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鮑先生
baoxiansheng8
來評論裡參與 | 你人生中的減法故事?
楊過是金老的幾部書中,身世最凄苦的主角之一了,生前喪父,幼年喪母,孤苦無依,住在嘉興一處破窯中,偷雞摸狗,艱難度日。
可是上帝是公平的,金老也是公平的,楊過是金書中奇遇最多的主角之一,當世的武學宗師都成了他的師父,連武林神話獨孤前輩,也“派出”神雕來隔空傳授楊過。
楊過的武學之路,就是不斷做加法的過程,粗略盤點如下:小龍女教授了古墓派的各式武學;趙志敬教授了全真派的武功心法;歐陽鋒教授了逆行經脈、蛤蟆功;王重陽教授了部分九陰真經;洪七公、黃蓉教授了打狗棒法;黃藥師教授了彈指神通,玉箫劍法;獨孤求敗和神雕教授了玄鐵劍法和新的武學境界。
此時,楊過誤以為自己的殺父仇人是郭靖黃蓉,于是想要金輪法王相助,完成複仇。
法王笑道:“人各有志,那也勉強不來。楊兄弟,你的武功花樣甚多,不是我倚老賣老說一句,博采衆家固然甚妙,但也不免駁而不純。你最擅長的到底是那一門功夫?要用甚麼武功去對付郭靖夫婦?”
金輪法王是“神雕”中的大反派,也是一位文武雙全,智計無雙的武學大宗師。他始終是楊過最大的對手,難以跨越的鴻溝,對于楊過的武功路數也是了若指掌的。
金輪法王這句話單刀直入,非常直接的指出了楊過武學的最大優勢和最大障礙都是“博采衆長”。對于武林中的三四流的小喽啰來說,一次百不獲一的武學奇遇,是天降珍寶,何其幸運。像是林平之,機緣巧合下得到“辟邪劍法”,立刻就從武林中的三腳貓成為下山猛虎。
一次際遇、一番傳授就是一次加法。可是一味的在武學中做加法,隻能廣博,卻不能專精。宋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書》中說,“人之才,成于專而毀于雜”。對于楊過來說也是如此,如果想要更上一層樓,必須鐵杵磨成針。
金輪法王的話,醍醐灌頂,直接影響了其後楊過的武學發展。同樣是獨孤傳人,可是楊過和令狐沖是不一樣的,令狐沖有風清揚可以将“獨孤九劍”的招數及思想詳細解釋,現場教學。而楊過遇到神雕,見到獨孤求敗的劍冢時,雖然神雕可以輔助楊過練功,可畢竟無法開口,将獨孤求敗的武學思想給楊過和盤托出,這就需要楊過以自己的悟性給出理解。
他越來越覺以前所學劍術變化太繁,花巧太多,想到獨孤求敗在青石上所留“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八字,其中境界,遠勝世上諸般最巧妙的劍招。他一面和神雕搏擊,一面凝思劍招的去勢回路,但覺越是平平無奇的劍招,對方越難抗禦。比如挺劍直刺,隻要勁力強猛,威力遠比玉女劍法等變幻奇妙的劍招更大。
楊過悟性奇高,金輪法王一點就心下透亮,也憑借這個理解,把握住了獨孤求敗“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境界。而後更是自創出媲美“降龍十八掌”的黯然銷魂掌,與傳統武學原理相反,自創了這套掌法,厲害之處,全在内力。
最終在第三次“華山論劍”中,楊過終成為天下五絕之一,跻身當事頂尖高手的行列。
卓越靠的往往是質量而非數量。武功也是如此,東方不敗将“葵花寶典”鑽研透徹,于是稱霸江湖,日出東方,唯我不敗。南帝段黃爺将“一陽指”練就的出神入化,也是跻身“五絕之列”,成為當時的一座武學豐碑。
博采衆長是一種人生的加法,不斷吸取更多營養來獲得成長和提升,這是無可厚非的。可是隻靠廣博則難免成為平庸之輩,所謂通才總想在學業上、技能上門門皆精,結果卻常常是門門皆糙。術業專攻才會結下累累碩果。
試圖變的優秀,那麼需要不斷的加法,可是想要達到卓越,必須做人生的減法。像是洪七公,三十五歲之前武功甚雜,“逍遙遊”等各式武功層出不窮,變着法的教黃蓉也教不玩,可是三十五歲之後,漸漸将枝葉剪去,修煉莖幹,專修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終究成為武林中難以企及的參天大樹。人生不必廣種博收,重要的是選好自己的種子,全心專注的去努力,這就是人生的減法。
筆者稱其為:高層次的生存智慧!
歡迎大家在評論裡說說,你人生中減法的故事?
@一句話點醒你的那位“金輪法王”
下一期,咱們再聊什麼,也請大家給我公衆号留言。不佳之處,請各位大俠不吝賜教。
文: 鮑先生 (原創不易,務請尊重,轉載請注明出處)
鮑先生baoxiansheng8 (鮑先生吧)
你的支持,就是關注和分享。
鮑先生筆記,和你一起讀金庸,讀國學,讀時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