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俗稱“活在馬背上的民族”,他們從小就會騎馬馴馬,跟着馬匹繞着青蔥草原為家,紅彤彤的高原紅臉蛋和純白的哈達是蒙古族人民在人們心裡的印象。那麼,你想深入了解這個民族嗎?就跟着小編一起了解遼甯文化吧!
1984年,經批準,阜新蒙古劇成為中國第九個少數民族劇種。20年前,中國戲曲志編委會認定阜新蒙古劇是中國新興的少數民族劇種,将其寫進了中國戲曲志。蒙古劇的出現,标志着蒙古族文化藝術的新發展。
曆史條件
阜新蒙古劇是在阜新蒙古貞短調民歌(與草原長調民歌相區别)基礎上産生的,是蒙古民族的歌、舞、扮、詩、騎、射的綜合藝術。在解放初,阜新地區就形成了蒙古劇的雛型。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蒙古族人口占85%的佛寺鄉,是蒙古劇的發源地。1947-1949年,獲得解放的佛寺村民間藝人編寫和排演了《慰問軍屬》的短歌劇。把蒙古民歌“明月”曲調配用到了劇中,加上對白、對唱、扮演等形式搬上了舞台。此後全縣有許多蒙古族村紛紛組織民間蒙古劇隊改編蒙古民歌排演蒙古劇。到1949年,全縣農村的業餘劇隊發展到了4個。其中,佛寺鄉秧歌隊于1949年春節編演了《新明月》,從送郎參軍演到夫妻思念對話及對唱,内容非常感人,這成為了蒙古劇的胚胎。
蒙古貞自古就有“歌的海洋”之美稱,傳說三人同行二人是“達古沁”(歌手)一人是“胡爾沁”(說書藝人)。這是蒙古劇産于阜新的重要條件之一。到了50年代,人們把民歌體裁搬上了舞台。先後排演了《桃兒》《花兒》《羊山打虎》《愛社如家》《嘎達梅林》《達那巴拉》《翻身民兵卻吉紮布》等劇目。
這時的劇中音樂主要是引用一種民歌原曲調,無論全劇多少唱段均重複一個曲子。無旋律變化,無節奏對比。到了60年代出現了新的劇目《興格爾紮布》《三英》等劇目。表演形式較前有所改進,内容複雜,情節多變。曲調也有了變化,不限于一個曲目的運用。
形成與發展
1979年,黨的民族文化政策得到重新落實,佛寺、大闆、沙拉等鄉相繼恢複了民間蒙古劇隊,蒙古劇又重新獲得了新生。蒙古劇從此進入了複興時期,劇中音樂也進入了發展階段,不限于幾十個曲子,在主旋律的基礎上根據人物的性格和唱段的感情色彩,變化無窮。如《烏銀其其格》《鬧分家》等劇中用了20多支曲子增強了藝術感染力。這個時期先後排演了《王子争親》《烏雲其其格》等劇目。
1983一1984年,蒙古劇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劇中選用了好來寶、書曲、安代、民樂曲等,優美的民間音樂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民歌聯綴的戲劇音樂體類。
語言上采用了蒙古族諺語、格言、成語、典故和歌謠等民間文學的詞彙,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風格。創作上不局限曆史體裁和民歌故事體裁,同時還大膽嘗試了新的反映現代農村改革的體裁。如《一筐葡萄》《兩個兒媳》等。
蒙古劇藝術發展到今天,已趨于完善。樂隊有文場和武場,以高音四胡、低音四胡、馬頭琴為主,配以捧笙木管、九音鑼、橫笛、二胡和提琴。有時也用三弦和烘托氣氛的蟒号。武場有立鼓、大跋、大鑼,配以小鼓、小鉸節奏樂器有叮沙、木魚,有時還用串鈴。
音樂發展上,50年代隻限于一個曲調的重複;70年發展到了以一首長歌曲調為主題音樂,根據人物感情變化加進了其它各種音樂;80年代發展到了長歌聯綴體型,即劇中選取用不同情緒,不同節奏的民歌的曲牌,同時引進好來寶、書曲、民樂等音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