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意思是指學習而不覺滿足,教誨别人而不知疲倦,語出《論語·述而》。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意思是指學習而不覺滿足,教誨别人而不知疲倦,語出《論語·述而》: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翻譯為:孔子說:“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滿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對我來說,還有什麼遺憾呢”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經曆新鄭之病,他們不得不在當地住了幾月,弟子樊遲問孔子怎樣幹農活。孔子心裡不高興,一向誨人不倦的習慣,承認不如老農。樊遲隻好向當地農民請教,終于種出了葫蘆、扁豆等瓜菜。
春秋時期,孔子在教學上有豐富的經驗,常常與學生們一道研讨問題,給學生解決各種疑難問題,他鼓勵學生培養良好的品德,深入鑽研,提出“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生贊揚孔子教學的耐心,孔子謙遜地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