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腳樓,也叫“吊樓”,為苗族、侗族、瑤族、土家族等族傳統民居。
苗族吊腳樓:屬五柱六挂或五柱八挂的穿鬥式木結構,上層寬大,工藝複雜,做工精細。下層随地而建,很不規則。屋頂歇山起翹,有雕花欄杆及門窗。通風防潮,避暑禦寒,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觀賞價值;
侗族吊腳樓:多為外廊式二三層小樓房,樓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雜物,飼養牲畜。樓上住人,樓上前半部光線充足,是休息或手工勞動之所;後半部為室,其中設有 “火塘”,這是“祖宗”之位,也用于取暖、炊飯;
瑤族吊腳樓:為了通風避潮和防止野獸,瑤族人民根據實用性和環境特性,選址柴水方便、風光優美的地勢,整座木樓以杉木為柱、為梁、為壁、為門窗、為地闆,以杉皮為蓋頂,冬暖夏涼,不燥不潮;
土家族吊腳樓:多為木質結構,一般為橫排四扇三間,三柱六騎或五柱六騎,中間為堂屋,供曆代祖先神龛。根據地形,樓分半截吊、半邊吊、吊鑰匙頭、曲尺吊、臨水吊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