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啃老族”,我們想到的就是哪些成年或者畢業後不工作,不就業,天天在家無所事事,讓父母養着自己的年輕人。
這些孩子一天到晚吃喝玩樂,沒錢就伸手向父母要,心安理得地讓父母養活着自己。
然而你知道嗎?“啃老族”可不是隻有這類孩子,還有幾類人,看起來很努力,也很奮進,甚至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但實際上也在變相着“剝削”父母,讓父母疲憊不堪。
如果你家孩子中招了,一定要注意。
瘋狂考研族
2021年,中國考研報名人數将近462萬,其中每年二戰人數,已經接近于50%!考研人數逐年升高,到底為什麼?
趙阿姨的女兒已經是第三年拼考研了,畢業三年,女兒的同學有了進了企業,有的做了公務員,有能力的短短兩年就升為了業務主管,隻有女兒還在吭哧吭哧考研。
其實女兒大學畢業的首選是找工作,後來因為找工作不順利,轉而選擇了考研,這一考就是三年,而且到現在也沒有放棄,打算繼續努力。
趙阿姨心知女兒希望渺茫,建議女兒先工作,然後邊工作邊考研。但是女兒根本不聽,看到女兒“不服輸”的精神,趙阿姨真是有苦說不出。
考研的孩子越來越多,真的全是一心求學,想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嗎?
不,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為了逃避現實,他們認為自己找不到工作,甚至不想太早步入工作崗位,所以甯可将自己繼續藏在象牙塔裡面。
結果,就是高不成低不就,一邊考不上,一邊工作找不到,可是在父母這邊,又覺得自己的孩子很努力,隻能心甘情願地掏錢養娃。
盲目創業類
一個朋友家的孩子,創業又失敗了。最可怕的不僅僅是失敗,而是他竟然背着父母在20多個網貸平台上借了60多萬創業,直到債主找上門,孩子害怕了,才和父母說了實話。
說起朋友家的孩子,人不壞,但卻是典型的好高骛遠,30多歲了,還是一事無成,一天到晚和父母說要賺大錢,但又小事不願意幹,吃不了什麼苦,每個月還得父母補貼租房。
這些年折騰各種做生意,不是被騙,就是欠錢,偏偏家裡還條件一般,父母為了幫他還錢,就差賣房了。
這種孩子,看似很努力,很拼搏,實際上一直在不斷地消耗父母。
你說他懶吧,他還很努力;你說他甘于平庸吧,他還總希望自己能出人頭地,不斷折騰;總之就是,心很大,能力卻一般,眼高手低,好高骛遠,做事單純,動不動就上當受騙,甚至連基本的分辨能力都沒有。
于是,就一邊很努力地折騰,一邊讓父母跟着收拾殘局,父母有苦說不出。
讓父母幫忙帶孩子
自從李阿姨來幫忙帶孩子,小兩口就完全撒手不管孩子了,一切都憑婆婆做主,剛開始的時候,李阿姨覺得兒媳真不錯,自己怎麼帶娃,都不幹涉。
從月子裡,孩子就和李阿姨睡,每天晚上沖奶粉,換尿布,所有事情都是李阿姨親力親為,而人家小兩口過得特潇灑,隻要孩子不用我管,咋地都行。
可是時間長了,李阿姨就不這麼想了。随着孩子長大,李阿姨明顯感覺到自己的體力不夠用,特别累。想回老家,可是孩子又離不開自己,現在真是進退兩難,又累又辛苦。
不少家庭,有了孩子之後,就讓老人幫忙帶孩子,的确“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緩解了年輕人很多的辛苦,但是對于老人來說,卻不是這樣的。
他們辛苦了一輩子,好不容易退休可以過過自己的日子,清閑一下,卻又被孫子套牢了。不幫帶娃,被人說自私,幫着帶娃,自己體力精力确實又跟不上,有苦說不出。
三種隐形“啃老族”,每一種的孩子都看似很勤奮,很努力,很通情達理,實際上都充滿了冷酷和自私,他們的心裡隻有自己,根本不在乎父母的身體,承受能力和感受。
而孩子之所以能成為今天這個樣子,和父母的教育絕對是分不開的。
“啃老族”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就是沒有責任感!
看似在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文憑;看似在辛苦創業,想賺大錢;看似将照顧孩子的權利交給父母,自己不幹涉,實際上,他們都在逃避責任,逃避就業工作的責任,逃避照顧孩子的責任。
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他一生都在逃避,他們害怕承擔,不敢負責,不管生活還是事業都不會有大出息。
勵志演說家丹尼斯·魏特利曾說過:“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是責任之根和獨立之翼”。
責任感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有了責任感,他才能擁有獨立面對世界的勇氣和能力;才能擁有不斷努力,持續向前的動力;才能擁有關心家人、呵護家人、照顧家人的使命感;才能找到自我價值。
擁有責任感,一個人才有可能獲得事業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
中國家庭最大的問題就是,有什麼苦都瞞着孩子,隻想讓孩子看到幸福的一面。
這樣養大的孩子,會出現兩個問題,覺得一切都是應該的,不懂得感恩,同時也吃不了苦,很容易出現好高骛遠。
中國有句老話“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窮人家的孩子能看到父母的辛苦,努力,理解了賺錢工作的不容易,他才能懂事兒,學會體諒,學會本本分分,踏踏實實做人。
而現實生活中,我們不但不讓孩子看到父母吃苦的一面,更不讓孩子吃苦,甚至給予孩子超越家庭水平的消費和生活。
被捧在手心兒裡呵護長大的孩子,認為賺錢很容易,認為生活很簡單,他們往往過于單純,花錢如流水,做事情吊兒郎當,不計後果,注定會輸在起跑線!
很多孩子的狀态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今天發生了什麼新聞,出現了哪些大事根本不知道,甚至還會惹出“何不食肉糜”這樣的笑話。
因為他們的世界,隻有眼前的小小一方,他們天天不是學習,就是玩遊戲,根本不關心其他的内容。這樣的孩子眼界狹窄,思維狹隘,為人自私。
作為父母,我們有義務讓孩子知道現實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不要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沾沾自喜。
有時候我們認為孩子還小,還不懂事,所以對孩子百般呵護,希望能給孩子最好的,呵護他,幫助他全力成長。但實際上,對于孩子來說,父母給得越多,孩子成長的就越有惰性,他們的依賴感就會越強,最終成為了“啃老族”。
所以,父母也要反思,我們是否該給孩子100%的呵護,是否該對孩子100%的愛。
著名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曾提出過一個育兒理論:Good enough mother,叫足夠好的媽媽,也就是“60分媽媽”,對于孩子來說,我們隻要做到60分就足夠了,因為,那剩下的40分才能 保障孩子擁有不懼風雨,獨立生活的能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