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分化遺産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衆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是聯系民族情感的紐帶和維系國家統一的基礎。今天我們就看下煙台文化的非遺吧。
膠東大鼓是一種山東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主要伴奏樂器為三弦、書鼓、鋼闆(上為月牙形,下為長方形)。屬闆腔結構體,七聲宮調式,主要闆式有起腔、二闆、平腔、落闆等。膠東大鼓的藝術手段,主要是說和唱,通過說唱來交代故事,描繪人物,介紹環境,渲染氣氛。
東大鼓初名“盲人調”,系産生并流行于膠東半島的一種鼓曲藝術形式。創始人為清嘉慶年間鄒縣石元朗,創立“石門”後已傳十代,有近200年曆史。主要流行地區為魯南鄒、滕、峄諸縣農村及棗莊市部分地區。早期因流行地域而稱作“蓬萊大鼓”、“福山大鼓”、“榮成大鼓”等。1949年,梁前光進入青島演出,始定名“膠東大鼓”。
膠東大鼓主要伴奏樂器為三弦、書鼓、鋼闆(上為月牙形,下為長方形)。屬闆腔結構體,七聲宮調式,主要闆式有起腔、二闆、平腔、落闆等。另外有時還穿插[滿洲迷]、[茉莉花]、[娃娃調]等曲牌演唱,穿插京劇唱腔演唱者亦不少,所以也叫“二黃大鼓”。傳統書目豐富,有段兒書《田秀英圓夢》、《劉伶醉酒》等近70段,中長篇書《紫金镯》、《雙蘭記》等20餘部。
膠東大鼓的傳統曲目,《湘子上壽》、《諸葛亮打狗》、《紫金镯》、《蜜蜂記》、《呼楊合兵》、《天門陣》、《兒童英雄李大鵬》、《上營戰鬥》、《劉伶醉酒》、《三渡林英》、《大螃蟹》、《饞老婆》、《呂蒙正教學》、《譚香女哭瓜》、《曹秀英賣文》、《紅燈記》、《紫金镯》、《進寶傳》等較有特色。新作品中以《打青石嶺》、《半壁店戰鬥》、《劉四翻身》、《兒童英雄李大鵬》等較有影響。
膠東大鼓在膠東民間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豐富多彩的膠東民間民俗文化的一個縮影,在各個曆史時期,特别是在抗戰時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影響巨大。膠東大鼓的伴奏樂器有鼓、闆和三弦。民國二十六年(1937)抗日戰爆發,膠東各地盲藝人基于愛國熱情,将盲人組織“三皇會”改建為“盲人抗日救國會”,以演唱大鼓進行抗日宣傳。
2006年被公布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