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地方的文化特色就是從當地的風土人情以及傳統文化中看出,而當地的文化形成的表現就可以從戲劇中表現出來。江西撫州就有這樣一個戲劇,在日常生活當中衍生,發展出來的。本期江西文化帶你了解撫州采茶戲是怎樣的一種地方戲劇。
撫州采茶戲是江西臨川漢族戲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采用撫州贛語說唱。舊名“三腳班”、“半班”。清初,撫州諸縣連年災荒,民多流徙,一部分難民以賣藝為生,将當地流行的民歌小調與燈采的表演形式相結合,開始脫離燈采表演,形成獨立的“三腳班”,産生了一批單台戲和單台調。其發祥地就是宜黃、臨川、崇仁、樂安四縣的交界地區。該地區早就流行的宜黃戲,為撫州“三腳班”的産生和發展提供了學習和借鑒條件。
淵源
初期的撫州“三腳班”僅有一旦一醜,外加一個“坐堂”(鑼鼓手),演唱單台戲和小戲。至康熙、乾隆年間,才增加了小生行當。清末民初,“三腳班”開始向“半班”過渡,人員由三個增至七、八個,并增加了花臉老生行當,生旦淨末醜齊全,伴奏樂器也增加了二胡、三弦、笛子、唢呐等。1934年,崇仁縣航埠采茶戲着名藝人張佑民組建撫州采茶戲的第一個職業半班“佑民堂”。
爾後,職業半班相繼成立。一些撫州傀儡戲的部分老藝人,也加入“半班”演出,并将本劇種的大量劇目、伴奏曲牌和一些唱腔帶進了采茶戲。抗戰勝利後,豐城、高安的絲弦班進入撫州,同撫州“半班”藝人彙合,又給采茶戲帶來了“本調”、“小花調”等新腔,與本地單台調、會田調相結合,分别發展為撫州“本調”和“撫調”。
風格
撫州采茶戲唱腔,大都來自江西省漢族民歌小調,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其傳統的唱腔是專曲專用的曲牌體腔調,後經發展創新,已出現大量闆腔體唱腔。它的詞格一般為上下對偶的五字句、七字句或者十字句樂段。
旋律特征為字多腔少,簡潔明快,每一唱段的行腔與地方語言的音調結合甚密,似吟似訴,頗具說唱音樂之風格。撫州采茶戲唱腔以純正的撫州話為語言标準。演唱時分男女分腔都用本噪,特别要求吐字的清晰與運腔的圓潤。總體唱腔可分為戲曲正調、戲曲雜調和民歌小調三類:
戲曲正調──系扳腔體腔調,有本調、撫調、單台調、川調四種。本調是吸收豐城絲弦班的本調,摻合本地單台調等發展而成的。它是上下句結構的徵調式唱腔,男、女分腔,有正闆(亦稱“長韻”)、簡闆、疊闆、快闆、倒闆、搖闆、散闆、清闆、哭頭等闆式。撫調是由本地會母調摻合高安絲弦班的小花調發展而成。
它是上下句結構的宮調式唱腔,有男腔、女腔和醜腔的區分,并和本調一樣,具有豐富的闆式。單台調是本劇種最老唱腔,不分男女腔,但有四句三韻和兩韻,正弦(徵調式)和反弦(宮調式)的區别,還有簡闆。川調是由外來川調摻合單台調和雙勸夫調的簡闆發展而成。它男女腔調略分,具有徵調式和宮調式兩種收腔法,還有徵調式和羽調式兩種簡闆。
戲曲雜調──主要是三腳班小戲中的腔調,一般以戲名為曲名,如“三伢子放牛調”、“撿春菇調”、“賣櫻桃調”、“賣花線調”、“雙勸夫調”、“下南京調”、“王媽媽罵雞調”、“補背褡調”等等。還有一部份則是三腳班後期吸收來的“南詞”、“北詞”、“信調”等等。另外,還包括一些吟唱音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