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中學生的收藏一下,此篇專為送分。
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荀子《勸學(節選)》有這麼兩句:“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緻千裡”;“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這是背誦篇目,默寫到這兩句,學生每每在“至”或“緻”上糾結。
這兩個字,都是“到達”意,有沒有區别?能不能混用?
此處大有道道,不可用“差不多”含混過去,也不是需要強行記憶的東西。
這兩個字,雖都有“到達”的意思,但使用上區别很大,荀子用得很準确。理解其中道道,就不會糾結,不會寫錯。
一,“至”,射箭落地“至”為什麼表“到達”?要透徹了解一個字,就要考其源流。甲骨文裡,“至”寫作
底下一橫,當為地面,上面是羽箭的象形,箭不管射得多高,終歸會落下來,“到達”地面。所以,這個字,表“到達”。
《說文解字》裡,把上面的符号解釋為鳥,“鳥飛從高下至地也”。玉山以為,這不是鳥,而是箭。畫物象形,“箭”的形象特點非常突出。而且,鳥飛而落到地面,并不常見,大多時候是落在樹上。前聖造字,豈有舍棄常見之象而取用罕有之象的道理。
之所以許慎說是鳥,那是因為他沒有見過甲骨文,他是從篆字上去探究——“至”小篆寫作
上面确實像鳥。如果見過甲骨文,斷不會産生這樣的誤解。
二,“緻”的要點在反文旁“緻”的左半邊,是“至”,所以也表“到達”。
右邊是個反文。
甲骨文裡沒有“緻”,但是有反文,如“牧”“放”。
且看甲骨文“牧”
反文就是一個人手裡拿着棍子或鞭子,在幹什麼呢?放牛,使牛服從人的意願前行,進行吃草喝水等活動,就是“牧”。
所以,反文的意義就是有外力作用,而使之如何。
《說文解字》裡解釋:“緻,送詣也。”就是送到。非常準确。
凡反文旁,皆表“外力作用,使之如何”的意義。
譬如“教”,字形構造就說明了,古人早就認識到,教育之事,是天然具有一定強制性質的,是強調外力作用的。但是現在很多教育專家不承認教育具有強制性質,問題出在哪呢?是認字太少嗎?
三,理解“至”“緻”,追求精确嚴謹“至”與“緻”,都有“到達”的意思,區别就在這個反文帶來的意義上。沒有外力作用,是自己到達,就是“至”。有外力作用,是别的什麼因素使之到達,就是“緻”。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緻千裡”——不是自己走到的,而是車馬作用,使之到達,所以是“緻千裡”。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自己一步一步走到,沒有外力作用,所以是“至千裡”。
這兩個字的用法清楚了,最起碼默寫這兩句時,心裡就不會犯嘀咕了。對不?
再如“導緻”什麼什麼惡果,就不能寫成“至”,因為隐含着一個外力作用的前提。
這不是摳字眼。生活中,一般情境的交流無所謂,能明白就行;但是我們是在學習,本就應該追求精确嚴謹,一字不可放松,這裡面有道道,也有趣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