和宋國公室之姓。先秦人姓的主要功能是“别婚姻”,防止同姓通婚。類似的名字還有息妫、夏姬、孟嬴、褒姒等等。
孔父嘉。宋國大臣。名嘉,字孔父。春秋男子名字一種叫法“字 名”,類似的還有孔子父親叔梁纥,字叔梁,名纥。秦國大将孟明視,字孟明,名視。孔父嘉被太宰華督殺死奪妻,後人流亡到魯國,才有了孔子。
圖片描述
商鞅,著名改革家,也可以叫衛鞅,公孫鞅。商鞅是衛國公室子孫,以國号為氏,就是衛鞅,以身份地位為氏就是公孫鞅。秦孝公封商鞅為商君,後人多以封地為氏,就是商鞅。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白公勝——伍子胥逃亡所攜的太子建遺孤,後封地在白,稱白公勝,後人有白起,白居易等。季孫斯——魯國“三桓”之一。
從這裡大家看到,先秦女子的姓很重要,一定要
先名後姓。先秦男子的氏(很多氏由祖先的封号、封地、字演變而來)很重要,一定要先稱氏,後稱名。
春秋戰國的各種影視劇強行改變當時人的命名方式,弄起了很多笑話。比如屈原,姓芈、氏屈、名平、字原,稱屈原表尊敬,稱屈平也可以,稱芈原就不倫不類了。難不成伍子胥也要交芈子胥嗎?樗裡疾,姓嬴,氏樗裡,名疾,稱樗裡疾,尊稱樗裡子,未分封前稱公子疾,自始至終交嬴疾太草率。
随着商鞅變法分割宗族為小家庭、秦始皇統一中華、司馬遷著史記等多個因素共同作用,氏逐漸成了新的姓,後來人大都姓在前名在後,輔以字、号、官職、爵位等等形成了2000多年統一的稱呼體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