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奇葩物種,多到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力,上一篇文章介紹的蜘蛛和蛇的結合體——蛛尾拟角蝰,讓很多讀者大開眼界,雖然蛛尾拟角蝰并不是第一次寫,但是還有很多讀者頭一次見這種拟态高手,當然大自然的拟态高手可不止蛛尾拟角蝰這一種,在殘酷的自然法則下生存的動物們會朝着任何有利于它們種族發展的方向去努力,有的動物會進化出足以抵禦捕食者和競争者的武器,但是這種天賦不一定所有的動物都具備,一些“天賦差”的動物便另辟蹊徑走上了狐假虎威的拟态之路。
你能發現僞裝的蛛尾拟角蝰嗎?
蛛尾拟角蝰可以說是成功的拟态高手,但是蜘蛛這個大家族既然有動物模仿它們,那它們家族的個别成員當然不會放棄模仿别的動物的機會,有一種蜘蛛為了更好地捕食螞蟻等獵物,幹脆進化成螞蟻的樣子,企圖混入螞蟻群中伺機下手,這動物便是蟻蛛家族,這裡我們要介紹的是蟻蛛家族中奇葩中的奇葩——大蟻蛛,長得像螞蟻不說,它們還是首例哺乳動物之外能通過哺乳養育後代的無脊椎動物。
看起來像螞蟻的蟻蛛
蟻蛛是什麼動物,有什麼奇特的地方?蟻蛛為蛛形綱、蜘蛛目、跳蛛科、蟻蛛屬物種,這裡蟻蛛可不是單一的某一種昆蟲,而是形似螞蟻的一個蜘蛛家族。它們頭部與胸部之間有緊缢,腹柄清晰可見,多數蟻蛛屬成員眼區幾乎呈正方形。多生活在于樹葉(常見于桉樹、大葉黃楊、構樹)上,以螞蟻和其它小昆蟲為食。
我們知道螞蟻是六條腿的,而蟻蛛是八條腿的,那蟻蛛多一對腿那不太容易穿幫了?不過仔細看很容易發現,蟻蛛的前一對足拟态成螞蟻的觸角,隻不過比觸角粗很多,這種細微的差距糊弄一下低智商的螞蟻還是綽綽有餘,另外蟻蛛會跳會吐絲,蟻蛛有時候會模仿螞蟻把第一對步足舉起,但是總會有放下來的時候,所以蟻蛛和螞蟻的運動模式也有些不同。
舉起第一對足的蟻蛛
蟻蛛屬是跳珠科中最大的一個屬,全球已知超過200種。它們不僅在形态上,而且在行為上極像螞蟻。因為螞蟻不僅有很強的上颚和蟻酸,而且還有很強的社會性攻擊能力,因此很多捕食者如鳥類和捕食性昆蟲及蜘蛛不僅不捕食而且會避開螞蟻。這樣的話,蟻蛛就可以通過模拟螞蟻以避免被捕食從而獲得保護得以生存,這種現象稱為貝式拟态。
蟻蛛在捕食時會在螞蟻活動區域内快速地爬來爬去,一旦遇到“同伴”主動就上前打招呼。在蟻蛛“觸角”碰上對方觸角的一瞬間,真正的螞蟻會因為識别出這不是真正的“同伴”,而像觸了電似地趕緊逃跑,此時的蟻蛛便露出本性,立即上前将對方捉住并吃掉,這個拟态現象又符合進攻性拟态的範疇,進攻性拟态是模仿其他生物以方便接近進攻對象的拟态。
蟻蛛捕食獵物
模仿蜘蛛就已經很高明了,那大蟻蛛哺乳後代又是什麼情況?說起大蟻蛛,還得從一篇論文說起。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權銳昌及博士後陳占起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科學》雜志發表了一篇題為“一種跳蛛的長期哺乳行為”的研究論文,這是國際上第一次發現哺乳動物之外能通過哺乳養育後代的現象。雖然說大蟻蛛并不是哺乳動物,但是它的喂養方式居然也是通過母乳,這真是讓人感覺不可思議啊!
陳占起介紹發現和研究大蟻蛛哺乳并撫育後代現象的詳細過程
2012年,陳占起在野外采集标本的時候,發現了一種叫做大蟻蛛的跳蛛,一個巢裡經常住着好幾隻蜘蛛,小蜘蛛大約在出生20天之後,才會第一次出巢覓食,通過研究發現原來這期間小蜘蛛是通過母親身體分泌出的一種特殊的白色液體來吸收養分的,陳占起在顯微鏡下用手指推動蜘蛛的腹部,結果在它的腹部下方就能夠擠出一些白色的液體,蟻蛛當然不存在乳腺,這一過程感覺就像是我們人在出汗的時候分泌出來的一些汗水一般,這些汁液就是蜘蛛寶寶的口糧。
大蟻蛛寶寶們正在“喝奶”
經過研究,當大蟻蛛孵化出小的蜘蛛之後,蜘蛛媽媽就會通過自己身體的這個特殊的構造将這種看起來像是牛奶的食物直接滴在地面上,然後它的小寶寶們将這些營養成分吸食到嘴裡面去,這樣的喂養後代的方式在無脊椎動物中簡直不敢相信,這種哺育行為更像是我們哺乳動物,可不要小看了這種“蜘蛛乳汁”,它的蛋白質含量是牛奶的4倍左右,而脂肪和糖類的含量則要低于牛奶。
結語不管是蟻蛛的拟态行為,還是大蟻蛛的哺育後代的行為,恰恰都是為了更好地适應環境,作為第一個被發現的無脊椎動物哺乳行為,大蟻蛛這樣做的目的的根本原因還是這種長期撫育方式有利于降低幼大蟻蛛被天敵捕食的幾率,讓它們防禦、捕食等技能得到充分的發育後再面對這些危險。
如果讓我理解的話,還是那句“可憐天下父母心”,甯可自己多吃點苦也不讓孩子受難為,看來人們對于大自然的了解還太片面了,或許哺乳動物的由來就是源于這種母親對孩子無私的愛,至于真實原因還得相信科學。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