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傣族舞,大家首先會想到什麼呢?我猜應該是阿諾多姿的孔雀舞吧。
傣族是一個有着悠久曆史的少數民族,地處我國的西南部,其舞蹈内容繁多,形式衆多,風格獨異,是傣族傳統藝術璀璨奪目的結晶,它形象地再現了傣民族的社會風貌和風土人情。
無論大人或小孩,想了解傣族人民的民族文化,學習優美的傣舞,那麼勐遠仙境的篝火晚會一定不容錯過。
▲勐遠仙境
傣族舞蹈種類繁多,形式多樣,流行面也很廣,主要分為自娛性、表演性、祭祀性三大類。
自娛性舞蹈
自娛性傣舞有“嘎光”和“象腳鼓舞”、“耶拉晖”和“喊半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象腳鼓舞”和“嘎光”。
象腳鼓舞
象腳鼓舞在傣族民間流傳已久。
傣族人民将大象視為他們的吉祥物,為表達對大象的崇敬之情,他們模仿大象的腳,将截取的樹掏空,蒙上皮,做成鼓。象腳鼓一頭大,一頭小,可橫挂在身上。
舞動時右手用手掌敲鼓,左手用竹片擊鼓,動作起伏很大,常用深蹲等舞姿進行舞蹈動作,其中的“三道彎”造型較為突出。
除了需要合作式的技巧打鼓,還有的在地面上打鼓,鼓聲铿锵有力。
在傣族的一些重大節日裡,如“潑水節”“開門節”“關門節”,象腳鼓舞是參與性最強的一個舞蹈種類。
“象腳鼓舞”不但表達了傣族人民對大象的喜愛和崇敬,更體現了傣族的民族文化。
傣族人民把大象視為他們的夥伴。
在傣族人民的思維意識裡,大象象征着五谷豐登,遍布到了傣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表演性舞蹈
表演性舞蹈有“孔雀舞”、“大象舞”、“魚舞”、“蝴蝶舞”、“篾帽舞”等。最具代表性的是孔雀舞。
孔雀舞
孔雀舞是傣族最有特點的表演性舞蹈之一,傣族人民通過對孔雀生動的造型,優美姿勢的模仿逐漸形成了現在被人們廣為所知的孔雀舞。
傳統的孔雀舞,過去都由男子頭戴金盔、假面,身穿有支撐架子外罩孔雀羽翼的表演裝束,在象腳鼓、鑼、镲等樂器伴奏下進行舞蹈。
舞蹈有嚴格的程式,其中有豐富多樣、帶有寓意的手形與各種跳躍、轉動等舞姿,伴随着優美的“三道彎”軀體造型,塑造孔雀"林中窺看"、"漫步森林"、"飲泉戲水"和"追逐嬉戲"等神态和自然情景。
各地孔雀舞的跳法都不一樣,以表演者各自不同的技藝特長而形成了各種不同的風格。
楊麗萍将孔雀那種靈動,高傲的眼神和舞姿結合,對傳統孔雀舞進行改編,讓孔雀舞廣為海内外知曉。
傣舞中最具特色的“孔雀舞”不僅僅表達了傣族人民對孔雀的喜愛和崇敬,更體現了傣族的民族文化。
傣族人民把孔雀視為他們心中的“聖鳥”,因而傣族人民通過演繹孔雀舞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理想,希望生活能夠幸福吉祥。
祭祀性舞蹈
傣族祭祀性的舞蹈隻在民族雜居區流傳着幾個。
如元陽縣的傣族村寨祭祖時跳的“祭祀鼓舞”、石屏縣傣族祭龍樹時跳的“跳龍舞”、新平縣送葬時跳的“獅子舞”。
有些祭祀舞蹈如過去曾流傳于德宏地區的“跳柳神”和曾流行于江城縣的“貝馬舞”,現已無人再跳。
總結
傣族對孔雀、大象的喜愛和崇敬都是傣族文化的體現。
在傣族聚居的地區,幾乎月月有趕擺,年年有歌舞。
在傣族一年一度的“潑水節”“開門節”“關門節”“趕擺”等民俗節日中,隻要是盡興歡樂的場所,傣族人民都會聚集在一起,敲響大鑼,打起象腳鼓,跳起姿态優美的傣舞,歌舞聲中呈現出豐收的喜慶氣氛和民族團結的美好景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