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失眠睡不着”、“我情緒很低落”、“我總是很焦慮”……7月19日,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婦女心理一科主任蔺華利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以上問題是她在出診時患者反映最多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失眠、抑郁、焦慮等情緒問題是常見的心理問題,如果不能很好地自我調節或及時得到專業幫助,有可能進一步發展為嚴重的精神疾病,應該高度重視,并學會自我調節。
心理健康很重要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身體、心理和社會适應三方面的良好适應狀态,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态。蔺華利說,一個人心理健康與否,不僅影響工作、生活、學習等社會功能,并且對軀體健康也有影響。如果心理不健康,可能會引起高血壓、消化性潰瘍、神經性皮炎等心身疾病,甚至是癌症。同樣,一些軀體不健康的患者也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因此心理健康和軀體健康關系密切。
哪些因素影響心理健康?蔺華利說,面對同樣一件事,性格不一樣、認知評價不一樣、社會支持系統不一樣,人們心理健康狀況就大不一樣。比如,性格内向、心眼小、個性要強、愛鑽牛角尖的人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出現問題後,對事件的認知評價和應對的方式很消極的人,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另外社會支持系統也影響人的心理健康,它包括家庭内的支持系統,即家人的細心關懷,相互理解等,家庭外的支持系統,可以找朋友、同事傾訴等。
如何應對常見的心理問題
出現一般的心理問題,應該如何做?蔺華利說,日常行為的調節,方法其實很簡單,隻是大家沒有堅持去做。首先,保持規律的生活習慣,包括作息和飲食。一般吃得好、休息好的人,心理狀态會更好。其次,可以适當運動。運動除了分散注意力、忘掉不愉快,還可以有效促使人體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分泌,它們屬于人體的快樂因子,可以緩減不适感,産生愉快的情緒。另外,學會适當的娛樂放松,比如旅遊,換個環境、換個心境、美麗的風光等,有助于情緒的調節。另外,還可以進行生理調節,當壓力大的時候,可進行呼吸放松、肌肉放松,網上有很多視頻、音頻可以跟着訓練。
除此之外,調節情緒很重要的是要改變認知。想法改變了,焦慮、抑郁情緒就會減少很多,甚至消失。不要遇到困難、挫折就感覺天塌了,活不下去了,其實換個角度看問題,你會發現世界并沒有你想的那麼糟糕,一轉身,又是不一樣的精彩。蔺華利說,她平時給患者說得最多的例子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時的成敗得失,不能決定一輩子,所以一定要積極樂觀。
蔺華利說,當壓力太大的時候,要學會彎曲,學會示弱,不要硬抗。人要學會正确評估自己的能力。一些人性格過于要強,任何事都要追求完美,給了自己太大壓力;做事出現瑕疵、差錯會揪着自己不放;遇到困難挫折,一個人硬撐。這樣的人心理也容易出現問題,人要适當承認自己是普通人,有做不到、做不好的時候,也需要傾訴和幫助。
要學會宣洩情緒。蔺華利表示,她平時在診室會備好紙巾,因為一些患者會哭訴。其實,哭就是一種情緒宣洩,男人有淚也可以流,很多人哭過之後情緒就會好很多。還可以找朋友傾訴,吃喜歡的食物、光顧宣洩屋等。
“真正對人體有害的不是壓力本身,是認為壓力有害健康的想法,這樣的心态會導緻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改變對壓力的看法,就可以改變身體對壓力的反應。”蔺華利說,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壓力,要學會正确面對壓力,适度壓力可以促使人奮進。偶爾的失眠、焦慮很多人都會有,不要太擔心,如果已經發展為心理疾病,一定要及早就醫。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高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